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度述职报告总结杂语

周末单位组织年会总结,本来没有准备,简单把年度经历的项目IT架构图和业务流程架构图放上去,用句话作为成果说明,再对2021年度进行展示和规划,总体而言没什么亮点,但在各个同事发言和单独台上述职的过程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综合比较中学到了关于演讲的知识和思考,“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已将有感于斯文~”

 一、关于演讲本身 

之前有纠结于不擅长公众演讲,慢慢发现不会演讲其实是个综合问题,或因为人群陌生,或因为准备不充分,或因为表达逻辑没有捋清,或因为临场表达能力有限,多数是准备不充分或表达逻辑问题,参考同事演讲模式总结:

1.关键词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演讲方法,通过几个关键词将演讲主题串起来,类似于各种大佬发布会或者公共场合发表的演讲,但关键词模式用不好不会是亮点,反而觉得散乱和琐碎;

2.熟悉人间的演讲交流的内容中要互相看齐,演讲内容多提前对同事们的夸奖和长处认识,这样比较容易被人接受和认可;

3.演讲的开场有3种:要么平淡开局、要么惊艳而不落窠臼、要么因为追求不一样而变得弄巧成拙;

4.演讲应重视逻辑关系,普通人比较认可因果关系,并行的关系不大能够被人记住,会被认为是没有明晰地关系,因此在演讲中应强调因果关系,少用“然后”,多用“因为....所以....”以及“在....的基础上.....”;

二、关于“能力”

演讲表现能够看出来能力强弱,年轻时候特别讨厌“能力”二字,特别是大学那会,总觉得别人做到的自己肯定能做到,只是没有机会,或者暂时不想做,也觉得“能力”是对人的三五九等的划分,现在觉得“能力”二字很沉甸甸,结合最近《罗辑思维》对于成功的定义,20岁有人肯倾囊相传就是成功,30岁有人信任就是成功,40岁能借助自己的资源就算成功,50岁徒子徒孙满天下就是成功,对于成年人能力是指标量化个人资源的,社会和圈子是公平的,能够知道你放在跷跷板的一边能够翘起多大的资源,“能力”即是量化指标;

影响力:影响力即是自身对于环境和资源的调度力;

决策力:对于过去发生事情的经验沉淀能力,并用在对于未来事务处理的转化能力;

领导力:影响力+决策力能够形成一定的领导力,领导力即是对群体决策的引导和牵引力,建立在群体信赖并认可的基础上;

三、关于世界观

语言的表达来自于思想,思想来自于习惯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来自于世界观、人生观,怎么认识/思考这个世界,即是怎么地存在着,若没法能够多维度地观察事物,即无法形成全面且有说服力的语言;

以下图的空间内立方体为例,综合考虑立方体的外部展现基础面(xy平面作为基础)、不同展现面体现的内容(xz平面是什么内容)、外部多个视角的观察结果(45°仰望和45°俯视)、立方体的整体发展趋势(未来趋势发展成球体)、立方体内部的可能存在多个层次和关系(一半密度高一半密度低),立方体外部周边环境等,这是一个全面描述该立方体的整体视角,有对待事物的全面分析思路就有描述的思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