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慧之“命性成長”

列子太學幸福人生《延命紫雲嫋嫋》系列  第054篇

我們瞭解性命原理的目的,是要促進命性成長,實現人生福祉和願景。怎麼做?唯一途徑和方法,就是道法自然,順應“性”和“命”的自然之道。包括以下方面:

一、性道“修空”

修空,即修心性、修空性。心性即自己的真命、真我,自己本來的神、本來的佛、本來的道,這個“性”永遠不變的本來樣子,就是“空”。心性正是靠“空”,才永恆不變,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除了無限的靈性、活性和創力,一無所有。

比如,你把自己當作一張白紙,別人就把你當作一張白紙嗎?自己就真成了一張白紙嗎?顯然不是。一張白紙,無論自己或別人,都可任意寫上內容;本心如鏡,一塵不染,方可映照出萬物真相。正是因爲人的心性,像一張白紙、一面鏡子一樣是空的,才具有無量的能量,才無所不能。

教育的起點、終點及巧妙法門,亦是如此,謂之“育空”。所謂“育空”,就是降服“猴心”(妄動之心),像西遊記裏西天取經一樣,通過悟空(性)、悟能(欲)、悟淨(靜),學會用空、用能、用淨,而達到無所不能。強明心性,必然成功;反之,如果只是靠執念、妄想和強行,去開發、消耗、損害自己的生命,即使成功了,又能如何呢?

二、命道“修通”

“通”什麼?精氣。靠什麼“通”?經絡。“通”的一般部位是哪裏?肌肉與脾臟。怎麼“通”?導引自然。

生命的精髓是精、氣、神,精化氣,氣化神,神領命,精滿氣盛,神足命興。所以,修命先要疏通經絡,包括任脈、督脈、中脈、三脈等等,一般情況下,首先是肌肉和脾臟的經絡。

尤其是學生,坐得太多,久坐傷肉,造成肌肉淤堵,肉對應脾,則會傷脾。而脾是後天之本,負責運化全身的食物和水,把精華運送到骨筋肉皮,接着生髮陽氣,又返回來滋養臟腑。所以,強脾也就是強肌肉、通經絡。因爲脾本身沒問題,而是循環系統,即經絡出了問題。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疏通經絡呢?最獨到的方法,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導引術,順應人體生理結構及精氣運行規律,促進陰陽的收發與沉浮,使其自然運行。比如引導濁陰下沉,清陽上浮,避免“上氣不接下氣”;引導周身經絡疏通,增強循環和陽氣生髮,促進“氣化”,從而“脫胎換骨”;引導任脈、督脈、中脈和胯部經絡疏通,增強“中流砥柱”;打通肩井穴、勞宮穴、湧泉穴和百會穴的人字脈和衝脈,增強人體“三江源”功能等。

三、合道“覺醒”

何謂合道?既合性道,又合命道,性命合一,歸於自然。合道的標誌是什麼?覺醒。何謂覺醒?體內有深深地直覺,腦中有剎那的醒悟,追憶出自己過往的畫面,知道自己是誰,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經歷了怎樣的路徑等。

合道修煉,就是用心法理身,用身法修心,“叩其兩端而竭之(《論語·子罕》)”。一端是心放空,以心束身,感應萬物真相;一端是身放鬆,以身定心,理順全身經絡。“宗運生命學”站、坐、走等所有功法和套路,最高境界皆在於顯化空性,一念不生,進入無我,活出寂靜、和樂,用心法指導身法和套路應用。

然而,這卻是人生最困難的路程,除了自己努力之外,還需要貴人提醒。合道的人生路上,包括如下過程:

一是預道“靜松”。所謂靜松,即心入靜、身放鬆,進入自涅槃、自活命狀態。心靜自然身松,所以先要學會入靜入定,否則就離開了道。見心不動曰靜,出污不染曰定,離心離德曰無道。離心就是離開了本心,成爲妄心,離德就是離開了自性,成了妄爲。

那麼,如何達到靜松?想要靜松,就要練功,比如站功、坐功、走功,甚至臥功,然後再俗中求雅,動中求靜,忘掉是非利害,成爲帶功之人,而不是急於求成。還有一種靜松,靜是全然的靜,松是個別的緊、大部分的松,即一心全然地做某件事情。專心的事情,當然也是有興趣的事情。所以,成長的第一步是學會用心,如果連靜松也做不到,就無從成長了。

二是行道“認慫”。認慫即“從心”、不妄爲,從自己的本心自性,抑制自己的妄心妄行,接受自己的現實。要領就是用心“均”,用力“勻”,如列子所說:“均,天下之至理也(《列子·湯問》)。”認慫的標誌,在於從身邊、腳下、細節、易處做起,循序漸進,紮紮實實,領其自然,而不是自我放棄。

性道不妄爲,就是不要自以爲聰明,自以爲是,自以爲能行。遇見強勢、自恃者,放下自我,虛下心來,讓強勢者先行。遇見弱勢、自卑者,放下高我,升起大愛,讓弱勢者盡情。遇見平勢,不突出自我,把自己的智慧變成同伴隊友的主動,與衆人合思夥行。

命道不妄爲,就是運動時遵循經絡的走向和走勢,不可亂練、強練。經絡的方向是清陽出去、上行,還是濁陰返回、下行,不可違背,要順之而行。行走的態勢,是快是慢,是強是弱,要應用導引術,循序漸進,稍微推動,不可急躁,過於強烈,亦不可懶惰不動。

三是成道“順應”。想要最終成功,還要守好順應之道,即心順行應,順心應行。一是用心順人的心性、物的屬性、勢的成性,不違背、不妄想;用行爲呼應對方,不妄動。二是特指對別人而言,順其心性,呼應其行爲,不對立、不對抗。練功時亦是如此,當生起妄心、躁心、戾心,或是出現妄爲、過錯、擾亂的時候,置若罔聞,隨生隨滅,守住安靜,不去關注即可,不要試圖對抗或失望。

順應有三個方向,一是當對方合道的時候,順着對方走,學習對方;二是當對方求道的時候,伴着對方走,雙方互補;三是當對方無道的時候,領着對方走,導引對方。當然,順應對方的前提是自己合道,自己先修道。

對於命性成長來說,一般更容易忽略的,還是“只管耕不管羹”,即只管做不管收益,只求成不求贏,始終而如一。只要持續合道,不斷覺醒,不斷成長,必然會實現人生福祉和願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