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要知道。

多年來,我一直認爲自己是文科生不懂電腦,每次需要下載個軟件,要麼折騰半天也弄不好,悻悻作罷;要麼終於下載成功,電腦上卻多了好幾個捆綁帶來的亂七八糟的軟件,只好再刪除,以前也只知道刪除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治標不治本,平白增加電腦負擔,平添煩惱。

讀了知道與做到之間的距離,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應該好好學習如何下載軟件,在此立個Flag ,3月底前不僅學會下載軟件,還要寫一個如何下載軟件的教程。

我一方面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另一方面有很多知道了卻沒做到的事情。2017年我知道邏輯很重要,買了《超越感覺--批判性思考指南》這本笑來老師介紹的他自己的邏輯啓蒙書。當時讀了一點就讀不進去,理解不了,更不用說運用了。直到2020年7月我加入box定投踐行羣,我知道Liuda在講邏輯課,我沒有第一時間去聽,直到班級發起共讀beyondfeelings,我找到了一個切入口,用英語學邏輯。

中文都讀不明白的邏輯知識,英語生詞實在太多,每天讀半頁書,查字典練發音搞懂單詞,沒有2小時拿不下來。每天機械地讀着,因爲內容少,時間充足,有限的內容慢慢理解多了,開始把當天學到的內容運用到與老公的交流中,比如醫學歷史上有關醫生在給病人手術之後洗手的問題,對手術病人的死亡率的巨大影響。隨着書中的內容在我的生活中出現的頻率增加,我對書本知識的渴望增強,每天的英語閱讀已經不能滿足我的迫切想知道更多內容的期望,就這樣,超越感覺這本邏輯書我從英語版本開始入門,卻是第一遍先讀完了中文版。到今天,220天的堅持,每天讀英語已經成爲我的最重要的事,沒有完成我都不會睡覺。

我也開始每天必須聽老師的邏輯課,跟着做邏輯練習題,越做越聽越發現自己的邏輯能力上的匱乏。學習的緊迫感越強烈。

知道邏輯重要到我邏輯學習入門,我用了將近4年時間,雖然晚了點,但已經開始,已經入門,已經成爲每天的必修課。想想笑來老師這樣幾十年不斷進行邏輯修煉的人,依然在不斷學習,我知道,邏輯學習是我一輩子要終生學習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