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 | 劉珂 & 晃晃個展“慶祝生活的方法”

展覽開幕 | 劉珂 & 晃晃個展“慶祝生活的方法”

劉珂&晃晃《慶祝生活的方法》個展於1月30日下午正式拉開帷幕,展覽由王慶松擔任策展人,融合了影像、裝置、表演等多種媒介。該展將於1月31日正式對公衆開放,並將持續至2021年4月4日。

開幕當日,由主持人一首喃喃自語的詩歌獨白——《無用的邊界》,揭開了展覽的面紗。隨後,藝術家緩緩走上前來,在置有沙堆、時鐘和紅色幕布的展廳入口處,爲大家開啓一場關於時間、空間與關係的表演《慶祝生活的方法》。

現場寂靜無聲,只有從展廳深處傳來的時鐘滴答聲。藝術家背靠背,拿起地上延續進展廳的長條形幕布,不斷轉圈纏繞,將其作爲聯繫彼此的紐帶。跟着藝術家的表演軌跡,我們走進了展廳:

首先看到展廳中間的部分,這是藝術家根據展覽空間創作的行爲裝置作品《連接處的光》。兩面鏡子相對懸掛在牆上,兩人分別從懸掛鏡子處的牆面開始對Break on through to the other side...JIM MORRISON的歌詞進行解構書寫,通過不斷重複的書寫來體驗每一個當下,直到兩人的書寫行爲和筆跡在展廳地面中間的一束光下連結。

在連結處遠望牆上的鏡子,就能看到鏡中被反射的光。此時,鏡子、筆跡、光在此處完成了三者間的無限循環。

我們再把視線轉移到展廳兩旁,看到的是藝術家的《鏡子》作品被無序、分散在牆面,這是劉珂和晃晃通過兩年時間合作完成的作品。兩年,730天,每一天相互爲對方拍攝一張照片,拼接在一起並在中縫寫上當天的日期,然後粘貼在光敏樹脂3D打印的135度夾角基座上。

跟隨着藝術家緩慢轉圈的步履,我們穿過廳內的紅色幕布向裏走去,呈現的是作品《留給時間的》。該系列作品是藝術家於2020年疫情期間基於作品《鏡子》的再創作。

作品使用了他們在多年生活中累積的各種物件和材料,包括乾枯的植物、燃燒剩下的香根、落在⼤地上的羽毛、河邊的⽯頭、脫落的頭髮…這些陳舊的物件和《鏡子》作品的照片融合在創作中。

表演漸入尾聲,藝術家身上的幕布越裹越大,越裹越緊,一開始輕盈的姿態也變得沉重緩慢起來,但他們相互支撐,依舊保持平穩的步伐。直到展廳最深處,觀者才發現那股從表演一開始就配合着落下的細沙。

細沙從展廳上方落下,落在藝術家背靠背的縫隙中,落進了幕布的中心。幽暗的紅牆展廳中,藝術家在光束中靜立,只剩下細沙的流動與時鐘的滴答聲,儘管只是一小段時間,但時間卻好像靜止了,在頃刻間步入永恆。

隨後,藝術家相互配合着“掙脫”纏裹的幕布,只留下一個空心的幕布堆,細沙不停落在上面……

開幕花絮

藝術家劉珂&晃晃

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藝術家劉珂&晃晃

左:藝術家劉珂&晃晃

右:策展人王慶松

策展人王慶松

成都當代影像館創始人鍾維興、副館長程基偉在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開幕現場

展覽介紹

“此次展覽我想呈現一種更日常化的、平鋪式的展出方式,用看似無序的結構讓觀衆產生不同的聯想和理解。我想打破這種有序的作品觀看方式,迴歸影像的日常性……希望觀衆以‘參與者‘的身份去觀看整個展覽,切身的感受整個展覽營造的劇場感、日常性,以及體會兩位藝術家十多年來生活與創作交織的親密關係。”

——王慶松

©劉珂&晃晃,《鏡子》,攝影裝置,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光敏樹脂3D打印, 2017.1.1 - 2018.12.31

《慶祝生活的方法》融合了影像、裝置、表演等多種媒介,展示出這對藝術家組合通過身體和行爲來探索兩人之間的關係,以平等、信任、真實的姿態共同對抗時間的流逝,並傳遞出最簡單質樸而又真誠的能量。

幾乎和所有的關係一樣,時間是這對夫妻最大的敵人和朋友。“十五年的相識,這種累積的熟悉經驗慢慢讓我們感到不安,流動在兩人之間炙熱的能量交換停了下來。我們想回到初識時互爲鏡子般的真實情感流動,於是我們約定嘗試建立一次重新的連接,每天相互爲對方拍攝然後組合在一起寫上當天的日期封存起來,沒有約束,沒有期限,沒有結果(劉珂&晃晃)。”

於是這催發了作品《鏡子》的誕生:2017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毫無間斷的2年,730天,1460張互相凝視、互相拍攝的圖像,產生出開放的、鮮活的能量互動。

©劉珂&晃晃,《鏡子》,攝影裝置,尺寸可變

藝術微噴,光敏樹脂3D打印, 2017.1.1 - 2018.12.31

《鏡子》完成後,他們更加確定了未來創作的方向,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停止他們探索的腳步,反而讓生活的細節逐漸被發覺、被放大、被高舉。於是一棵枯草、一片羽毛、一顆石頭、一根頭髮都成爲了他們最具溫情柔意的創作素材。這組交織着記憶和情感的時間容器,在虛構與實體、想象與真實、不可見與可見的不斷組合之下,像舊抽屜般被打開。

©劉珂&晃晃,《留給時間的 3#》,攝影裝置

照片、木盒、綜合材料,2020

詩歌常常成爲劉珂&晃晃在某些重要時刻汲取精神資源的關鍵來處,正是皮扎尼克的詩歌《無用的邊界》啓發了他們關於本次展覽空間的設想和呈現。詩歌的意象在展廳裏形成一個無形、無限的時空:沒有傳統敘事的起承轉合,只有無數的碎片、錯亂的瞬間構成情感與記憶的全部。

一個地方

我不是說一個空間

我在談論

      什麼

談論它所不是的

談論我所認識的

 

不是時間

只是所有瞬間

不是愛

   是

一個缺席的地方

一根相結的線

 

——《無用的邊界》 皮扎尼克

或是因爲期許、或是因爲害怕失去,與之伴生的哀樂與焦慮成爲了所有關係的共通感。這對藝術家組合,用決絕的勇氣去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幸運的是,他們在這個過程當中找到了抵禦時間裹挾的堡壘,找到了尚未被攻陷的情感要塞。他們用最質樸的方式,去闡釋生活可以被看見、被質疑、被討論、被戲劇化、被舞臺化。“展覽就像我們生活和作品的切片,有快樂有糾纏,有和諧有衝突,有對當下的認可,有對未來的不確定和灑脫,如格洛托夫斯基說的那樣‘生活方式就是通向生活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找到屬於我們的慶祝生活的方法(劉珂&晃晃)。”

©劉珂&晃晃,《留給時間的 2#》,攝影裝置

照片、木盒、綜合材料,2020

採用新媒體創作時常會讓人陷入過分關注技術或審美的困境,但他們由此掙脫,以緩慢、以袒露、以真實辨識出技術現象與情感現實,透過想象、共同記憶、與情感的投射,探索個體與關係在平淡的循環往復中的更多可能性。穿插在這個充滿互看關係的空間裏,觀者會發現藝術家製造了一個嵌連着當下與過去的現場,一個沒有線性時間的多重時空交互場所。在這場關於時間和關係的展覽中,藝術家以動人的真誠表達一切。

劉珂 & 晃晃

藝術家組合,現工作生活於成都。

作品主要使用影像、裝置、表演等媒介,通過對日常生活的觀察體驗,來探尋關係中的更多可能性,打破自身的界限創造更爲開放的能量交互,結合展覽空間營造出蘊含能量的場域,引領觀者一同進入戲劇化、夢境般的旅程。

作品曾多次參與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亞洲寫真美術館、連州攝影節等國內外諸多畫廊美術館展出。作品《平湖》入圍2010年FOAM保羅·霍夫攝影獎,作品《鏡子》獲得第11屆三影堂攝影獎大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