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二章:遵循自然的發展,就是我們的道

        下午心ip茶話會的時候,楚心老師說:沒找到ip定位的小夥伴,我們不要用着急,要知道自己的道是什麼,哪怕走偏了也沒關係,再走回來唄。真的,當我們知道自己的道是什麼的時候,我們纔能有長足的發展。

        《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而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局。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天下人都認爲美的事情便是美好的事情,對於不好的事情便產生厭惡之情。這,讓我想起來東施效顰的典故。西施病了,她皺着眉頭、按着心口,村民仍然稱讚她美麗;東施長得很醜,可當聽到村民都誇西施時,便認爲那樣的姿態是美的,於是就學起來西施的樣子,但因爲她本來就長得醜,在加上刻意的模仿,讓人看了更加的厭惡。所以美好的東西就都是的嗎?如果說好,那好的標準是什麼?

        皆知善之爲善,斯而不善已。當大家都認爲是好事的時候,可能這件事的本身就不是好事。不知道你還記得吳秀波嗎?吳秀波在他很火的時候,公認的好男人形象,但是沒想到最後卻接連爆出醜聞。

        有無相生,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你發現了嗎?有與無、難與易、長與短、高和下、音與聲、前和後他們都是相對立的關係,但是他們在向前發展的過程當中,又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否則很容易偏向一方。就像很多人結婚後,才發現自己與愛人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那如果想讓家庭幸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兩個人互補,相互配合,一起爲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是以聖人居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往往點播一個人並不需要太多的語言,他們都會默默的在做事情,他們會用自己的行動來引領。加入心ip圈、國之學堂後,我看到了不一樣的老師,他們對你的好都是無條件的,跟錢無關。像楚心老師帶我們做視頻號之前,那先把視頻號做了起來,研究好底層邏輯後,才帶領大家一起行動;像彥彥老師和孫巖老師,他們不光帶領大家讀國學經典,還帶領學員們早起打坐,愛惜自己的身體,爲學員創造自由的空間,鼓勵學員們自由分享;像虎哥不定時的就分享好的藥方,教大家鍼灸,就是想讓大家愛護好自己的身體;像蔡老師教大家學風水,提升大家的貴氣......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局。萬物在開始之初,如同種子一般,都是藏着的。雖然藏着但仍不放棄成長,而且在它成長的過程中,它又不刻意追求什麼,不居功自傲,只是默默地付出,也正因爲這樣大家纔會離不開你。

      孫巖老師下午的茶話會上就說:“任何的人,包括名人,他們都會遵循自然規律,當我們做的事情跟大自然同步的時候,我們連接上了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我們真正去遵循東西南北中的能量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原來的能量會放大無數倍,所以我們要清楚春天的時候做什麼,夏天的時候做什麼.......當一個人極致的付出、瘋狂的付出,大家看到的不是你收多少錢,看到的是無限的希望、無限的光芒......”

      極致的付出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因爲在他們的念頭裏裝得都是自己,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有時爲達到目標還會違背客觀的規律。但當一個人從客觀的角度出發時,他放下了自我,只是默默地用行動付出時,身邊的人也離不開他,願意被他所影響。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很迷惑,我沒想到各個句子之間的關係,爲什麼要把他們放在一段裏。但是彥彥老師講《道德經》時,我一下子明白了,一切都要遵循大自然的規矩,人站在中立的角度,不偏不倚。人真的不需要多彰顯自己的能力,會喜歡你的人無論你做什麼都會喜歡你,不喜歡你的人強求他也不會喜歡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