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中的點——錢

今天帶着孩子們晨誦了這樣一首小詩:


這條路

【日本】金子美鈴/著    吳菲/譯

這條路的盡頭,

會有大片的森林吧?

孤單的朴樹啊,

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這條路的盡頭,

會有廣闊的大海吧?

荷塘裏的青蛙啊

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這條路的盡頭,

會有繁華的都會吧?

寂寞的稻草人啊,

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這條路的盡頭,

定會有什麼吧?

大夥兒一塊兒去吧。

我們去走這條路吧。


後來我問孩子們,你們覺得自己希望路的盡頭是什麼?一個孩子說,有錢,快樂;其實,準確說,今天這個孩子所說的並不是說“有錢”,而是不像山村的那些孩子一樣那麼窮,我想當時我應該問一問孩子,你現在不是也不像山區孩子那樣窮嗎?這讓我想到了有一次晨誦,問孩子們自己的理想是什麼?我們班另外一個孩子說,自己長大的目標是掙很多很多錢;

是不是社會給了這代人太多的經濟壓力,讓他們不斷地向孩子傳輸價值觀,就是做一個有錢人,做一個有錢人就可以收穫所有的幸福?前幾天聽了樊登的《內在動機》,一直沒聽完,早上開始接着聽,在裏面有一個詞語叫做“自我捲入”,人們經常會被外在的東西自我捲入,比如金錢,比如職稱,被這些東西自我捲入,爲了這些東西而看似很努力,可是真的得到的時候又不是真的快樂。我想,這就是吧!也許是買房的壓力,也許是農村男孩子結婚的壓力……讓錢成爲了人們追求的東西,但是我們知道,這些終究是外在的,是外衣,有的外衣好看,有的外衣普通,但是它們都已經能夠起到保暖的作用了。外在物質並不是我們生活的本質、全部……

當已經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到金錢是自己未來追求的目標時,我不知道孩子要走多少彎路。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憂慮中,我不知道該怎樣引導孩子如何更注重物質、金錢以外的內在……

身邊也有很多家長爲了掙錢全然不顧孩子的,我對這種做法不贊同,但是我也無權去反對。我們教師到底是什麼?要發揮什麼樣的角色?是儘自己的力量就夠,還是儘自己的全力?什麼樣的尺度纔是老師合適的?我請求?我讓?他們爲了孩子去付出時間精力,憑什麼?我給不了他們要的金錢啊……他們就是要爲了自己心中的重要的東西——“錢”而奔波,他們的意識中就是掙錢就夠了……觀念的改變是最難的,我們都知道,可教師又是作爲一個改變觀念的角色而存在……多麼矛盾!

這個問題,從早上想到晚上……我想,未來的路,我會繼續尋找答案,希望可以改變一些什麼~2021.2.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