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閱讀第一天

當我第一次打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裏面的文字吸引了。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我能感受到作者那種發自內心的、想要建立良好關係的願望。

其實我們理解的暴力,經常會被限制在動手或動腳上的對身體的懲罰。但是在作者看來,暴力溝通不只是對於身體的,他同樣包括語言或者神態等其他對精神世界造成影響的方式。而我們知道作爲人,我們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在於我們的思想,在於我們的心靈。因此這些對精神世界所造成的暴力對於我們人一生的影響會更加的深遠。記得書中作者提到心理學家專門對這種進行了調查,也進行了證明。

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聯想到自己讀過的其他幾本書。比如《原生家庭》中好幾種父母對於孩子的對待方式當中,就包含了好幾種暴力溝通的形式。只是作爲父母,他們從未察覺。他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正常的溝通方式。我想如果他們能夠接觸到這本《非暴力溝通》的話,一定會多少改變些什麼吧。

因爲這本書主要是在介紹一種溝通方式。因此我也會聯想到《0-8歲兒童紀律教育》這本書,其中也會談到關於表達和傾聽。比如這本書當中所告訴我們,要區別觀察和評論,那麼在《0-8歲兒童紀律教育》中是這樣談到的,我們對於兒童所發生的事情要做單純性的描述,而不包含任何感情色彩的描寫。沒有任何的褒貶之一在其中。其實多少還是有些差別的。但是兩本書都不提倡去評價,因爲它會導致對方的自尊受到傷害,從而各方面都會陷入弱的僵局中。

在其中有一首非常喜歡的詩歌,摘抄了其中一段:

在自我辯護前,在帶着痛苦或恐懼質問前,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魯思 貝本梅爾

這首歌曲的歌詞正是我們要打開心靈,去傾聽他們,甚是喜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