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春天的聲音

2021年3月5日,農曆正月二十二,辛丑牛年的第三個節氣:驚蟄。

去年的今天,我還在老家鄉村裏,等待疫情解除。今天,又逢驚蟄節氣,我已在工作地正常上班多日了。

今天全國“兩會”也如期正常召開。生活、工作已迴歸正常,只是外出時還需注意人多密集的地方,要戴上口罩。這一切,緣於國人的努力和堅守,實屬不易。

今天晨有霧,不大,上午已散盡;上午爲多陰天氣,下午3點多下起了雨,雨滴不密集,僅溼了地面,還有些零星的小雨,人走在雨裏,可不打傘。

驚蟄有雨,但沒聽到雷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始雷”的說法,看來也不太確切呢。

“蟄蟲驚而出走”,似乎也不準確。前幾天,未到驚蟄節呢,我在小區周邊的公園裏散步,就見到了兩個類型的“蟲”已經在“動”了。

一是湖裏的小蝌蚪在歡快地遊動。不過,個頭都還很小。一看,就是才孵化不久的。我很詫異,陰曆還是正月間,驚蟄節氣都還未到呢,蟾蜍就產了卵,孵化出了小蝌蚪。

這些小蝌蚪,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一個小朋友正在家長的指導下,用舀子舀水裏的小蝌蚪。旁邊的長形水瓶裏已有幾個小蝌蚪在瓶裏狹小的空間裏,游上游下。

孩子一臉的興奮,大人也很開心。看到他們高興,我卻對這些小蝌蚪有些惋惜,若它們最終不能迴歸到水裏,那它們就此夭折了。

二是草坪裏的蚯蚓。湖邊是一個四方形的草坪,中間建有電子屏幕 ,有道路橫穿中間,呈“田”字型。平時,人們在草坪上溜狗最多,偶爾也有人在上面踢踢足球、打打羽毛球啥的。

轉了一圈,我在草坪邊的木椅上小休一會。一眼望去,看到草坪上冒出了許多小土泥,密密麻麻、疙疙瘩瘩的。從土泥的形狀上看,像我們這些從農村裏出來的人,一眼就斷定,那是蚯蚓“吐”出來的。小時候,大人們說,那是蚯蚓的“屎”。

後來瞭解到,蚯蚓的排泄物呈泥土的顏色,富含有機質,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肥質。蚯蚓鑽土,使土壤變得疏鬆,一是因爲它需要保持身體溼潤,二是因爲它會吞噬土壤,消化動植物的遺骸,並排出到地面上。

草坪上佈滿了這些小土泥。看得出,草坪下的蚯蚓們,老早都“醒”過來,在泥土裏“蠢蠢而動”了。

無論驚蟄是否有雷,這些久蟄了的“蟄蟲”們,都會隨着氣候的變化而變化自身的行動。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纔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無論驚蟄是否有雷,自然萬物已有了春天的聲音。春風輕拂,“吹面不寒楊柳風”;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有聲;河岸邊的楊柳,已被“二月春風似剪刀”,裁剪出了“萬條垂下綠絲絛”;一樹桃花,盛開在竹林一角,“竹外桃花三兩枝”,依舊笑迎春風......

無論驚蟄是否有雷,我們要心響霹靂"驚雷",早做打算,“耕耘”我們新一年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