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紀律問題

這是整本書的最後一章節了,這一章節貫穿了本書,將前面所有的知識進行了串聯,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明確,當遇到紀律教育問題的時候應該如何操作。

首先我們就是要分析問題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尋找相匹配的解決策略。作者據此也做出了多重原因分析模式圖,這個圖可以幫助我們針對問題進行多種原因的分析。問題出現時時,我們從裏向外依次進行思考。

第一、是否是該年齡階段的典型行爲,如果是就需要成人改變自己的態度,不把這個當做時孩子的問題,並能夠耐心的引導,等待兒童度過這一時期。

第二、是否是因爲成人不適宜的期望,比如由於氣質不一樣的期待、家庭文化相沖突的期待、沒反應性別差異的期待以及兒童成熟水平不匹配的差異。如果是由於期望不適宜導致的問題,需要教師改變教室的環境,改成適合兒童的課程。以和兒童的情況想匹配。

第三、缺乏技能導致的問題,需要老師和家長教授兒童所需要的鍛鍊的技能。比如教授兒童如何處理情緒、與人相處以及有效的交流技巧。這些也是兒童必須掌握的能力,因此也有必要教授這些。

第四、缺乏理解,兒童可能不明白爲什麼要做這一行爲,因此需要引導兒童認識之間的因果關係,使得兒童理解,才能根本上解決問題行爲的出現。

第五、錯誤的學習,例如之前成人對待兒童的方式是行爲主義的方式,懲罰或獎勵都會影響兒童的行爲,另外不當的角色榜樣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方式是錯誤的,如媒體暴力、家長成員、體育英雄或教師都可能會有示範性的錯誤。

第六、未滿足的情感需要,如信任、尊重、愛與權利的需要,都應該讓兒童充分得到滿足時,才能解決問題。

第七、特殊需要。

第八、家庭互動與複雜的原因,需要教師建立以家庭爲中心的實踐,和家庭溝通,建立和諧的關係,爲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其次是建立周祥的計劃併合理迴應不良行爲。首先要區分是“你的問題”還是“兒童的問題”還是“共同的問題”,作者專門列出了表格,針對不同對象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成人的問題時可以採取表達“我的信息”、改變期待、改變環境、改變課程、讓自己離開等方式。兒童的問題可以才用印證式傾聽、相關後果法、技能訓練、幫助其滿足需要和不要強化消極行爲來解決。如果是共同的問題,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可以利用衝突解決步驟來解決。

紀律教育問題的解決是需要時間的。包括兒童學習需要時間、冷靜需要時間、成人做計劃需要時間、與家庭互動需要時間等。

另外一個原則是一定要保證兒童的安全前提下。最後要注意評估指導方案,是否出現和自己的目標相偏離的現象,如忽視了原因,而只針對了行爲的策略,或者採用了獎勵等行爲主義的方式,或者不尊重兒童等對兒童有害的策略,不斷的評估,有偏離時則要重新調整自己的策略。

分析兒童紀律問題,需要我們以對兒童的尊重、關愛的基礎上,和兒童建立和諧友愛的關係,在安全的氛圍中逐漸培養兒童道德自主。

2021.1.2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