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我还有这个技能



最近公司有一个增长大会,组织了不同部门的10个小伙伴去参与,这是一个增长赛,而且增长和商业是我一直想学习的一个东西,那借这个机会去好好的学习和实践。说实话,我作为队长,我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增长,更没有增长的经验,而且我们在下个月中旬的时候要提出自己的一个增长方案去路演,压力非常的大。就是逼自己去输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做学习和提高。真的非常非常的难,并不是有天赋和热爱就能成功的,还需要能非常忍受。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

约翰·乌歇尔(John Urschel)是一个职业橄榄球运动员。2017年退役后,他改行研究数学,先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数学硕士,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数学博士。因此,外界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就是,他具有数学天赋,所以改行去读数学也很正常。
他自己回应:“在别人眼里,数学对于数学家是很容易的。错了, 那是一场斗争,艰苦而孤独,不确定能得到成果,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奋斗。数学家是热爱斗争的人。

虽然增长不是我擅长的,但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目标设置好,定制好计划,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是走一步算一步,先把目标设高一点,那即使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目标,那结果也不是很坏。

讲一个小插曲之前我刚毕业的时候参加的第1份工作(2012年),做一个路演,当时在公司增长和利润遇到一些瓶颈,公司就鼓励大家想出一些方法策略去促进公司的一个收入和利润。部门有政治任务,当时我所在的组必须提一个上去,我就去了。当时刚毕业的菜鸟,有什么创业方案,有的话我还来上班,然后我就去网上抄了一个方案。然后去讲,从科长、部门经理、部长,然后总裁(部门总裁,部门大概有5w人左右)那里去了,我们没有看错,我网上抄袭的一个方案,简单的修改了下,就到总裁那里了。被否定了,现在想起来,当时是自己一个人去做,在短时间去做好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还有一个就是这东西是网上抄的,没有自己的灵魂也讲不出那种创始人的味道。回想起来我都不敢相信,和异性说话都脸红的人,还有这个技能。


增长框架

即学即用、立竿见影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掌握底层方法和思路,才是“弯道超车”的唯一法门。

这个减肥锻炼是一样的,没有立竿见影的,我们喝一杯奶昔,节食一次、跑一次步、锻炼一次,就能瘦下去,就能看见肌肉,那是不可能的,那必须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原理,要通过长期的去坚持的思路,才会达到一个减肥、塑身,增肌的一个效果。

下面专业知识,看不懂顺便点个赞就可以了,谢谢。就是一级方向画布和用户增长地图,那可以提供清晰的增长框架。并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不遗漏关键的内容。这就是我看这篇文章获取到最大的内容,那通过这个逻辑去梳理增长,那不是从别人的经验之谈如何下手,比如说,苹果是如何增长,小米是如何增长的,网上有很多案例,但是他没有一个框架,其实我就比较喜欢这种有框架的东西,有框架的东西之后,我们往里面去填充自己的内容,那就非常清晰了。

就像在学习机器学习一样的,我们只要把参数方法还是掌握了,就根据这套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掌握太多的理论知识就可以开始入门,如果真正的要做到精通,还是需要继续学习、实践。才能融会贯通。

重点在此,这个是学习笔记,我自己可以看懂,看不懂按着这个套也不是不可以。
学习的内容来自「极客时间:从O开始做增长 - 从0到1的增长实战方法论」

# 一级方向画布
1. 目前阶段:成长期
2. 北极星指标:用户量增长和盈利
3. 用户范围、分类、优先级:赚钱的用户和不赚钱的用户 (多洞察,然后测试)
4. 用户画像:增量需要提高用户的认可度(潜在中最需要的点)
5. 定位:定位用三级大炮(公司优势、产品优势、目前群体) 比如京东:依次是自营质量保证物流快、免运费券、用户群体待定)
6. 一级方向:围绕北极星指标、和定位部分中的人群,去制定增长策略。 因为方向是:突破和强调潮牌的定位
# 增长地图
7. 二级增长策略:
 - 北极星指标和一级方向
 - 用户旅程和增长目标(见下图)
 - 二级洞察:可以依赖一级洞察的核心内容(用户是谁?它的差异特征么?如何差异化地满足?),得出正负双向二级洞察。
 - 二级机会:
用户旅程
正向二级洞察
负向二级洞察
二级机会

往期推荐


TensorFlow 基础学习 - 4

这个月我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程序员汇聚地(chasays)。
如有侵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