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留言者的留言


給留言者的留言

XX先生:

你看了我發在民國文藝上的一篇短文,留言說,“有點汪曾祺的味”。

我看了,很感謝你的一番盛情好意。

但是,我深知拙文與汪先生大作有天壤之別,不可比對。雖然你只認可,“味”不過是有那麼“點”,自然是微不足道,卻仍然令我誠惶誠恐,出了一頭冷汗。

不必諱言,我是汪先生的忠實粉絲。不敢說讀盡了先生的作品,更不敢說體悟到多少精髓和真諦,可實在是沒少看,說飽讀汪書,不算誇張。

民國文藝饋贈給我一部大書,“珍藏汪曾祺”,真像得了珍寶。

只要有點富裕時間,就信手翻開,不論哪篇,不論頭尾,能看一頁就一頁,能看一行就一行。看了,就足矣。

有那麼一刻,自以爲看明白了,就順手寫了一篇心得,“拆爛‘異秉’,看老司機怎樣編故事”,在一家公衆號上發表了。

此時回頭一看,膚淺得令自己臉紅。

讀汪,只讀故事,太小兒科了。必須要領略潛伏在故事裏面的底蘊。汪的功夫,沒放在故事上,而是故事外。汪味,不在文采,在文魂。這個“魂”,硬要用實在語言表述,不妨說成雲淡風清,波流浪湧,一切都是率性而爲,順其自然。

老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熟讀汪,大概也會有這樣的效果。你在留言中,說我的短文“有點”汪“味”,或許就是這麼勉強滲透出來的。

以上所言,網顧荒謬淺陋,尚請指正。順致大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