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授雲山長卷

        新年伊始,吳教授以近十日之功,創作了一幅二十米長卷。

        我看了還在創作中的作品,對吳教授說,這是站在黃山上轉着身子看了一圈。吳教授說,大致是這個意思。

        作品分爲四段,各段完成後,雲煙縹緲,仙氣十足。因爲我已看過吳教授的許多作品,所以也不覺得有什麼驚奇,只是發現這次構圖比較疏簡,留白更多,更大膽。我想這可能也有“任務緊”的原因吧。

        而看細節,我又發現這幅畫的技法有了一些變化,筆墨比以前爽利簡練,可以感受畫家作畫時情緒激昂,用筆快速順暢,“一畫落紙,衆畫隨之”,無盡丘壑煙雲,於胸中汩汩而出,淋漓酣暢,自然無礙。

        後來和吳教授聊起這畫,果然,他最近在研究陳子莊先生作品的性靈、生化諸問題,而在畫這長卷時,忽有所悟,清明在躬,志氣如神,於是筆下就有了陳師曾、陳子莊諸先生的神韻。

        前天,吳教授到我店裏喝茶,把整個長卷的圖片給我看。我在手機上滑動長卷——就如在現實中把長卷慢慢打開——竟然越看越激動!來回滑看了好幾次,居然,僅僅是圖片,就能讓我沉浸於其中!

        這幅長卷,的確與我之前所見到的吳教授的作品不同。吳教授的山水作品,大多生機勃勃,面對作品時,常能感到有一種濃烈的生命氣息撲面而來,如鳶飛魚躍,使人感奮。而這幅長卷,則更多的是一種“悠然見南山”的從容。人生如流水,逝者如斯夫,而我們可以淡定地感受、欣賞生命過程中的每一處風景,或喜悅,或憂傷。

        細讀長卷,我再次確認了各種藝術形式的精神氣韻是相通的。這幅長卷,猶如一部交響樂。長卷分四段,巧合地可以相當於交響樂的四個樂章。時隱時現的山峯,恰如主題的變奏,每一次再現,都給人以新的感覺。而瀰漫的煙雲,又似豐富的和聲,讓長卷成爲一個和諧的、完整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機體。

        長卷開頭,羣峯簇立,爭奇競秀,分明是一場中國傳統大戲的開場鑼鼓,鏗鏘熱烈。然後慢慢有云煙流動,山峯隱約,直至出現一片長長的空白,這是欲張先馳,把劇情慢慢道來。之後山峯與雲煙交替出現,可以想見劇情慢慢發展,迂迴曲折。終於,到了中部,層巒疊嶂,羣峯湧動——劇情已至高潮。隨後,煙雲再度繚繞,山峯先後出沒,故事的餘波漸平。最後,曲終人不見,雲上數青峯,正是餘音嫋嫋,繞樑三日,使我不知肉味!

        略有遺憾的是,這長卷是買家的定製,被裝在陶瓷博物館的牆上,略相當於“背景”的角色。而在我看來,這是一幅可以傳世的長卷,藏家應珍藏把玩,終日摩挲讚歎,如吳洪裕之愛《富春山居圖》。我攛掇吳教授“再來一卷”,吳教授也有此意。然而我也深知,真正的藝術品是無法有相同的兩件的,“再來一卷”也將只能是“另外一卷”,將是不同的情感不同的表現。

        但願這幅神來之筆的雲山長卷能得到應有的珍惜——即使已經掛在了牆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