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迴盪在春晚的歌聲,有多少還留在你的記憶?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多少人期許、期待、期望的閤家歡樂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它沉澱了中國人太多太多的親情和鄉情,承載着我國太多太多的文化精華和歷史薈萃。

而春晚,則像普通老百姓的年夜飯,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華夏大地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裏,大街小巷都洋溢着過年的喜慶,家家戶戶都貼對聯、喫餃子、看春晚。

這是一個多麼溫馨、多麼溫暖、多麼溫情的記憶,在我的心中,它是一面展示人生色彩的鏡子,既帶有時代變遷的影子,又鐫刻着生命軌跡的烙印。

最初時春晚的歌,是我們傳抄在筆記本上一串簡譜。

春晚剛開播那幾年,許多家庭都沒有電視。每當春季開學,學校的廣播裏更新曲目,聽見有的同學搖頭晃腦地跟着喇叭學唱春晚的新歌,心中的那份羨慕溢於言表。

於是,就有同學從報紙上剪下簡譜,我們將簡譜一一傳抄在筆記本上,課餘閒暇之時便開始哼唱起來。如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徐小鳳的《明月千里寄相思》,費翔《故鄉的雲》等。

這些歌曲在春晚上演唱後,很快唱紅了大江南北,唱遍了大街小巷,歌聲唱着我們的激情,也歌唱出我們的希望。

後來,春晚的歌,就是我們和父母相聚的溫馨場面。

乘着歌聲的翅膀,我們在光陰的故事裏告別菁菁校園,在離開家鄉的地方獨自闖蕩。

徜徉在外婆的澎湖灣,任陽光、海風吹拂,勾起童年美妙的遐想;去白樺林中,看紅莓花兒開,感受它的鮮豔領略它的浪漫。

但回家過大年,是骨子裏任何事物都難以替代的精神需求,當羅大佑唱響《戀曲1990》之時,歌聲讓家的歸屬感在那一時刻變得格外深刻,青春散場,我們在忙碌的團聚和分享中步入了上班的旅程。

聽着陳紅那首《常回家看看》,我們都帶着愛人、孩子回家團聚過年。不用太多的語言,只要和父母坐在一起,就是最深刻的依靠。而他們用歌聲和小輩的互動,讓每個人都沉浸在家的幸福和溫暖裏。

最後,春晚的場面越來越壯觀、表演者越來越多,記住的歌卻越來越少了。

陪着女兒看周杰倫的《本草綱目》竟不知宋祖英從哪裏也冒出來了;王菲的聲音依舊空靈不染的唱着那首《傳奇》;小虎隊依舊讓人有念舊的感覺。


劉謙陰柔的眼神挑逗着觀衆的好奇,一愣神,本山大叔便帶着一幫徒弟組團忽悠來了。聽着歌,看着春晚的舞臺變化,也感受着時間的流逝和時代的進步。

如今,網絡春晚、跨年演唱會等娛樂節目層出不羣,三維的背景如同進入了真實的境況。

不久前,在電視裏看見歷屆春晚的經典原創歌曲回放,從陌生的老歌到熟悉的老歌,在耳邊劃過的字字句句裏,依稀看見那些年月的風雲呼嘯而過。

舊日時光猶如潮水一層層地漫卷覆蓋過來,一些眷念與遺忘,除了印證光陰的飛逝以外,都成爲遠去的影,而我們已是白髮暗生,在時光裏緩緩地老去。

春晚,年年相似,卻又歲歲不同,就像是享受一桌豐盛的大餐,但也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口味,讓我們帶着一顆平和的心來享受和欣賞其中的開心快樂,感受這一時刻的喜慶和隆重。

明天立春,後天小年。冬盡春萌,細雪斜飛,又是一年除夕快到了,“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希望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日子,理清過去的得與失,再用歌聲對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嚮往和期望。

鞭炮就要響起來,餃子就要端上桌,春晚又要開始了!那些在生命中散發着脈脈清香的歌聲,依舊會唱響心中激盪的旋律:“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我的夢裏,我的心裏我的歌聲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