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期【互聯網現狀】疫情來了..-2021設計之旅02

第96期:用時約4分1404字

【互聯網現狀】疫情來了,翻天覆地的互聯網

1.釘釘

釘釘無論在用戶增長規模、用戶時長和使用次數這三個指標都有着極其可觀的增長。疫情的爆發的確讓釘釘狠狠地踩了一腳油門——整個團隊除夕夜就開始連軸運轉,第1個產品——全員健康每日打卡,從評估到上線僅用了40個小時,1月29日率先發布“在家上課”計劃,第一時間緊急上線並免費開放了直播、錄播等重磅功能,同時推廣策略也迅速多管齊下。

2.騰訊

騰訊或許是此次疫情中最大的贏家,這背後源於它並非某款單一產品的崛起,而是多款產品齊頭並進——小程序、企業微信、騰訊會議、騰訊課堂、和平精英……

騰訊會議,很多網友或許對這個APP有點陌生,陌生就對了,因爲它是2019年12月29日才上線的應用,在它上線後20天后,疫情全面爆發。

1月24日,騰訊會議果斷宣佈對全網免費開放300人會議權限、緊急上線國際版、40天內迭代14個版本、8天擴容10萬臺雲主機。

疫情期間,騰訊還有一匹黑馬——騰訊課堂,這個推出多年的APP在AppStore之前一直徘徊在1000名左右,疫情爆發後迅速躥高,最高到達了第5名的高位。

必須要強調的是:這些APP的增長其實也分爲兩類,一類是建立心智的長期穩定的新用戶,如生鮮、到家、無接觸配送、小程序等等,這些疫情完成了用戶的教育,留存率會相對較高;

而另一類屬於疫情特殊時期的剛需,比如學生網課、居家健身、在線會議等等,這些必然隨着社會的恢復走向正常化,能否最大限度地留住疫情新客考驗平臺的產品力和運營力。

1.攜程、滴滴、美團

面對受疫情影響行業全面停擺,攜程Q1的淨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環比下降43%,虧損15億人民幣,其中度假營收下降50%,商旅營收下降47%——幾近腰斬。而交通票務模塊卻出人意料影響較小——之所以說影響較小,是因爲對比國內主要航空公司Q1平均營收同比下降46.3%,攜程票務僅下降29%,這背後是因爲攜程票務收入中有較大比例爲國際業務,Q1國外疫情尚未大規模爆發。

我們再看美團:作爲O2O的扛把子,美團受到的衝擊也是史無前例的,連續三個季度的盈利記錄在疫情中化爲泡影,美團外賣收入下降11.4%,日均訂單下降18.2%,酒店業務收入下降31.1%,間夜量下降45.5%。對於美團而言,疫情帶來的另一個變化是:更多人用美團訂正餐,因此客單價增長了14.4%,這或許是爲數不多的好消息。


2.廣告、娛樂

一類是被疫情壓制,疫情過去就能恢復的業務,比如公交地鐵APP——億通行、高德地圖、美團單車。

但必須注意到,疫情改變了民衆對風險的態度,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多人的第一優先級的可能變成確保自己的房子貸款不會斷供,因此一些改善性消費的業務可能在短時間內都無法回到疫情之前的高點了。

從這個意義上,比如滴滴的專車、新氧醫美的高端套餐等改善性需求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繼續承壓。

隨着疫情的惡化,全球足球各大聯賽紛紛按下暫停鍵,“懂球帝”這類平時活的還比較滋潤的垂直APP在黑天鵝中舉步維艱——據悉,最近“懂球帝”爲扛過疫情已經不得已啓動了一輪裁員。如果說互聯網企業裏受衝擊最大的是哪個領域,我想可能要數貓眼、淘票票、大麥網等電影、演出O2O平臺,隨着電影院的全線關閉,本來指望春節檔有一波流量增長的售票平臺幾乎直接變成顆粒無收。

3.行業背後的從業者

一個公衆號運營者、一個抖音視頻團隊、一個B站up主、一家短視頻MCN、一個微商、一個淘寶客、一個SEO、一個外賣小哥、一個鄉村主播。疫情對於他們而言也一定是一段抹不掉的難忘記憶

總結一下:就像2003年非典推動中國零售線上化萌芽一樣,這次的新冠疫情毫無疑問推動了 中國社會線上化的進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