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的、社會的、文化的和語言的不同需要(二)

學業的、社會的、文化的和語言的不同需要中第二種情況,如何引導不服從的孩子。依然按照三部曲。

第一、預防。可以採用兒童參與班級規則制定的方式來增強兒童對於規則的認同感。並且他們會將規則制定的比大人更加嚴苛,細節化。可以通過讀一些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的故事。或者組織表演關於朋友幫助解決問題的小短句,或者唱一些有關友誼的兒歌來讓這一概念融入生活。其次,要明確指出你的期望,這個期望要求簡短、清楚。把重點信息留在具體的最後,因爲孩子們對句子的最後部分比開始部分關注的更多。另外最好用到孩子的名字。而不能泛泛的說。因爲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對他們講話。如果遇到對感官刺激敏感的孩子,我們可以嘗試用圓圈時間給他們提供一個坐墊或者選擇房間另外一個區域來消除導致此類行爲的原因。另外,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也可以通過和他們保持對事的方式來獲得他們的關注。第二點是工作量的管理。如果我們要求孩子們做的事情超過了他們的能力範圍時,他們就會表現爲不服從。因此,我們可以轉變自己的方式,將一個任務分解成多個小任務能讓孩子完成。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們感覺自己更加能夠控制局面,減輕他們完成事情的難度。或者也可以設計一些合作學習的任務,因爲在合作學習中,他們可以互相支持對方的學習。更利於學習活動的進行。

第二步有目的的指導。1.通過有目的的指導來增強孩子執行多步驟任務的能力,比如VR一些要求他們執行任務的遊戲。就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通過遊戲和任務的相結合,能夠加強他們對任務步驟的掌握。增強他們執行多步驟指令的能力。其次,音樂也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媒介,可以教他們學習執行指令。2.但孩子需要幫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的時候。你如不理解活動或者對流程不理解的時候,會導致這些孩子出現不聽話的行爲。因此我們可以和孩子之間達成共識。一個簡單的手勢符號來表示孩子需要請求幫助,或者對我們的指令不理解。

第三步是個別的支持。對於這些小樹需要個別指導才能按要求做事的孩子,我們需要針對性的給予幫助。首先分析孩子出現這種行爲的原因。也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也許是對活動的不理解等等。因此教師一對一的溝通可以更好的幫助這些孩子跨越挑戰。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爲時,我們可以重點關注如何通過相關後果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正確的做事情。當然還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因此,引導不服從的孩子,我們需要。通過這三個步驟從預防到有目的的指導,再到個別的支持,多步驟、全方位的幫助孩子滿足他的需要,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021.1.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