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的囚徒》七大原則

《思維的囚徒》的作者所總結出了尋找生命意義的七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叫作“自由地選擇你的態度”。每一個人一輩子當中有一個非常終極的自由,在任何情況之下,沒有人可以剝奪得掉的自由,就是選擇的自由,因爲隨時隨地,你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第二個原則叫作“實現有意義的目標”。很多人把目標和慾望混爲一談:我想要一個iPhone手機,我想買一個房子,我要買一部車……如果我們的目標只是物質的,只是房子、車子、票子、孩子這樣的事,你會發現你這輩子永遠都滿足不了,因爲沒有人能夠通過外在的物質獲得一切。所以如果我們把所有外在的享樂當作是我們的目標的話,你這輩子都不會開心,我們需要能夠學會去發現意義。

第三個原則,叫作“發現生命瞬間的意義”。生命不僅僅是任務,還是使命,我們的生命不僅僅是上天給我們的任務,而是你有一個使命。使命就是你打算把這條命使在什麼事上。

第四個原則,叫作千萬別做違心的事。因爲你被慾望所驅使,你覺得自己特別想要得到那個東西,導致的結果是你做了違心的事。做了違心的事的結果就是跟意義離得越來越遠,事後再看它的時候,你會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生命。我們在做違心的事的時候,其實我們是在迴避恐懼和矛盾,我們儘量不提那個事,我們假裝自己一切都好,所以這時候做得越來越不自然。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夠面對那些恐懼,我們就不再做違心的事,我們就在直面我們所遇到的困難。

第五個原則叫作“從遠處審視自己”。如果我們能夠通過幽默,拉開和生活的距離,這時候會發現,我們的自嘲並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柏拉圖說過一句話:要心存善念,因爲你所遇到的每一個人,都在打一場生命的硬仗。這句話和從遠處審視自己有關呢?就是你對自己在打一場硬仗要心裏有數,如果你能夠從遠處看自己的生活,你才能夠更好地照顧自己,否則的話你是孤軍奮戰。但是當你能夠看到自己的生活,關懷自己、愛惜自己的時候,你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第六個原則叫作“改變你的關注焦點”。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後,我們一定能夠找到完全不同的觀察視角來看待它。面對衝突的時候不要過度地執着於自我,不要總是想着生氣和反抗,而是想想看,這個問題的別的視角在哪兒。

第七個原則叫作“要敢於超越自己”。什麼叫超越自己?我們的眼球爲什麼能夠看到這麼清晰的世界,就是因爲眼球看不到它自身。當我們的眼球能夠看到自身的時候,眼睛就出了問題。只有眼球有病,才能看到它自己。但是沒有病的時候,眼球是超越自己的,它看不到自己,它能夠看到整個的世界。這是一個隱喻,大量的人的生活狀態是關注自己,自私自利,當我們能夠走出自我,開始服務別人的時候,才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太寬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