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尊王攘夷 听史记故事,学大语文

 小朋友们好!上一节我们讲到,齐桓公称霸初期,北杏会盟成功的第二年,宋国就毁约了。

齐桓公能把宋国违约的问题解决好,就会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

首先,他说服了同盟国陈国和蔡国出兵,一起去攻打宋国。然后,齐桓公就去朝拜周天子,说宋国不尊重天子,自己随随便便更换国君。

周天子见实力这么强大的齐桓公能来向自己请示,觉得非常有面子,就派出了大夫单伯带兵,和齐、陈、蔡合兵一处,共同讨伐宋国。这声势可就更浩大了,吓得宋国赶紧求饶。

又过了一年,齐桓公见时机成熟,号召宋、陈、卫、郑国国君再次在今天山东菏泽的鄄城县举行会盟。

在这次的鄄城会盟上,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号令天下,正式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

尊王指的是,尊奉周王室为中原地区的主人。攘夷的意思是,各国齐心协力,共同抵抗侵略中原的外族。

齐桓公虽然是霸主,却并不欺负其他诸侯国,而是联合中原各国,共同救助需要帮助的小国。

他还率领其他诸侯国,向北讨伐戎狄,向南讨伐南方的楚人,又向东遏制东夷。

这样就保护了当时的中原文化,和中原的生活方式。因为在不同的文化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

《论语·宪问第十四》中,孔子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披发左衽是,披头散发,衣襟从右向左掩,指的是古代蛮夷的服饰特征。

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是黄帝制衣,交领右衽,是由黄帝依照天地秩序,制定的穿衣规范。

就是衣襟从左向右掩,左衽压右衽,领子呈y字形,发式是束发,不披发。

从原始社会起,中国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目的是采光避风,同时体现了南尊北臣。

当人们面南背北坐在房屋中时,太阳从左手边的东方升起,傍晚从右手边的西方落下。

衣服采用左衽压右衽的形式,正是遵循了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

孔子用披发左衽,借指沦为夷狄,进入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就是说,如果没有管仲使齐国变得强大,如果没有齐国联合中原各国共同对抗戎狄蛮夷,我们恐怕就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连生活方式都要被其他民族改变了!

此外,管仲还规定百姓必须服兵役,农闲的时候训练,打仗的时候出征。百姓既是士兵同时又是农夫,这既保证了打仗的时候有人可用,又不会耽误农时,还节省了开支。

齐桓公在征伐楚国的时候有什么精彩的故事呢?下一节我再给大家讲。

最后,给你猜一个小谜语,

一个东西三个口,

不论贫富家家有。

有它虽然不算富,

无它不敢出门口。(打一生活物品)

你知道是什么吗?


每天读点史记,日积月累,博古通今。小朋友们,再见!

谜底下期揭晓。

(上期答案:牙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