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簫聲聲訴衷腸


養老院二樓07號房。從虛掩的門縫中,飄出忽隱忽現的竹簫聲,悠揚婉轉,餘音繚繞。側耳細聽,是“漁光曲”的曲調。

住在這裏的是73歲的老畢先生,他得了重度的心率過緩症,最少一分鐘只跳動四十一次。

陪他的,是小他六歲的老伴韓秋大姐。他們從小學到中學都是同學。

讀高中的時候,與老畢先生和韓大姐同班的,有個叫於海燕的女生。

這個於海燕,臉蛋身材皮膚都是頂級的,是校花。學習成績離不開前三,是學霸。她爸爸是市長,她是全市一號人物的掌上明珠。

這三個優勢集於一身,讓許多男生魂不守舍,不知所措。想親近,來個緊密接觸,卻明知不般配,不是她的料,自討苦喫。離遠點,又思思念唸的,放不下,割捨不得。

出乎人們的預料,老畢先生卻有了一個難得的機緣,與於海燕有了直接交往。

老畢先生自小多病,總是休學留級的,所以到了高中,比同學大好多歲,被戲稱爲老畢大叔。

他休學在家的日子,學會了吹竹簫。天長日久的,一條竹管子,竟被他玩的得心應手。

高二那年元旦,班級要開迎新晚會。於海燕領着四個女生要出個邊唱邊跳“漁光曲”的節目。

於海燕找出一盤錄着“漁光曲”的舊磁帶,幾個人一聽,都皺眉搖頭的,覺着不夠味,好失望。

於海燕一拍手,說,“我腦袋裏冒出個靈感,絕對是個好主意,”

幾個人圍上來,“快說,快說。”

於海燕說,“讓老畢大叔用竹簫伴奏。他弄出的動靜,特符合漁光曲的意境,是不是?”

有人說,“是好點子。可這個大叔古里古怪的,他能同意?”

於海燕拍拍胸脯,“這個任務包給我,一定把他拿下。”

不出於海燕所料,老畢大叔聽完她的請求,眼神立刻多了亮光,興沖沖地表示,“爲美女效勞,三生有幸啦。”

“漁光曲”成了晚會的亮點,迎來劈劈啪啪的掌聲。於海燕對老畢大叔說,“這掌聲是給你的竹簫的,給你的。”

老畢大叔連連搖頭,“一根竹管子,哪裏值得鼓掌,是給你於海燕的。”

一旁的韓秋,酸溜溜的瞥一眼於海燕,轉過臉對老畢大叔說,“大美女和你配合得,珠聯什麼了,對,珠聯璧合,還要加上水乳交融呢。”

男生都跟着起鬨,“大叔,豔福不淺啊,我們該把於海燕叫大嬸了吧。”

老畢大叔舉起竹簫,嚇唬道,“別瞎說,當心我用這個敲破你們腦袋。”

話是這麼說,心裏邊倒是美滋滋的,希望他們真能有這個大嬸。

老畢大叔心臟稍稍舒服點,就拿起竹簫,吹起“漁光曲”。

一旁的老伴韓秋,皺起眉頭嘆口氣,“漁光曲漁光曲,沒完沒了是不是?”

老畢大叔說,“我就是喜歡漁光曲。”

韓秋一甩胳膊,“少哄人,你是喜歡於海燕。”

老畢大叔不吭聲了。

那一年,到了高三上學期,就在老畢大叔壯着膽子,進一步向於海燕靠近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於海燕爸爸調到北京工作了,她也得轉學去北京。

於海燕離開的時候,分別給同學們一些小記念品。給老畢大叔的,巧了,是一張跳漁光曲舞蹈的照片。

老畢大叔好比收到稀世珍寶,激動得也要跳舞了。其中包含的另一個原因,是以爲這是於海燕的暗示,讓他記住那個時刻,記住她。

老畢大叔知道,於海燕高考的第一志願,一定是舞蹈學院。他在報考指南上,看到有個舞臺系,心裏想,天助我也。於是,舞蹈學院也成了他的第一志願。

不幸的是,老畢大叔的成績剛剛過錄取分數線,與舞蹈學院差了一大截,只好去了本市的師專。韓秋比他考得好,進了省辦的財經大學。

於海燕在舞蹈學院畢業後,分配到東方歌舞團。兩年後傳來結婚成家的喜訊。

老畢大叔的願望,成了一場白日夢。已經成爲市五中歷史老師的老畢大叔,他的竹簫吹出的“漁光曲”,像遠去的朝代,變得一派幽暗飄渺,散出酸楚淒涼的音韻。

成爲會計師的韓秋,心地善良,她甘願喫醋,把自己當成於海燕的替身,和老畢大叔去民政局領了證,成了大嬸。

日子不經混,在沒完沒了的竹簫聲中,春花秋月的,一眨眼,兩個人都到了晚年。

竹簫聲吹出的“漁光曲”,像是不斷吹進來的一片片陰雲,不消不散地壓在這個小家的

屋頂,也壓在他們的心頭。釀給韓秋的醋,酸勁一直沒減淡。老畢大叔的心臟病跟着壓得加重了,先是進了養老院,接着,又進了的關懷樓。

韓秋有預感,老畢大叔(她習慣了這麼叫,而不叫老伴)過不了多久,就得扔下她先走了。她決定帶着一身醋味,去找於海燕,讓老畢大叔見上她一面,拉一下手,說幾句話,成全他的心事,了結一輩子的暗戀。

韓秋讓女兒來關懷樓照顧老爸,她去了北京。

於海燕是名人,退休好多年了,可在東方歌舞團家屬大院,大人小孩都知道。

韓秋沒花多少時間,很快就坐在於海燕家的客廳裏了。她端過於海燕遞過來的茶杯,謝過了,一放下,就鼻涕一把淚一把地說,“我家老畢大叔,大半輩子一直偷偷愛着你,把你當成夢中情人。他對你這麼癡情,讓我吃了不少醋,心裏不好受。可他已經沒幾天日子,我求你去和他見一面,他就可以閉上眼睛了,求你了……”

於海燕要去法國看女兒,簽證都辦好了。聽韓秋這麼一說,立刻決定推遲出國時間,往行李箱裝點換洗衣物,就開着私家車和韓秋直奔機場。

一下飛機,從出口出去,韓秋和於海燕急急忙忙上了出租車。

兩個人進了養老院關懷樓老畢大叔的房間,昏昏沉沉睡在牀上的老畢大叔,像打了雞血,一艇身坐了起來。圍着黑眼圈的眼睛,突然有火花一閃,亮了,直勾勾地盯住於海燕,嘴裏吐出一個字,“於……”身子一歪,立時沒了氣息。

於海燕陪韓秋一家處理完老畢大叔的後事,臨走時,對韓秋提出個請求,想把那管竹簫帶走。

韓秋遲疑了。從口型看,要說個“不”,但是沒發出來聲,收回去了。

不知道吹過多少次“漁光曲”的竹簫,從此就懸掛在於海燕的臥室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