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公费医疗”,不仅服务贾家上层,连丫鬟小厮都免费看病

像荣国府、宁国府这样的世家大族,主子老爷高高在上,丫鬟杂役低人一等,凡事都讲究礼数、章程、规矩,什么事都不能乱了章法。可有一点,丫头小子进了贾府的大门,只要中规中矩,不犯下大错误,基本上生老病死就由国公府承包了,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待遇。不仅如此,连仆役的家人都有所厚待,比如袭人的母亲过世,贾府直接给了四十两银子的抚恤金。

既然是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待遇,那么“公费医疗”必不可少。荣国府的总管房除了管理日常琐碎事务,还负责主子、奴才的寻医问药。虽然未曾豢养一批大夫医师,但是王太医、张太医一等人随叫随到,王太医自祖上便是贾府的御用大夫,是“世交”的医患关系。王太医的叔祖王君效,是当年太医院的正堂,曾经给一代、二代荣国公瞧病把脉,深得国公信任,所以贾母夸其医术高、“好脉息”。此外,荣国府还有专门的药房,以便府中人取药医治。毕竟荣国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谁都免不了头疼脑热、小病风寒之类,设置药房方便了阖府上下抓药治病。

药房并不负责煎药这类活计,而是由茶房主办。在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中,晴雯生病,宝玉要在怡红院为她煎药,晴雯则说:“正经给他们茶房里煎去,弄得这屋里药气,如何使得。”可见,茶房是煎药的主管机构,煎药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不过,像潇湘馆这样四季药香不绝、一年熬煎不止的地方,主要还是房内的丫鬟们负责。

如果主子抱恙、丫鬟染疾、小厮生病,正规程序是先要告知总管房,由管事人员去请大夫诊治,望闻问切开好药方之后,再到自家药房抓药。如果府内没有此药,则派买办外出采购。之后由茶房伺候煎药服用,这是标准的一条龙服务。其中的大小费用,个人自然不必操心盘算,全由公家兜底。大夫的出诊费不用次次结清,而是有“一定的年例”。当然,如果绕过总管房自己请大夫,就需要自掏腰包了。

比如,同样在第五十一回,宝玉不满胡庸医给晴雯开的虎狼药方,着意另请高明,老婆子道:“用药好不好,我们不知道这理。如今再叫小厮去请王太医去倒容易,只是这大夫又不是告诉总管房请来的,这轿马钱是要给他的。”撇开总管房自行其是,公家就不兜底了。

贾府的“公费医疗”制度起先肯定是为府内上层设计的,后来便惠及到中下层。对待贾母,荣国府的医疗资源必定是不限量供给,从来不缺人参养荣丸这种上等丸药,还会令人多配一剂给外孙女黛玉。在第二十五回,贾宝玉、王熙凤叔嫂二人中了马道婆的巫蛊魇镇之祸,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亲戚友邻皆来瞧问探望。这次是贾府医疗体系的总动员:

“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也曾总无效验。堪堪日落。王子腾夫人告辞去后,次日王子腾也来瞧问。接着小史侯家,邢夫人弟兄辈并各亲戚眷属都来瞧看,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总不见效。他叔嫂二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睡在床上,浑身火炭一般,口内无般不说。到夜晚间,那些婆娘媳妇丫头们都不敢上前。因此把他二人都擡到王夫人的上房内,夜间派了贾芸带着小厮们挨次轮班看守。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等寸地不离,只围着干哭。”

很多身处社会底层的小子、丫头想进国公府听候办差,为的就是能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不错的收入以及各种福利待遇。柳嫂子想让柳五儿到宝二爷处打杂,五儿也巴不得早日迈进怡红院的大门,还向芳官儿历数到此服役的种种好处,特别提到一点:“便是请大夫吃药,也省了家里的钱”。由此可以推断,即便如柳五儿这般刚刚入职的低等仆役,也纳入到荣国府“公费医疗”体系中来了,成为有“编制”的人,身份和阶层相较之前实现了升级进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