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娃要開學

🤔體驗(包含工作、財務、人脈、休閒等內容帶來的收穫和感受):

✅1、家有萌娃要開學

明天開學,早上起來發現大寶的寒假作業還沒有完成,一陣緊張。趕緊拿出來帶着娃一項一項完成。從8:30到10:30,終於算是90%完成了,還有照片沒有打印。

於是,在晚上下班回家的時候去文具店打印照片和表格,發現文具店人滿爲患,很多家長都在排隊打印照片打印各種表格。看來呀,都是在爲孩子都開學做準備呢!

看來大家都一樣,孩子們要開學了,緊張的是家長啊~

晚上幫大寶包書皮的時候,她很認真地跟我說:媽媽,上個學期我的目標是語文99或100,數學100。這個學期就不要99了,直接兩個100吧!

李先生在客廳聽到這句話,樂開了花

我說:好呀,你自己有目標,媽媽就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明天我們一起做個計劃吧!

大寶斬釘截鐵回答:嗯好!

這兩天聽《準備》這本書,講到美國薩米特學校的孩子初中開始就普及smart原則做目標管理,上學期我就是用smart原則給大寶做目標管理的,她從一個字一個拼音都不認識到現在差不多可以自主閱讀,從第一次考試考30多分到期末考雙百,進步確實是飛速的。

PDCA循環️,繼續用



✅2、時間管理的本質其實就是精力管理

精力不好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想做,而且有很多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去跑個步劇烈運動一下,或者乾脆睡個覺打個盹兒。或者,做個冥想,也是非常好的調整方式。當你精力充沛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效率變得更高,整個人做事情也更能專注。

✅3、計劃可視化可以協助我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思考

做好的計劃最好寫出來貼在自己每天能看見的地方,有時候我們迷茫就迷茫在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者內心惦記的事情太多了,無法專注一件事。

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叫做蔡格尼克效應,當我們心裏惦記着很多事情的時候,是很難專注的,做英語閱讀理解和能力會差很多。所以,花時間做計劃、花時間整理房間,都是一種很好的緩解焦慮提升效率的方法。

學習:

閱讀《每週工作四小時》,書中的理念是很不錯的,非常喜歡裏面談到的迷你退休的理念,但事實上大部分人的工作都是不允許這麼幹的。

真正的高手,都是長期主義者。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大家都在尋求賺快錢的方式,能夠堅持走價值路線的人,其實並不多。

家庭:

陪孩子完成寒假作業,講故事、陪孩子入睡。享受當下。

♀️健康:

早睡:10:50,早起:5:50

早上我做的早餐,搭配並不好,明天繼續精進

感恩:

1)感恩孩子們,陪她們成長也是給我自己的的成長機會。是孩子讓我變得越來越平和。

今天對自己的滿意程度打分:9

NEXT:

1、磨課

2、朋友聚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