人機融合的科幻與現實

來源:《環球》雜誌 

發佈時間:2017-04-24

    隨着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生化機器人的發展和系統科學的綜合進步,計算機自主的邏輯思維將有足夠的行爲表現,進而真正脫離人類的完全控制,擁有自主的智能思維。

  幾乎可以預見,未來5至10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大數據、腦機接口和神經工程將成爲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競相突破的重點對象。也許在不遠的未來,人機協同的生化人真的可以像鋼鐵俠一樣自由飛翔,猶如機甲戰士般隨意念操縱“武器”,改寫生命軌跡,穿梭時空,甚至脫離物質屬性而存在。

  在一個世界被網絡所覆蓋,生化人、仿生人、人類共存的時代,一位由奧萊特博士設計創造出來的,有着人類大腦和靈魂的半機器人草薙素子,加入了精英部隊“公安九課”,協助政府打擊高科技犯罪……正在熱映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攻殼機動隊》在講述半機器人找尋自己靈魂的故事之外,闡述了未來人與機器間的關係。

  人機融合被視爲人工智能的下一個重要拐點,美國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正着手推動人機融合。3月28日,馬斯克宣佈,成立一家名爲“神經連接”的公司,這家科技企業致力於把人腦與電腦聯接起來,提升人腦能力,以確保人類有能力應對人工智能(AI)帶來的威脅。

  從前的科幻正在靠近現實,帶着對人工智能未來既期待又擔憂的複雜心態,人們不禁探問:人類距離實現人機融合究竟還有多遠?

  人工智能的威脅

  隨着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生化機器人的發展和系統科學的綜合進步,計算機自主的邏輯思維將有足夠的行爲表現,進而真正脫離人類的完全控制,擁有自主的智能思維。

  由於人工智能的發展及軟硬件的進步,計算機的邏輯分析能力大幅提高,直至計算機的綜合邏輯分析提高爲邏輯思維,這種邏輯思維可以根據環境條件自主產生新的邏輯,並擺脫人類的框架式控制,而成爲一種自主的智能思維。科學家甚至提出預言:21世紀結束前,人類將不再是地球上最富有智慧的物種。

  正是基於對人工智能超越人類的擔憂,馬斯克正式啓動了“神經連接”計劃。《華爾街日報》3月27日報道,“神經連接”公司將使用名爲“神經織網”的技術,在人類大腦中植入微小電極,與電腦建立聯繫。這種技術不僅能治療癲癇、帕金森症等腦功能障礙疾病,還能提高人類大腦能力:把人類思維“下載”到電腦中,或將電腦中的信息通過電極“上傳”到人腦,把人類智力與人工智能有效融合,從而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

  在3月28日的推特文章中,馬斯克表達了對人工智能可能威脅人類的擔憂,認爲“這種風險太高,以致我們不得不進行相關研究”。馬斯克去年在加利福尼亞州一次會議上警告,如果人類創造出“具有超級智慧的人工智能產品”,它在各方面能力遠超人類,那麼人類在強大的人工智能面前可能會淪爲“家貓”。馬斯克當時便提出“神經織網”,稱這一技術可以提升人類大腦的能力。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尼克·波斯特羅姆在著作《超級智能》中提出,人工智能會朝超級智能的方向轉變。不少學界、產業界人士表現出和馬斯克類似的擔憂。以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爲代表的一種聲音是:“如果若干年後機器發展得足夠智能,終將成爲人類的心頭大患。”

  微軟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洪小文則認爲,AI是人類創造的一種工具、技術,沒有人便沒有AI,因爲AI的想法、算法全部來自人類。人類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創新、創造。在古往今來的創造歷程中,人類採取的一貫策略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而這其中,大膽假設的創造力來自於人類,小心驗證的使命交給計算機,並在驗證過程中反覆修改我們的假設,修改我們的想法,最終就能創造出新的東西。“如果說將來社會真的一定有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想必是通過人類智能(HI)+人工智能(AI)融合後達到的。”

  經過漫長進化的人類早已在歷史經驗中習得:敵人越少越好。如果AI顯現出神力,不妨聯手,將它變爲朋友。這種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聯手的未來,恐怕正是馬斯克等科技狂人正在佈局的一個個人機融合的現在。

  人機融合三步走

  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潘雲鶴在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時提出,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智能固然重要,而讓計算機與人協同,取長補短而成爲一種“1+1>2”的增強性智能系統則更爲重要。當前,各種穿戴設備、智能駕駛、外骨骼設備、人機協同手術等紛紛出現,而宏觀系統的人機協同有更大空間,預示着人機協同增強智能系統前景廣闊。

  智能設備嵌入身體,實時讀取生理數據,機器比人更瞭解人自己……這個判斷來源於近來炙手可熱的暢銷書《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爲,隨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機協同融合將在本世紀完全實現,人類未來生活將發生巨大改變。

  早在15年前,英國雷丁大學控制論專家、教授凱文·沃伊克率先在自己的著作《我和生化機器人》中提出並剖析了生化人(Cyborg)這一概念,而生化人在英文中對應短語的字面意思正是有機生命與無生機器的合成體。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教授爲了撰寫學術著作,曾在1998年利用外科手術,把一個硅片脈衝轉發器植入了自己的左臂,2002年又將一個邊長3毫米的方形芯片植入到左腕,使自己的神經系統通過芯片線路與計算機相連,他還在書中說,當那個戴着芯片的他在辦公大樓裏進進出出時,所有由電腦控制的房間都能辨認出他,自動開燈、開門,電腦還會發出“早安,沃威克教授”的問候,並且在接到新郵件時通知他,並自動下載新郵件,他的助手也能在任何時候找到他。

  事實上,人工智能從誕生之日起,就嘗試在各個方面提高、延伸人的能力,人機融合的過程已經開始,並且還在加速前進中。作爲人工智能領域的深耕者,第四範式創始人、CEO戴文淵認爲,人機協同融合可以分爲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感知融合階段、行爲融合階段以及思想融合階段。

  第一階段:感知融合。

  其實,我們已經走過了一個較爲成熟的感知融合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傳感器作爲核心組件出現,應用在不同領域和技術中,例如我們所熟悉的智能家居、視覺識別技術,以及語音識別技術等。藉助人工智能,人類的感知能力被成百上千倍地放大與拓展,被賦予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在該階段完成技術積累,奠定下一步發展的技術前提。

  第二階段:行爲融合。

  目前,人工智能領域最受關注的技術,是可以在工業界落地的技術。而這正是行爲融合階段,人機融合的本質——基於對人類“老師”的學習模仿,機器不知疲倦地訓練和更新,最終在某種行爲能力或工作能力上,實現對人類的補充和超越。例如在金融領域,人工智能就可在精準營銷、風險防控、智能投顧等多個場景中,有效緩解人力不足、精力不夠的局面。以智能投顧爲例,過去因爲人力成本高昂,金融機構只能爲少數VIP投資者提供個性化理財服務。而現在,機器通過學習客戶經理的投顧準則和經驗,再經過自身超高維度模型處理,可以爲顧客提供更加周到細緻的理財建議,贏得顧客的信賴。不少業內專家都認爲,在行爲融合階段,中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發差距在不斷縮小,可以說該階段是中國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時機。

  第三階段:思想融合。

  對思想融合階段的闡述,其實與前文引用的《人類簡史》的觀點頗爲相似。關於這一階段的探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尚處於起步階段,沒有太多成熟的理論和實踐。也許未來,隨着機器學習、生物傳感器、腦機交互等技術的發展,這一融合過程將加速發生。人工智能程序可以在你出生後的每一天,從每一條短訊到每一秒心跳,都充分研究你,深得你心的人工智能,最終與你實現思想融合,替你作出更有利的選擇,小到購物作品牌選擇,大到像婚姻這種令人糾結的終身大事。

  人機物三元融合

  科幻作家、科幻迷也勇敢暢想:當人類不再着眼於自身肢體的進化,而是將自己的大腦和四肢全部與計算機和機器進行連接,當知識和外界信息隨時通過神經元信號輸入人類大腦,並儲存起來以備調用,人類便無需用腦學習,就可以擁有一個天才般的電腦。

  理論上,人類的所思所想也可立即以信號輸入的形式,被電腦所解析並轉化爲跨媒體符號,以視頻或者圖像等形式顯現出來;將不同人類的信號相連,無需語言或手勢交流便可擁有“讀心術”的能力,實現“思想的透明化”。

  城市的管理者依照技術的進展速度與方向提出發展路徑:智能化的需求牽引,使AI在城市、醫療、交通、物流、機器人、無人駕駛、手機、遊戲、製造、社會、經濟等的發展中成爲新技術、新目標,很多企業和城市已進行AI佈局。

  從過去追求“用計算機模擬人類”,轉化爲以機器與人結合而成的增強型混合智能;由機器、人、網絡結合形成新的羣智系統;還有由人、機器、網絡和物結合成的智能城市等更復雜的智能系統。

  潘雲鶴認爲,世界已從以人類與物形成的二元空間結構,演變爲人、物、信息網格構成的三元空間結構。人、物、網之間的互動將形成各種新計算,包括感知融合、“人在迴路中”(操作員在經過第一次指令輸入後,仍有機會進行第二次甚至不間斷的指令更正)、增強現實,以及跨媒體計算。

  當AI2.0之火點燃,如何爲新的時代續柴加火?接受《環球》雜誌記者採訪的諸位科學家最終形成了較爲一致的答案:第一助力是足夠規模且質量較高的數據。

  儘管在過去半個世紀,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一直呈指數增長,可以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可給人的感覺是快卻不夠聰明,比如不能回答人的提問,不會下棋,不認識人,不能開車,不善於主動做出判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秦曾昌認爲,當數據量足夠大之後,很多智能問題可以轉化爲數據處理問題。因爲從方法來看,計算機獲得智能的方法與擅長邏輯分析推理的人類智能不同,人工智能更多地利用大數據,從數據中學習獲得信息和知識。

  蘇州思必馳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俞凱提出,人工智能發展的機遇,一是數據量的增大;第二是雲計算的出現。“今天計算機能獲得如此高的智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俞凱說。

  影響更爲深遠的助力則是認知與腦科學的研究突破。《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一書指出,信息科技根本性突破可能取決於腦科學的進展。一旦腦科學取得大的突破,必將引起信息技術的革命性變革。

  腦科學和神經科技是近20年來我國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也是美國、歐洲相繼進行戰略佈局的重點領域。中科院自動化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蔣田仔團隊目前已成功繪製出全新的人類腦圖譜,該圖譜包括246個精細腦區亞區,以及腦區亞區間的多模態連接模式。該研究中心主任、博導蔣田仔介紹,腦網絡組圖譜是人類腦圖譜發展和神經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是腦科學、認知科學、認知心理學相關學科發展的支撐,勢必會爲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奠定基礎。

  神經科學和信息學的合作,將深度滲透到人工智能領域,神經網絡——計算機模仿人類神經元建立的模型會令機器加速具備諸多技能。幾乎可以預見,未來5至10年,甚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大數據、腦機接口和神經工程將成爲人工智能及相關領域科學家競相突破的重點對象。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人機協同的生化人真的可以像鋼鐵俠一樣自由飛翔,猶如機甲戰士般隨意念操縱“武器”,改寫生命軌跡,穿梭時空,甚至脫離物質屬性而存在。

1.國產替代摸不着門兒?快來回看兆易創新直播課!

2.開源的RISC-V能否成爲中國“缺芯”的解藥?

3.樹莓派Pico:僅4美元的MCU

4.MCU支持AI功能的多種原因~

5.2020年,我學習到的20條軟件工程準則~

6.狀態機思路在嵌入式開發中的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支付稿酬或者刪除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