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風波:面對負面情緒,這1點很關鍵

哄半天,不管用?媽媽和女兒打了一架,孩子樂了。。。。。。

01 生日

閨女的生日在春節附近,往年都趕上我們回老家,家人團聚,一起過了。

今年情況特殊,響應國家號召,就地過年,不走動。

老家回不去,生日還是要過的。

這不,蛋糕已經準備上了。

孩子越大越有主意,蛋糕也是自己選的樣式。

之前還一起在網上選了禮物,可惜的是,生日當天到不了。

女兒邀請了朋友過來喫飯,一起玩了一整天,本來挺開心。結果,晚上和她表妹視頻後,開始鬧彆扭,哭哭啼啼的。

原來,她在和侄女視頻時候,看到我去年12月送給侄女的生日禮物。

02 矛盾

“不是,這爲啥要不高興?你不是也有(禮物)嗎?”我懵了!

“你爲什麼不告訴我?“女兒生氣地說:”那你送禮物,她知道嗎?“

“我怎麼知道她知不知道?每年過生日,都送了呀?”

 。。。。。。

最後,一問一答中,直到我倆都快不耐煩了。才大概弄明白,原來,女兒覺得我給侄女選禮物時,侄女不知道具體信息,收到禮物是種驚喜。

但是,女兒自己的禮物,她自己選,感覺沒有驚喜,少了一層意思。

難道覺得當媽的對她不夠用心?

我也生氣了!

之前的文章,我說過,女兒是那種特別敏感的,一般都會照顧她的情緒,比如,喫飯時候,我給她夾菜,沒經過她同意,她會生氣!夾的菜,不喜歡,生氣!給弟弟夾,不給她夾,還是生氣!一生氣,馬上甩臉!總之,要先問過她的意見。

那行吧!決定權給你,現在又說什麼”驚喜“?(內心的火山都要崩了)

她躺到牀上,用枕頭擋住臉。

我深呼吸,開始耐心勸解:”你看,如果媽媽選,買回來的東西,你不喜歡,用不上,不也是浪費嗎?你衣櫃裏面不穿的衣服,還有那些放小了鞋子......“

她遲疑了一下,說:”你可以問啊?比如:你都喜歡什麼呀?“

”我問了,你不就知道了,不還是沒有驚喜?“我覺得她簡直胡攪蠻纏。

她一聽,不理我,直接蒙被子,開始掉眼淚。

我這辛苦一天,爲她過生日,喫喫、喝喝、玩玩,一天結束,還討不着好?!

放在以前,剋制一下,保持冷靜,我會選擇到另外的房間,避免衝突。

一天下來,媽媽太累了,負面情緒沒hold住,我把抱枕丟過去了,說:”氣死我了。“

女兒一下子從牀上竄起來,馬上回擊,砸過來一個大枕頭,大喊:”我才生氣呢!“

剛纔那一下,我本來有點後悔,擔心傷到她。

沒想到,女兒鬥志昂揚,情緒好像也沒有剛纔那樣衰了。於是,我假裝張牙舞爪,和她來一場枕頭大戰......

最後,兩個人笑着滾做一團,她和我道了晚安,心滿意足的睡了。 

03 和解

半小時溝通不管用,幾分鐘的“打鬧”,解決了問題!

我總結了一下,關鍵是:聯結和遊戲力。

美國作家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一書中,經常出現一個詞——“聯結”。

“聯結”是一種狀態,它容易意會卻很難言傳。我覺得,從字面意思理解,就像是在彼此間搭建了一個橋樑。

孩子本來就不容易接受大人的教導。尤其發生衝突時,雙方都陷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中,親子關係已經斷裂,只是本能地感受對方的“憤怒”、“傷心”,表述的內容被自動忽略,哪裏聽得進去道理?問題肯定得不到解決的。

我最初“扔枕頭”是個“錯誤”的行爲,好在孩子只是關注到“遊戲”的開始,給出了迴應,媽媽和女兒重新建立了“聯結”。

《遊戲力》一書中,還有一個經典理論——“蓄滿我的杯子”。

孩子不斷需要關愛和照顧,就好像有一個杯子不斷需要蓄水。

當孩子餓了、累了、寂寞了、傷心時,她就需要有人照顧、撫慰,就好像她那個水杯空了,需要加水一樣。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就是那個大蓄水池。

一般情況,大人提供食物、安慰難過的心情、一起玩耍以及交流談心,都能起到蓄水的作用。

其實,大人的“能量之杯”也會空啊!

比如,我這樣的全職媽媽,本來日常生活中,很難獲得成就感和積極的反饋,情緒偶爾也會失控。在勞累一天後,遇到孩子耍賴,真的很難有耐心去應付她。

但是,在這場打鬧的遊戲中,孩子釋放了自己的負面情緒;作爲媽媽,我從孩子的笑容中獲得的力量。

笑聲,能激活人類天性中的合作與勇氣。

當一個人感到聯結斷裂時,她必然會經歷諸多痛苦的感受,如恐懼、遺棄和失敗等等。

遊戲,不僅能重建聯結,在互動中讓愛得到了表達,還能舒緩了彼此間的一些緊張關係,快樂的時刻自然地彌補了那些稍早發生的衝突和不愉快。

情緒沒有好壞,情緒導致的行爲纔有好壞。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可能遭遇負面情緒,彆着急自責或者責怪對方。

這種時候,試試遊戲力,建立聯結,找回親密關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