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你的手 你做我的脚1

      战场上,相依,就是生命的延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队长驱直入进入了中国,抗战初期,他们也的确创下了不少的“战绩”,侵占了中国大片的国土。日军无比精良的武器以及野兽般残暴的武士道精神,在当时也是威震八方的。但是,中国在外敌入侵的严峻情况下,全面停止内战,枪口一致对外,与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极为惨烈的生死博弈,在这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中,中国出现了一支令残暴的日军也胆寒的军队,那就是川军,顾名思义,这是一支四川籍组成的部队。四川与湖南都特喜欢吃辣,自古就民风彪悍,善斗能打,这两个地方出来的士兵,战斗力极强,曾有无川不成军无湘不成军的说法。

        强敌入侵,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国家危难,四川人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无数的热血青年加入了抗日队伍,在战争初期,四川人有40余万开赴前线,与日军浴血作战,此后,四川每年都向前线输送青壮年军人,占据全国之最。这些四川人在出川前,无论是将帅还是小兵,都立下了遗属,誓死报国,没有一个人是想着活着回来。有了必死之心加上彪悍的民风,四川人在众多战役中,打出了威风,他们曾以血肉之躯打败了日军最具威名的现代机械化部队,一战成名,在抗日战场上立下不可磨灭的赫赫战功。

  四川是个多民族的大省,无论是在什么时期,从这里输出的兵源都占全国之最,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军人,在各个战场上都表现得异常出色,勇敢到近乎对自己残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历史不能忘记他们,人民更不能忘记,整个抗战期间,川军共有320万人参加了前线作战,数十万官兵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真正做到了出川前在遗嘱里立下的誓言:不能尽孝,但愿尽忠!他们的功绩举世公认,忘记他们就是背叛。

        数年后,中国解放,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却迎来了第一场全新的战争,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进入了朝鲜战场,与美帝国主义进行一场力量比较悬殊的战争,当时的美军,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后方补给都绝对优胜中国,美军全军上下都清一色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枪械,在天寒地冻的朝鲜,他们穿的是厚实保暖的棉服,吃的是各类营养罐头,甚至还有美酒。而中国军队仍然用的清一色老式枪械,吃的是干粮穿的是单薄的棉袄。但这些外在因素却一点没有影响到中国军人必胜的信心,他们有顽强的意志和不怕死的决心,这点是美军永远都不曾有过的,所以也注定了他们失败的结局。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四川兵也是毫不例外地打出了威风,打出了战绩。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是最为惨烈的,它也是世界上烈度最高的战场之一,经历过那场战役的中美双方士兵,没有人不会说那里简直就是人间地狱,其恐怖程度根本无法用文字描叙。上甘岭面积仅有3.7平方公里,每天除了双方的各类机枪,步枪,冲锋枪和手榴弹的轮番攻击,还要承受10万余枚各类炮弹的反复轰炸,山上的土石都被翻了几个遍,光秃秃一片,不见杂草树木。

        在我军统计资料上,有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它足可以表明那场战争的惨烈,据统计,我军在上甘岭共消耗了450768发炮弹,235297枚木柄普通手榴弹,50846枚加重大威力手榴弹,15187枚反坦克手雷,5984根爆破筒,5043758发各类枪械子弹,还有吨记炸药。这还只仅仅是我军在上甘岭上的消耗,而美韩的火力更是我军的几个倍数,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不到4平方公里的地方要承受如此强度的火力,其战斗惨烈度是多少级?这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极为罕见。

          战斗的白炙化,敌对双方的伤亡当然也是无法想象的,惨烈无法比拟,在那场战役中幸存下来的人,都不愿意去回忆那段人生过往,害怕碰触那段血腥的历史。中国有很多历史资料都对上甘岭战役有所记载,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还根据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个战斗实例,拍摄了一部闻名全国的电影《上甘岭》,电影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地感动了全国观众。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通讯员王成用步话机向炮兵呼叫:“我是王成,向我开炮。”就是这样一个镜头,几乎震撼到了所有观众,电影虽然是一种艺术形式,但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中,像王成这样的无畏英雄,随处可见。小编下面就来说说上甘岭最真实的王成,四川籍志愿军战士王合良与薛志高的英雄故事,这两个四川兵在战斗中的表现,远比电影里的王成更惨烈更悲壮,什么叫惊天地?什么叫泣鬼神?他们俩在战斗中的英勇无惧,才能真正当之无愧地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上甘岭战役,是在1952年10月爆发的,当时美国陆军第7师与韩国陆军第2师相互配合,组织了16个炮兵营,共320门重炮,首先对上甘岭我志愿军连级阵地发起了猛烈炮击后,继而发动了全面进攻,这场震惊世界的战役由此拉开了帷幕,双方在这个阵地上反复争夺打一场拉锯战,我志愿军除了原守备的15军45师,后又增派了29师以及15军的部队参加了战斗。王合良与薛志高同为15军29师的作战序列,他们是四川老乡,同在29师87团2营5连8班服役,薛志高是该班副班长,王合良是战士,也许是老乡的关系,又同在一个班,两人的感情特别深。

  薛志高是四川省简阳县人,比三台县的王合良大一岁,他们都是在1951年参军,同时进入了15军29师来到了朝鲜战场。1952年11月,他们的所在连参加了上甘岭反击战,4日,连队经过了几轮猛烈攻击,迅速地占领了上甘岭高地,美军在丢失阵地后,并不死心,很快他们就组织了兵力进行反扑,首先,他们用猛烈的炮火对我阵地上的战士进行炮击,当时,我军刚刚夺取阵地,阵地上的一些掩体工事还没有修复完整,战士们都裸漏在敌人的炮火攻击下,无处躲藏,伤亡惨重。

  薛志高的双腿全部被炸没了,而王合良的双眼也被炸到,一只眼珠被炸了出来,另一只也受了伤,仅能看到2米的距离,根据作战经验,大家都明白炮击后,敌人肯定会大举进攻,所以这么重的伤也只是简单包扎了下,根本就来不及必要的伤情处理。在常规作战中,这样是伤情已经是重伤级别,必须要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但是,在上甘岭,整个战场都被火力覆盖,别说送伤员下山,就是出去找水喝,都有可能付出血的代价,曾经在我军中还有个传说,说后方供给部队对战士们交代,只要能送上上甘岭一个苹果就记大功一次。这样的说法虽然无法考证,但也足以说明该战场上的残酷与危险了。

  在上甘岭,王合良和薛志高这两个四川兵,伤情如此严重,但他们咬紧牙关,认为自己不是重伤员,还想尽办法去参加战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哦,这要是放在我们现代人身上,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呢?两位战士简单包扎了伤口,就想着怎么去战斗,战场上除了受伤的就是阵亡的战友,而还能参加战斗的战友已经不到一半,面对美军的再次反扑怎么去阻击?薛志高对王合良说: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丢失阵地!他看着又是战友又是老乡的王合良伤眼,坚定掷地有声地命令道:从现在起,我是你的眼,你是我的腿,我们合二为一继续战斗。

  在薛志高的指挥下,王合良摸索着把阵地上的武器收集起来,分别摆放在战壕的各个阻击点上,当美军开始冲锋后,看不见的王合良背起没有了双腿的副班长薛志高,在阵地战壕各个阻击点来回穿梭作战,两个重伤员在我军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组合成了一个战斗员,在他们两人的带动下,其他重伤员也纷纷投入了战斗,很多战士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状态。

  敌人先后组织了4次冲锋,都被这群有钢铁意志的志愿军战士打退,战斗间隙,王合良把薛志高放下,并把敌人的尸体为他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他自己则爬出去,去阵地上收集弹药。而这个时候,美军见强攻不行,就分散了兵力,想偷袭我军,有4名美军士兵向纱布蒙眼的王合良偷偷地爬行着,他们怕开枪暴露了偷袭目的,所以想近距离用刀杀了这个中国士兵,就在敌人摸到了不到两米的地方,王合良从微弱的眼光中还是发现了他们,他大喝一声“去死吧”,抱着手中的机枪一阵扫射,击毙了那4名美国鬼子。

  枪声也惊动了阵地上的我军战士,大家很快就投入了战斗,美军的偷袭也变成了强攻,靠在战壕里的薛志高见王合良没有回来,自己没有双腿,无法趴在战壕边沿上用枪射击,就用手榴弹不停地扔向了敌群,然而,很快就有几名美军士兵冲进了战壕,看到了没有了双腿的薛志高,还在战斗,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还是士兵,简直就是战神,薛志高看到了向自己扑来的美军士兵,他依然拉响了身边的一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无法回到战壕的王合良,只好在阵地前找了个炮弹坑做掩体,用机枪阻击敌人,美军士兵见中国士兵的机枪火力阻断了自己的进攻,就向王合良的掩体投掷手雷,几声爆炸声过后,王合良的机枪终于哑了。其实王合良并没有牺牲,他只是再次被炸伤,昏迷了过去,等来醒过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了7天,而上甘岭阵地仍然没有丢失,这场战役的主动权还牢牢地控制在我军手里。战后,牺牲了的薛志高与受了重伤的王合良,这两个四川籍战士,都荣立了特等功,还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王合良回到了国内医院治疗,他的左眼没有了眼球,只好安了只假眼,右眼虽然保住了,但也只有一点点的视力,后来他光荣复原,回到了地方上,政府把他安排到工农速成中学参加学习,毕业后,又被安置在青海省某劳改农场任管教干部,几年后,他又被调职在三台县民政局优抚股工作。他一生都很低调,从来就不宣扬自己在上甘岭的战斗经历,与他一起工作了很多年的同事,都竟然还不知道他是上甘岭战役中的战斗英雄,1991年,王合良在62岁时去世,在他的追悼会上,很多人才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

          战场上相依,是生命的延续。生活和工作中, 有一个这样的伙伴,就是新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