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我剋制

文/傲慢

我弟不長進。

至少我是這麼認爲的。

他每天下班回家,不是玩遊戲就是睡覺,沒有其他的愛好,也不跟我們交流,看着都讓人着急。

這不,我們一起過年。大年初一弟弟除了喫飯時間基本上都抱着手機玩個不停,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直至深夜。

初二,家裏要來親戚,父親讓我和弟弟早早起來去採購,回來準備飯菜。

早上七點多,我就起牀更文。等我更文後,洗漱完畢,都八點多了,弟弟居然還沒有起牀。當時,看着躺牀上呼呼大睡的弟弟,我猶豫着要不要衝上去叫醒他,拉他起來幹活去。

我拿起了手機,翻找到了薇薇啊老師發的第二節療愈課程,《正念生活需要彼此理解》,打開聽了起來。

這節課講的是如何利用正念的力量,學會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課程中老師舉了個回孃家過年的例子,與母親相處竟越來越糟糕,彼此之間無法溝通交流,直到不歡而散。接着老師講了我們彼此之間的溝通,需要巧妙而小心地交流,要在交流的過程中有同理心、剋制力和洞察力。

老師講解的時候,我看到了自己剛纔對弟弟的態度,差一點兒就要因爲他不想起牀這樣的小事,跟他發生爭執甚至不歡而散了。這樣就會使我們倆在交流中產生困境,讓我們家這年過得雞犬不寧。

剋制,是交流溝通中的美德。如果在面對他人的問題時,時時盯着處處挑刺,那這溝通肯定無法完整進行,彼此間的交流也將以失敗告終。相反,剋制住自己責備的衝動,用迂迴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纔會使溝通更有效果,我的剋制很可能直接挽救我跟弟弟的關係。

至於弟弟的表現,那是他自己的選擇,我又有什麼發言權呢?或許,在我身上也有我沒有覺察,但弟弟發現的問題,也沒見他挑刺,我怎麼就不能放過挑刺的機會呢?把失望建立在別人身上,是不可能達到內心的平靜。

老師提到,用正念與人交流,是拿出善良和友愛去交流,想別人之所想。但同時要注意,善良友愛不是無條件地妥協,不是爲討好他人而委屈自己。面對無法溝通的人,我們甚至可以選擇遠離他們,遠離負面情緒,避免被影響。

聽完了老師的課,我閉上眼睛思考了一會兒。弟弟是血肉至親,不能因一言不合或“看不慣”就遠離他;但也不能因爲弟弟睡懶覺就大發脾氣,那樣也無意於問題的解決。我有些糾結,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與弟弟的關係了。

躊躇間,我做了個決定,無論如何不能跟弟弟吵架,不能拿出一副挑刺的態度去跟他講話,我需要剋制!

正坐着微微啊老師在課程最後留下的正念練習時,弟弟起牀洗漱去了。半個小時後,我們到了超市,一起買了東西提回家了。無論是在看他起牀洗漱,還是看他穿衣服出門,我始終保持着剋制,提醒自己不要跟他爭執,哪怕因此無話可說,也不能隨便吵架。

這招很管用,我們和平地度過了彼此的時間。到這裏,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不能一味地揪着別人的習慣挑三挑四,這樣無益於問題解決,還將撕裂彼此的關係。很多時候,他知道要幹什麼,我們無需多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