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內在無窮大》:不瞭解自己,如何成爲自己的知己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當你處於人生最困頓的時候,你是否會常常疑惑甚至詰問自己:我到底該過怎樣的人生?

林清玄曾在《一隻毛蟲的圓滿》中說過:

一個人想走向圓滿,必然要試着在黑夜中檢視自己生命的風格,也才知道自己是否在走向智慧之路。

他還說:人可以像毛蟲一樣,生在野草之中,既不管春花之美,也不管蝴蝶飛過,只顧簡簡單單喫草,生命只是如是前行。

如此,我們的內心真的不必說給別人聽,我們只需點一盞心燈,在今日躑躅獨行時,期待他日化蝶飛去。

那我們要如何在內心點一盞心燈,讓自己心懷明珠,讓自己的內在山河明媚呢?

這涉及到自我探索的命題,於是,在一本《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的書中,我找到了迷茫和困惑的解藥,那就是:不斷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併成爲自己的知己。

《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最先吸引我的是扉頁上的一句話:成長也是一種美好。

是的,每個人都在成長,不僅有身體的成長,還有心靈的成長。

身體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而心靈的成長則是要在自己經歷了無數風霜後才能發現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和想要怎樣的幸福。

但是人生最大的難題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都不瞭解自己。

如何向自己的內心看一看,觀照自己的內心,活出自洽的人生狀態,成爲自己的知己呢?

那我們就來心理學家張沛超的《我的內在無窮大》中找尋答案。

張沛超是武漢大學心理學碩士、哲學博士,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武漢大學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臨牀註冊系統督導師,被譽爲“國內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

在《心理學前沿》《國際應用精神分析雜誌》《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中國公共衛生》《武漢大學學報》等發表學術論文多篇。著有暢銷書《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張沛超在《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序言的標題是:

向內,遇見無窮大的你。

這讓人想起了尼采曾說過的一句話:認識你自己。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識積累,而對於自己的內心世界的瞭解卻相當貧乏,以致於兜兜轉轉地在外面的世界走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誰,想要成爲怎樣的自己。

01. 瞭解關係中的自己,突破束縛,找到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人這一生,我們一直在縱橫交錯的關係中,慌張而不知所措地跨越着溝溝壑壑,我們在意着別人的想法,患得患失,我們追求着名義的光環,不時陷入虛榮。

A.張沛超在《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說:

我們常會陷入一個自我認知的誤區,會不經意地套用某種外部不科學不適合自己的框架和標準,讓自己對自己有一個富有安全感的定位和診斷,但有可能這是一個錯誤的“診斷”,因爲這個“診斷”是建立在父母或其他與你有關係的人給你定的標籤之下的“診斷”,這個“診斷”無疑不是真實的你,而是你爲迎合別人活出的另一個“你”。

此時,你就要判斷你與人的關係,是充電型的關係,還是耗電型的關係,是與有些人交往時,你感覺自己更自信、更有勇氣、更自在,還是感覺自己很差勁,你是拋棄耗電的某些人,還是交往充電型的人,其實都不是絕對的,你需要在擁有的關係中去思考關係,最終了解到真實的自己,和自己真實的需要。

B.與此同時,在關係的處置中,我們會“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這是我們爲什麼會戴上“面具”的原因。

通常來說,人們常常會覺得,我在職場戴着職業性的面具,扮演者職場老好人、精英、好老師等的面具,這種面具戴的時間長,會侵蝕甚至置換真實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自由度下降,最終,變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

但是張沛超的理論則是:

人都是社會化的角色,每一個環境都需要我們以相應的角色來融入和配重,社會化使我們逐漸分化各種面具,這些面具可以適應各種場合,可以在不同的劇場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反而會讓我們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增加,讓我們能安然自得地生活。

所以,我們要看到每一種面具對整體人格的加持和賦能。

C.當然,我們還要更正面地調整你的面子在你生命中所佔的比例。

面子也是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重要的一環,我們投資人生時,其實投在面子上的量也很足,爲了維護面子,我們付出的代價也很大。

你有沒有發現,其實,面子最終不是你需要它,而是大家需要它。

這是人們爲了親近他人而做出迎合的行爲,心理學家卡倫霍尼曾對人進行自我分析時提到三分法的人際關係,那就是:

我們都會親近他人、對抗他人和逃避他人,這是天性,我們不必視爲羞恥和錯誤,我們內心的衝突,需要我們自己在獨處的時候,去記住生命的姿態有積極和不積極的兩面,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由不同的姿態排列組合在一起的。

楊絳先生曾說: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人這一生,多從關係中去梳理自己的心,少在意那些刻意的評價和外在的標籤,多關注自己內心在人生劇場的成長,活出自然通透的自己。

02.審視自己在關係中的樣子,卸下防禦僞裝,打破障礙,成爲自己的知己,成長成自己本來的樣子

薩特有句臺詞比較出名:他人即地獄。

這句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我們都戴着防禦的面具去防禦他人。

張沛超說:

人不能沒有防禦,但也不能防疫過度。

A.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常常努力地保持我們內在世界的平衡,即讓自己有一個較好的“內穩態”。

這種“內穩態”讓我們不斷地在舒適區與不舒適的地帶搖擺不定。

比如:工作了十多年,很想換一個新環境,打破過去思維的僵化;或是這個地方我待著久了,已經習慣了,不敢踏出半步,去改變自己。

要想讓自己的“內穩態”保持平衡,需要我們不是保持一成不變的平衡,而是要不斷調整,打破自身內在的穩定,去適應新環境,容納新事物,充分內化,又要充分相應外界,這種動態的“內穩態”才能讓我們擁有更大的自在,這就是常說的“越努力越幸運”。

B.不得不說,我們在保持“內穩態”平衡的時候,自己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內心的投射,我們會投射出自己積極的一面,當然也有陰鬱的一面,這其實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能夠深刻地反思自己,那麼也就能更深入地認識自己。

這樣的發展覺知,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拖延,這拖延有時會降低我們的內在動力,但是拖延卻又是多種簡單的防禦機制組合起來的高級的防疫機制。

不信你看,拖延的人,不是害怕成功,而是害怕失敗;不是害怕會失敗,而是已經認定自己是失敗者;還有就是比如你在生活中,被要求做或自己要求做的事,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那麼你的內在就會抗拒着拖延。

於是,人們普遍認爲拖延症候羣的人,大多沒有太大出息。

但心理學家張沛超卻反常規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拖延對人也有積極的影響,那就是當你發現有些事情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十分適合推進,但你一直在拖延時,很可能是一個幫你反向思考自己核心價值觀的機會,因爲它讓你不自覺地三思而後行,這是一個自知的機會,這會讓我們主動採取行動,而不是推着行動。

這讓人想起古典的《拆掉思維裏的牆》,也許,連我們自己都不曾意識到,有些困惑背後,藏着一堵堵思維裏的牆,把我們與美好隔開了。

所以,我們從張沛超的《我的內在無窮大》中,找到了改變思維的方法,也會將你思維中的有些預訂的假設推翻。

結語

周國平曾經說過:

真正成爲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我們內心無比清楚自己的方向。

認識自我的過程,是一個艱難的探索未知的過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時間精力和足夠的耐心才能完成。而瞭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更沒有那麼雲淡風輕,那麼容易地接納自己,這需要勇氣,需要適時的爲自己設定一個個目標,在行進中獲得超越的視角,重新爲自己的人生掌舵。

我們常常被外物所擾,常常南轅北轍迷失自我,其實好壞優劣,本無一定的標準。

沒有獨立的自我和思考,人生只能被周圍的關係所困擾和左右,如果總是帶着一副他人思想的枷鎖,我們是走不出自己人生的囹圄的。

心理學家張沛超的《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以一個全新和超越的視角,教會人們學會關愛自己,以自我照顧、自我關懷、自我養育的態度,拋掉不適合自己的條條框框和各種限制自己成長的標籤,讓自己點亮自己的心燈,不斷接納和整合自己,爲自身注入一種強大的內在力量,找到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原動力,讓自己成爲自己的知己。一旦人們有了獨特和無窮大的內在,就能擁有一個完整豐盈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