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教学勇气》

南和区的老师们又开始了第二次共读《教学勇气》,老师们的热情依然如此高涨。源于什么?我想不是为了外在的,单纯的就是对于教学的热爱。因为这里没有领导的压迫,没有职称、证书、考核的量化。我甚是感动。

作为大家的组长,我其实有去思考到底以什么形式可以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因为每个读过的人都会说,太晦涩,太难懂了。也有好几个人说过自己是啃过一下午,或者一晚上,也觉得不明白的。

其实我也是这样的经历,我们都一样。只不过比大家多读了一遍、二遍而已。

今天重新打开来看前言和导言的部分,我觉得更多东西更加清晰了,自己再去勾勾画画的时候,和原来的点不一样了。原来的那些被自己啃过的地方更好被自己吸收了。两年来,《教学勇气》所带给我的观点和思考一直在我的生活中,即便曾经陷入潮落,我依然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知道自己是分离的状态,虽然6个月的时间我都没有走出来。

依然要回顾这首诗:

啊,别分离,

亲密无间,

与繁星相聚在天际。

何为心,

若非与繁星聚一起?

与众鸟齐飞,

乘风,驾云,

齐归。

——里尔克《啊,别分离,》

这首诗在第一次阅读时就摘抄在了自己的记录本上,虽然觉得它很神奇,但是却一直无法理解它的含义,第二次阅读也是模模糊糊,可是这次再读,它逐渐清晰了,它就是“天人合一”,它就是自身的认同和完整啊!我们的生命在场,和所有世间万物都是无法分离的,我们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怎么可以把他们都忽视掉呢?而对于我自身来说,外在的是我的,可是内在的,连自己都未曾见过的内心,不也是自己的吗?同样无法分开……

李庆明博士,用了两天之久来分享,他对于诗歌,对于文学六味的讲解娓娓道来,我们真的觉得,这六味就是他的一部分,所有的思想,甚至是技巧,韵味都已经和他无法分开,他对于学生,对于教学的热爱更是由内而外地散发,这就是亲密无间啊!他把自己所有的全部都融入其中,而不是只有在学校自己是教师,自己需要对学生负责,而是在他的生命中,教学,学生和自己不可分割,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读过并未有过现在深刻的感觉,尤其是后来的阅读,包括《正面管教》、《0-8岁儿童纪律教育》等等很多的著作的阅读,专业理论加实践,让我开始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这些学过的,他们不只是为了帮助我教学,而是帮助了我更好地生活,我不断使用这些方法锻炼自己的沟通、交流、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我想,教育已经和我的生活无法分离,它不只是发生在学校中,而生活在了我的生活中,成为我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科和生命一样的广泛和复杂,学生比生命更加的广泛和复杂,但是最复杂的却是我们教导我们认识自我。回想自己的心灵导师吧!你会记得谁?是因为TA的高超技艺吗?是因为TA长的好看吗?一定不是,而是TA的人格魅力,TA的灵魂状态、和学科以及共同生存的方式融为一体后所呈现给自己的样子,才是最吸引自己的。所以,教师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但并不是自私,不是自恋,而是自身的完满,自己的好是自己的,自己的不足依然是自己,我们知道知道就好,不要求我们是完美的状态。简单说:“我就是我”

即便内部景观——我们的心灵是肉眼看不到的,可是我们心灵的眼睛却可以看到,感受得到。这也是为什么作者要经历十年之久都要把它完成,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可以影响各个层面的教师队伍,可以影响教师以外的医疗、法律等领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内在的力量才是最持久的。当一个人的信念足够强大,TA有生的希望,但是如果TA放弃了,消失了,万念俱灰,烟消云散……

2021.2.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