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过年

    很久以前,有种怪兽叫“夕”,它在每年的年关都要出来伤人,连保护老百姓的灶王爷也拿它没办法,于是灶王爷上天请来了一位叫做“年”的神童,神童法力高强,用红绸和放在火中烧得劈啪作响的竹竿消灭了夕兽,这一天正好是腊月的最后一天,老百姓为了感谢和纪念年在这一天除掉了夕,就把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过年,百姓希望家家都有年手中的红绸和鞭炮,于是红绸和放在火中烧的竹竿逐渐演变成了家家户户过年时都有的红对联、红鞭炮,这个关于年的传说可说条理清晰、有章可循。

这是百度上对年的解释之一,不怕您笑话,我一直以为过年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截止今天这是才知道原来过年的背后还有这么多的传说,这么多年只看到了过年面上的东西,却不了解过年的里子里面的东西。

打记事起,过年给我们小孩子的的感觉就是吃好吃的,穿好看的,玩好玩的,无忧无虑的过春节,这是童年的春节。

再大一点,上学了过年便会有人问考了多少分?排多少名?考得好的时候,会开心地回答考了多少多少;考得糟糕的时候,便会支支吾吾不想作答。不管怎么都会得到大人们的标准回答:嗯,还可以,加油!等等的鼓励话语

后来进入社会了,让我记忆深刻的是自己头年在外地过的第一个春节,为啥呢?因为那年收到历史最多的红包,对于从来没有收到这么多红包的我,心里确实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原来在外面是这样过年的啊……

再后来过年就有人问你,收入怎么样啊,找女朋了么,什么时候结婚啊……

有时候别人会用他的所谓认为的方式来要求你,为什么20多岁还没结婚,是不是太挑了,要求别那么高嘛,好像说得对方没跟你都是你自己的原因……

有时会为这些事情胡思乱想,否定自己,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那些几面见不了一次面的所谓的亲人,会拿一点特别小的事情说事儿,非得争个高低输赢对方放得罢休。

后来慢慢思考这个问题才发现,他们只是打着对你的幌子来看你笑话的。过年我们看望长辈亲朋好友,陪伴父母。或许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我们和某个的关系来决定是否联系,我想对于那些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人对自己的看法就没那么重要了。对于这些关系就可以来此断舍离了。

有人说过年就是过钱,也有人说我害怕过年,有人期盼过年……然而呢,过年并不能改变什么,有可能只是多了一些没有意义的聚会,平时没有做的事情留到过年这个特别的日子来做,然后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有人说到过年就解放了,就开心了,待春节过后突然一下会失落。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试着怀着过年的心情去过好一年里的每一天呢?

辛丑牛年初一 大家新年快乐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