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書房#讀《史記》367:漢武帝花錢似水流年

平準書·第3天

1

自從公孫弘以《春秋》大義規範臣下而被任命爲丞相,張湯用嚴刑峻法任職廷尉後,於是就產生了「見知」的法令。何謂「見知」?張晏說官吏知道他人有罪但是不舉報彈劾,按照故意縱容論處。

同時廢格、沮、誹等罪名興起,大肆株連。廢格,擱置皇帝的詔令不執行。沮是阻止、敗壞罪,誹是誹謗罪。太史公就因爲被漢武帝認爲敗壞貳師將軍李廣利被下獄。

第二年,淮南王、衡山王、江都王謀反陰謀敗露,帝國朝堂上的公卿大臣們尋找各種事端來審理,搜盡所有的黨羽,連坐被殺的有數萬人,官吏執法更加嚴酷急迫,法令更加明細嚴密。

2

當時,漢武帝招攬方正、賢良、文學的儒士,有的被任命爲公卿大夫。方正、賢良、文學是選拔官吏的科目。

公孫弘擔任漢帝國丞相,用的是麻布縫製的被子,每頓喫不超過一個菜,樸素的作風爲天下先。但是這對當時的風俗一點影響都沒有,反而讓人更去追求功名利祿。

第二年,驃騎將軍再次出兵討伐匈奴,斬首4萬。秋天,匈奴的渾邪王率領數萬人投降,漢帝國發車兩萬乘迎接。渾邪王的人馬到了之後,接受漢帝國的賞賜,連帶有功人士也受到厚賞。當年支出達到一百多億錢。

3

當初,黃河在以往十幾年中在觀縣決口,梁楚兩地多次受災,沿黃河各郡築堤堵塞黃河,但是建了就壞,費用不可勝數。之後番係想要省去經過黃河砥柱山的漕運費用,開鑿汾河、黃河引渠灌溉河東田地,參與這一工程的有數萬人;鄭當時因爲渭河漕運渠道迂迴遙遠,開鑿從長安到華陰的直渠,投入人力數萬;朔方郡也發動數萬人開鑿水渠:經過了兩三年,工程未竣工,各項開支都達到了十幾億。

4

天子漢武帝爲了討伐匈奴,大力提倡養馬,在長安飼養的馬達到數萬匹,關中負責養馬的士卒不足,只好從旁邊的郡抽調。而投降的匈奴人都靠着政府提供衣食,政府無力負擔,天子只好節省自己的膳食,縮減御用的車馬,拿出御府禁藏來供養他們。

第二年,崤山東區域遭遇水災,民衆大多飢乏,於是天子派遣使者拿出郡國的儲備糧食用於賑災,但是還不夠,又從富豪人家借糧給貧民。如此依然不夠救濟,於是把貧民遷徙到關西地區和朔方郡南部的新秦中地區,70多萬人,全依賴政府給衣食。幾年間,漢帝國借貸給貧民土地、農具、種子等生產所需,並派使者分地區保護。使者往來不絕,冠蓋相望。所花的費用以億計,不可勝數。

注:如此花錢不會沒有後果。

打完,收工。

明天,繼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