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留香新傳》中有個人的姓氏讀者幾乎都弄錯了

    古龍先生的作品無論主角配角,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令人過目難忘。但有個人,幾乎所有讀者都沒說對他的姓氏,看完別忘了默默舉手。

    他就是一紙定生死的神醫——張簡齋


    這個人出現在《楚留香新傳1:借屍還魂》的故事中,他僅出場兩次,卻有力地推動了故事的發展,如果沒有他恐怕這個故事就得改寫了。

    左輕侯的女兒左明珠從小就是乖乖女,半點都不需要左輕侯操心。原書中是這樣描寫的:

她也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練武,她不但要陪她父親下棋、喝酒,還要爲她父親撫琴、插花、填詞、吟詩——她無論做任何事,都是爲她父親做的,因爲她生命中還沒有第二個男人。

    這樣一位乖巧的女孩是怎麼突然變得“不乖”的呢?答案就是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薛斌。

    可惜兩家人是世仇,他們不可能在一起。巧的是,薛斌的娃娃親詩茵也有了心上人,於是多方合謀,想出了一個“借屍還魂”的計策。

    詩茵詐死之後可以和心上人遠走江湖,而左明珠詐死之後,“借”詩茵的魂,就變成了詩茵。從此左明珠和薛斌兩個人可以名正言順的成親,薛家和左家的世仇,也自然化解。

    左明珠表面上的不乖,實際上卻仍是爲父親着想。她沒有像詩茵那麼灑脫。

    但這個計策卻不能少一個人,那就是“南張北王”張簡齋,沒有他的支持,左明珠不可能詐死成功。


    張簡齋這個名字。不止讀者以爲他姓張,就連書裏邊的喫瓜羣衆,也弄錯了他的姓氏,也因此纔有所謂的“南張北王”這個說法。

    其實張簡齋的姓氏是複姓——張簡,單名齋。

    只是書中沒有詳細說明而已,熟讀古龍小說的讀者應該都瞭解,古龍先生對於人物的出身並不執着,能一筆帶過就帶過。何況張簡齋只是個露臉兩次的角色。

    複姓張簡的人雖然很少見到,但也只是比例少而已,現實中叫張簡這個名字的都姓張,但叫張簡某或者張簡某某的,大多是複姓。

    那爲什麼張簡齋本人不給大夥說清楚他姓張簡呢?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張簡這個姓氏的由來是因爲“入贅”,在福建地區有男方入贅女方家的習俗,張簡這個姓氏其實就包含了張和簡兩個姓。所以張簡齋,並不需要解釋,他的祖上本來就姓張。

    第二,入贅這種事在別人眼裏,多少都會帶點有色眼鏡去看待,因此與其到處解釋,不如淡然處之。何況“南張北王”這樣的讚譽,也是對自己醫術的一種認可。至於其他無關痛癢的事,在普通人眼裏也許十分要緊,但張簡齋是神醫,學術至上的明醫,又豈會浪費時間去解釋這些呢!

    第三,張簡齋的職業畢竟是醫生,醫生看病當然首要的是望聞問切,哪有醫生會在你去看病時先隆重自我介紹一下呢!所以以至於大家只知道他叫張簡齋,而沒有去深究他姓什麼。

    綜合起來用一句話表達就是:人們並沒有那麼關注他姓什麼,而且連他也並不在乎那麼多,看好病纔是最重要的,這纔是俠醫。

    也正因爲他懷有俠義之心,纔會願意幫着年輕人們,避免了薛左兩家數千條人命流血拼鬥,而同時又促成了兩對鴛鴦。

    如果你也曾經弄錯了,就默默舉個手吧。(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原著意願,望知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