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二十句名言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在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此书。


全书共十八万字,语言简练,文字优美,堪称古代文学与史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本文挑选其中的二十句名言,与大家共享。


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

释义:不是一个民族、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因为立场不同,站的角度不同,心里的想法和目标就不会相同。


二,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左传.哀公元年》

释义:国家在兴盛的时候,国君把人民当做伤员一般的关爱,这是他的洪福;国家将要灭亡的时候,国君把百姓的生命当作草芥,这就为他埋下了祸根。


三,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释义:人的心思各不相同,就好像天底下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人一样。


四,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左传.僖公二十年》

释义: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凡事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就不容易出现过错。


五,临祸忘忧,忧必及之。——《左传.庄公二十年》

释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灾祸马上就要临头了,还盲目乐观,不知道引起警惕和提前预防,那么灾难就很难避免了。


六,吃一堑,长一智。——《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释义:人只有在逆境的时候,才能得到迅速的成长。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经历的磨难、坎坷越多,人生经验就越丰富,心智成熟的也就越快。


七,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左传.隐公四年》

释义: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离开与别人的互助合作,如果弄到众叛亲离的地步,那这个人也就无法挽救了。


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释义:一篇毫无文采、没有内涵的文章,别人看一遍就不想再看第二遍了,肯定就不会长久流传下去了。


九,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释义: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失去嘴唇的保护,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来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互相依存。


十,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释义:这是宋国和楚国讲和时候的盟誓:你不欺骗我,我也不欺骗你。其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如果彼此之间真诚合作,互相信任,还用签订一纸盟约吗?


十一,欲加其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释义:别人如果真心想陷害你,总会找到理由和借口,防不胜防。


十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释义:俭朴,是所有美德共有的品质;奢侈是所有恶行里面危害最大的。


十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打仗就是靠军队的士气,第一次击鼓最能激起大家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衰弱一点;第三次击鼓,大家的士气就已经发泄完了。


十四,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释义:比喻为官正直无私。选贤任能的时候,对于外人,不会因为是仇人就不举荐他;对于家人,也不会因为怕别人说闲话就不推荐。


十五,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释义:人非圣贤,哪个人敢说自己不会犯下过错呢?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态度问题。如果能够知错就改,就比什么都好了。


十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释义:世事难料,人生无常。越是在顺利优越的环境下,越是要提高警惕,考虑可能会发生的危险,只要思想和行为上有所准备,就不会出现太大的过患了。


十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形容位高权重者目光短浅,没有深谋远虑。


十八,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左传.阳公五年》

释义:意思是执政的人不能以公徇私。不能因为个人功劳而奖励他,也不能因为个人私仇而惩罚他,要公事公办,公私分明。


十九,无德而禄,殃也。——《左传.闵公二年》

释义: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就要有一定的道德品行,为人民作出榜样。如果没有道德修养,却拿著国家的俸禄,那就要大祸临头了。


二十,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释义:一旦放走了敌人,就可能给后面几代人留下隐患。



《左传》是古代文学作品,相传为左丘明著。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汉以后才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而且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


《左传》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与《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作品。


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 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12年)

2. 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公元前694年)

3. 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公元前662年)

4. 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公元前660年)

5. 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7年)

6. 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公元前609年)

7. 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1年)

8. 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公元前573年)

9. 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公元前542年)

10. 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公元前510年)

11. 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12. 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8年)

13. 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