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每一年都回家过年,每一次也都有一些感触,也会把看到的,感受到的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写了那么多,还会有新的感悟吗?我也问自己,奇怪的是,内心里不自然地还是想要写点什么,或许只是为了自我满足吧。

相比于过年,回农村才是真正令我开心的事。离开农村二十年了,每一次回家,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看到的,听到的都和小时候一样,在这样的时候,人容易恍惚,因为时空的契合极容易把人拉回到过去,拉回到怀念的儿时。

因为各种原因,今年年三十才出发,先去了娘家吃年饭,再赶回婆家吃年夜饭,一派岁月静好的背后,是父母安好,是兄弟姐妹和乐,是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相比于往年早早就盼望着,今年第一次有点不想要过年,听说这是长大的标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当然,想到回农村,过年也就又变得美好了。

我也在想,过年的美好到底是什么?是放假了可以休息了?是年底荷包鼓鼓可以挥霍了?是孩子们又长大一岁了?是大鱼大肉可以痛快喝酒了?都不是,是人,是距离,是情谊,是亲人脸上的笑容,是亲眼相见的欢笑,是你来我往的在乎。这种相见的欢欣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加剧,不会褪减。

满打满算,回去的日子只有5天,每一日都有这样那样的美好在脑海里留存了下来,这大抵也是我忍不住要敲敲打打的原故。

第一次不用自己亲手做年夜饭,第一次在母家吃年饭(结婚后),第一次两边的老人都照顾到了——这个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此了。

六安那边年初一是不能走亲戚的,即便是本家的兄弟姐妹也不可以。侄儿去年谈恋爱了,大年初一无所事事的叔叔婶婶姑姑姑夫,老小一大家子攒动着跑到姑娘家门口,碍于女方那边还是地下运动,一众人站在马路上隔田相望,只得了个看着快活,然后另寻趣处玩耍了。

在去水库的途中侄儿女友发信息说等下能出来,我们欢呼雀跃,小叔子鞍前马后听从调谴,乐此不疲,我笑他二十年前也没见这样啊。姐夫定好了船,小伙子们在等待表嫂的间隙跑去山上探险,我也跟着一睹了野梅花的芳芬。姑娘给我们买了水带过来,扶着老太太上船,羞怯而寡言,挺好,不为别的,就为这一份不叫我们落空的心都值得称赞。

初二姑姑回来拜年,一家里都是亲的姐妹兄弟,自然是说不完的话,三句话离不开自己小时候,三句话走不出自家孩子的眼下和以后,一代人望向另一代人,人生大抵也不过如此。

吃了晚饭,老太太和两小子随着姑姑回家去了,留给我们的是宁静和星空。坐在门廊下的小椅子上,让男人帮我拿来凳子,两腿搭在上面,昂巴着头,看着星星一颗一颗的亮起来,我说突然间想到这不就是未来我们老了时的真实写照嘛。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他喊醒,再无雅兴看天,洗洗睡去。

初三去姑娘家拜年,一夜之间,两孩子见了我们竟生分了,得以想见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时光是何等自由和兴奋,也就不再放在心上,由他们继续耍吧。空闲时队友带着我去林子里转悠,虽然是人造森林,但是几十年来维护得很好,置身林子深处,满眼都是树和草,没有了嘈杂,鸟儿的叫声清亮的吓人,如果不是到了饭点,也是不愿意离开的。

傍晚回到家,新年的第一轮弦月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升上了天空,站在黄昏中,看着天渐渐暗将下来,零星的灯火一一点亮,寥寥烟花灿烂,生活二字在此刻才是自己最喜欢的答案。

真到了要回城的时候,不仅仅是孩子,大人心里也难免有落差,为了避免沉浸于这样的落差中,决定去森林里走走,两孩子也同意了这个提议。我们捡了好多松果,好大好大,阳光照不进来的森林里,一众都是笔直粗壮的松树,矗立在那里,安静地细数着岁月。

几公里走完,回来已是正午,赶紧吃饭,赶紧出发,赶紧打开音乐,赶紧聊天,驱散小伙子心中别离的惆怅。

这些年越来越发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时间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尤其对于学习阶段的孩子。时间匮乏,自由不免要被绑架,对于生活本身的体验和经历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偶尔得空,便视如珍宝。回家过年,短短几日,无论对于我们,还是孩子,做过的,体会的都将储存到各自的记忆里,这份共同的回忆会在往后的人生中闪烁不停。弥足珍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