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宋襄公 讓國之美?聽歷史故事,學大語文

小朋友們好!上一節我們說到一代霸主齊桓公慘死在自己的宮殿中,齊國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復返。

此時另一個諸侯國宋國,到了宋桓公的時代,本來應該由自己的嫡長子茲甫來繼承國君的位置。

茲甫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庶兄叫目夷,字子魚,是宋國有名的賢人,宋桓公很喜歡這個聰明的孩子,也曾想過改立他爲太子,但由於茲甫也一向表現良好,所以才最終作罷。

宋桓公病重時,茲甫向父親懇求說,一定要把太子之位讓賢給庶兄目夷,還說:“目夷年齡比我大,而且忠義仁義,請立目夷爲國君吧。”

宋桓公便問他爲什麼。這可是國君之位啊,不是孔融讓的那顆梨。

茲甫說,自己母親鬧矛盾去孃家衛國不回來了,如果自己是個公子,還能經常去衛國看母親,如果當了國君就不可能了,而且他認爲,自己的能力不及目夷,所以才主動讓賢。

哥哥目夷聽說了,堅決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說:"能夠把國家讓給我,這不是最大的仁嗎?我再仁,也趕不上弟弟啊!況且廢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

他也不想去爭這個國君的位置,爲了躲避弟弟的讓賢,目夷乾脆逃跑去衛國了。茲甫的太子之位沒有讓出去。

茲甫一看目夷跑了,他也跟着跑,兩人前後腳全都逃到衛國去了。

後來宋桓公臨終前,傳茲甫回來繼承了王位,就是宋襄公。

看起來茲甫似乎是個高風讓賢,孝順謙虛的好孩子。不過我們的偉人在小學時寫過一篇《宋襄公論》,就指出茲甫明知讓位違反了當時的禮法和繼承製度,還要堅持讓位,明顯是做給宋桓公和天下人看的,目的就是爲了給自己博得“仁愛”的美名。

從後來宋襄公爭霸的行爲來看,他明顯是個有極大政治野心的人,怎麼可能輕易放棄權力呢?如果他真的仁義無雙,也完全可以在繼承君位後再自己做主,行禪讓之舉,但他並沒有這麼做,他所謂的仁義,不過是騙人的把戲而已。

宋襄公的假仁義,也並不止是爲了沽名釣譽那麼簡單。宋襄公身爲儲君,深知宋國數十年內亂的慘痛教訓。當他看到公子目夷能力卓著,受人尊敬,一定對於有可能發生的內亂感到十分憂慮。

從後來的事情可以得知,宋襄公與目夷是一輩子的好兄弟。目夷多次忤逆,和宋襄公唱反調,二人卻始終沒有反目。甚至宋襄公臨終前,仍然能接受目夷的批評。

可見二人肝膽相照,絕對沒有虛僞試探之心。而也正因爲如此,宋襄公纔敢放心大膽地讓國,因爲他知道目夷賢德孝友,絕對沒有爭奪儲君之位的野心。

所以宋襄公茲甫與兄弟目夷很可能是合演了一出讓國大戲,爲的是讓宋國政局平穩過渡,還能讓其他諸侯國那些正在爭奪君位的兄弟們慚愧,做給大家看看什麼是兄友弟恭,什麼是讓國大義。

宋襄公後來扶助齊公子昭繼承齊國的王位了嗎?下一節我再給大家講。

最後,給你猜一個小謎語,

四四方方一塊布,

嘴和鼻子都蓋住。

兩根帶子耳上掛,

防病防寒用處大。(打一物)

你知道是什麼嗎?

每天讀點史記,日積月累,博古通今。小朋友們,再見!

謎底下期揭曉。

(上期答案:鏡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