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認知

在《PBL項目化學習設計》這本書中,作者對於高階認知的減少首先,認知策略分爲高階認知和低階認知,高階認知包括問題解決、創見、決策、實驗、調研、系統分析六種。低階認知包括獲取和整合知識、擴展和精煉知識兩種。並且高階認知的獲得是建立在低階認知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第一種高階認知策略:問題解決。它是明確結構不良問題的目標與克服障礙的過程。心理機制爲:1.我想實現什麼?2.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是否有限制或障礙?3.克服限制或障礙的解決措施有哪些?4.我將嘗試哪一種解決措施?5.我的嘗試成功與否,我是否應該嘗試另一種解決措施?作者給我們舉例:山體中道路侵蝕問題。

第二種高階認知策略:創見。創建是指通過形成原創性的產品或過程以滿足具體需要回答“怎樣才能在某種情境中創造出新東西?”的問題,創造出的這個東西不僅要充滿想象力創造力,而且還要實用。

和剛剛的問題解決不同。問題解決。創見遇到的障礙和要求主要來源於特定的情境。但是創建遇見的障礙和要求來源於創造者自己。這個過程充滿了自由與創造性。因此在創建的過程中會運用大量的發散性思維。而聚焦到問題解決上需要聚斂和決策。

心理機制:1.我想做什麼或我想做好什麼?2.我想爲自己的創見提出什麼樣的標準?3.我形成初步創見的最佳辦法是什麼?4.我如何改進自己的初步創見?5.我的創見是否符合自己提出的標準?作者給我們舉例:不倒翁的製作。

第三種高階認知策略:決策。它是要提出或運用標準,並藉助推理從幾種方案中做出選擇。心理機制:1.我正想決定什麼?2.我的選擇方案是什麼?3.做出決定的重要標準是什麼?4.每項標準的重要性如何?5.每個可選方案符合標準的程度如何?6.哪一個方案最符合標準?7.對決定的感覺如何?需要調整相關標準再試一次嗎?作者給我們列出了決策矩陣的表格幫助做決策。

第四種高階認知策略:實驗。實驗室對所觀察的現象提出解釋並進行檢驗的過程。它的心理機制:1.我觀察到了什麼?2.我怎樣才能解釋它?3.依據我的解釋,我能預測到什麼?4.我如何檢測預測?5.實驗中發生了什麼?它是我預測的東西嗎?我是否要做不同的解釋?作者爲我們舉例:紙巾。

第五種高階認知策略:調研。調研是指明確並解決那些有爭議或相矛盾的問題,消除模糊的觀點,收集和澄清有用的信息。並將其組織起來,用力於他人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它的心理機制:1.我想解釋什麼事件或觀點?2.人們已經知道了什麼?3.人們在理解這一觀點或事件時有什麼模糊之處?4.我有什麼建議可以消除?5.我如何對自己的建議做出辯解?作者給出的案例是出行方式的調研。以及一個語文學科上對於英雄概念的定義。

第六種高階認知策略:系統分析。系統分析是要分析系統的各個部分以及相互之間的交互作用。它的心理機制:1.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2.哪些事物與這個系統相聯繫,但不是該系統的組成部分?3.系統的各個部分如何相互影響?4.如果系統的某個部分停止或發生改變,將會發生什麼事情?系統分析可以用在兩種時候,第一種是項目化學習的目標概念就是“系統”。第二種情況是關注了幾個學科的概念。並且這些學科概念之間是相互聯繫的系統關係。

最後作者給我們列舉出了高階認知的綜合運用。因爲在本質問題和驅動性問題當中就蘊含着認知策略。因此只有我們判斷出驅動性問題是屬於高階認知才能夠判定我們整個項目化學習的深度。

2021.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