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強大

今天閱讀了《教學勇氣》第一章第三節,第四節。

首先是教師如果失去了心靈。如果失去了,教師則會過上分離的生活, 我們的生活將會被分成四分五裂的狀態。上班和下班,上課和下課,以及更多的的對立面。我們好像帶着面具穿梭在不同的場景當中。這並不代表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反而有可能導致我們在任何的場景當中都沒有辦法更好的享受其中,融入其中。

如何能夠去尋找自己的心靈?作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引領我們心靈的導師。他們教給我們的知識,也許我們已經漸忘。可是他們身上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氣質。等等。都在我們的。腦海當中揮之不去。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引領,才能在我們很多關鍵的時候帶着我們成長。並且我們的這種成長一定是去展示,展現。自己本身的面貌,而不是去帶着一副虛假的着裝表演。這就是我們這本書所倡導的是否有做到自身認同和完整。如果我們是一種擰巴的狀態,那一定是沒有達到,而如果我們是一種舒服的,健康的狀態,那一定是達到了自身的認同和完整。無論在哪一種場景當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自己內心當中的那種向上的正能量,或者我們的侷限等帶給我們的最真實的感受。

今天王麗榮老師帶着我們一起去共讀,今天中午的時候,王老師給我發微信說是否可以取消自己的這一次領讀。因爲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聯繫生活實際,只能停留在書本的表層。我跟王老師說要去相信自己。還是建議她領讀。

這個時刻其實可以讓我想到以前的自己。我們都是沒有信心的人,我們都對自身的能力表示懷疑。我們不相信自己的解讀能力,我們不相信自己的表達能力。這些去包含着我們中國教育的一種方式。我們使用批判教育,我們使用挫折教育。使得我們這一代人甚至上一代人再到下一代的孩子,他們都沒有信心。他們的眼中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是自己身上的那些優點卻永遠都不被鼓勵和肯定。因爲在中國的家庭思想當中認爲那些做對了的事情是應該的。針對這一點,我們小組的人也對此進行了探討,聯繫到了0~8歲兒童紀律教育當中的知識,我們應該如何去改變這種現狀呢?那就是使用作者所提倡的鼓勵的方式。孩子做對的事情不斷的進行鼓勵。好讓他們不斷的逐漸的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另外,老師們從多個角度去探討了自身的一些經歷,無論是開心的或者是憂愁的。或者是那些遇到的艱難困苦。旭日學校的張兵倩老師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娃娃,老二才一百多天。可是他的學習勁頭和我們一樣足。你是自己共讀的時候,婆婆總是帶着孩子在客廳裏孩子哭鬧了,她就抱着孩子。一直晃一直晃,儘量的不去打擾她在這裏共讀。而她一定能夠聽得到孩子的哭叫聲,可是他依然陪在這裏,跟大家一起探討,聆聽,交流。有時候我們的成長總是沒有辦法,兩全在家庭和工作當中總要有一些平衡,取捨。這是很無奈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想要進步,這卻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在我們用力向前奔跑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忘了背後那些默默支持我們的人。

今天晚上我們小組的人都感受到了這種敘事,這種互相表達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種氛圍,在談到現實無法改變的制度面前,我們有着無奈,但也有先改變我們自己,進而改變制度的決心。我們想着那些正能量的事情,我們一定會大力的去支持。不在乎外界給予我們什麼樣的評價,因爲我們所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是用自己微弱的能量去傳達。正能量,哪怕只能改變一個人,讓他們行動起來,去做,更加值得去做的事情,那我們就起到我們宣傳的目的了。

在這樣的溝通交流當中,我們做事情會更加的純粹。但我們這樣去做時,我們才真正的去面對了自己的內心,在自身的完整上,踐行着。

大家每個人所傳達的故事都非常的精彩。我們每個人都深深的在這種氛圍中。不想走出來。即便只有兩個小節的內容,但是大家探討了將近兩個小時。我很開心,大家聚在一起是爲了真正的能量。

一晚上的時間,我們對多本書的內容進行了融合。我們也逐漸感覺到所有的知識其實都是相通的,都是關聯的。美妙!

我們大家都能夠更加進步,更加成長,更加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