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在无穷大》:不了解自己,如何成为自己的知己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当你处于人生最困顿的时候,你是否会常常疑惑甚至诘问自己:我到底该过怎样的人生?

林清玄曾在《一只毛虫的圆满》中说过:

一个人想走向圆满,必然要试着在黑夜中检视自己生命的风格,也才知道自己是否在走向智慧之路。

他还说:人可以像毛虫一样,生在野草之中,既不管春花之美,也不管蝴蝶飞过,只顾简简单单吃草,生命只是如是前行。

如此,我们的内心真的不必说给别人听,我们只需点一盏心灯,在今日踯躅独行时,期待他日化蝶飞去。

那我们要如何在内心点一盏心灯,让自己心怀明珠,让自己的内在山河明媚呢?

这涉及到自我探索的命题,于是,在一本《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的书中,我找到了迷茫和困惑的解药,那就是:不断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成为自己的知己。

《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最先吸引我的是扉页上的一句话:成长也是一种美好。

是的,每个人都在成长,不仅有身体的成长,还有心灵的成长。

身体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而心灵的成长则是要在自己经历了无数风霜后才能发现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和想要怎样的幸福。

但是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都不了解自己。

如何向自己的内心看一看,观照自己的内心,活出自洽的人生状态,成为自己的知己呢?

那我们就来心理学家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找寻答案。

张沛超是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注册系统督导师,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

在《心理学前沿》《国际应用精神分析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武汉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著有畅销书《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序言的标题是:

向内,遇见无穷大的你。

这让人想起了尼采曾说过的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识积累,而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了解却相当贫乏,以致于兜兜转转地在外面的世界走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想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01. 了解关系中的自己,突破束缚,找到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人这一生,我们一直在纵横交错的关系中,慌张而不知所措地跨越着沟沟壑壑,我们在意着别人的想法,患得患失,我们追求着名义的光环,不时陷入虚荣。

A.张沛超在《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说:

我们常会陷入一个自我认知的误区,会不经意地套用某种外部不科学不适合自己的框架和标准,让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富有安全感的定位和诊断,但有可能这是一个错误的“诊断”,因为这个“诊断”是建立在父母或其他与你有关系的人给你定的标签之下的“诊断”,这个“诊断”无疑不是真实的你,而是你为迎合别人活出的另一个“你”。

此时,你就要判断你与人的关系,是充电型的关系,还是耗电型的关系,是与有些人交往时,你感觉自己更自信、更有勇气、更自在,还是感觉自己很差劲,你是抛弃耗电的某些人,还是交往充电型的人,其实都不是绝对的,你需要在拥有的关系中去思考关系,最终了解到真实的自己,和自己真实的需要。

B.与此同时,在关系的处置中,我们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我们为什么会戴上“面具”的原因。

通常来说,人们常常会觉得,我在职场戴着职业性的面具,扮演者职场老好人、精英、好老师等的面具,这种面具戴的时间长,会侵蚀甚至置换真实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自由度下降,最终,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但是张沛超的理论则是:

人都是社会化的角色,每一个环境都需要我们以相应的角色来融入和配重,社会化使我们逐渐分化各种面具,这些面具可以适应各种场合,可以在不同的剧场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反而会让我们人生的宽度和深度增加,让我们能安然自得地生活。

所以,我们要看到每一种面具对整体人格的加持和赋能。

C.当然,我们还要更正面地调整你的面子在你生命中所占的比例。

面子也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环,我们投资人生时,其实投在面子上的量也很足,为了维护面子,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你有没有发现,其实,面子最终不是你需要它,而是大家需要它。

这是人们为了亲近他人而做出迎合的行为,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曾对人进行自我分析时提到三分法的人际关系,那就是:

我们都会亲近他人、对抗他人和逃避他人,这是天性,我们不必视为羞耻和错误,我们内心的冲突,需要我们自己在独处的时候,去记住生命的姿态有积极和不积极的两面,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不同的姿态排列组合在一起的。

杨绛先生曾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人这一生,多从关系中去梳理自己的心,少在意那些刻意的评价和外在的标签,多关注自己内心在人生剧场的成长,活出自然通透的自己。

02.审视自己在关系中的样子,卸下防御伪装,打破障碍,成为自己的知己,成长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萨特有句台词比较出名:他人即地狱。

这句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我们都戴着防御的面具去防御他人。

张沛超说:

人不能没有防御,但也不能防疫过度。

A.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常常努力地保持我们内在世界的平衡,即让自己有一个较好的“内稳态”。

这种“内稳态”让我们不断地在舒适区与不舒适的地带摇摆不定。

比如:工作了十多年,很想换一个新环境,打破过去思维的僵化;或是这个地方我待著久了,已经习惯了,不敢踏出半步,去改变自己。

要想让自己的“内稳态”保持平衡,需要我们不是保持一成不变的平衡,而是要不断调整,打破自身内在的稳定,去适应新环境,容纳新事物,充分内化,又要充分相应外界,这种动态的“内稳态”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大的自在,这就是常说的“越努力越幸运”。

B.不得不说,我们在保持“内稳态”平衡的时候,自己看到的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我们会投射出自己积极的一面,当然也有阴郁的一面,这其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深刻地反思自己,那么也就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

这样的发展觉知,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拖延,这拖延有时会降低我们的内在动力,但是拖延却又是多种简单的防御机制组合起来的高级的防疫机制。

不信你看,拖延的人,不是害怕成功,而是害怕失败;不是害怕会失败,而是已经认定自己是失败者;还有就是比如你在生活中,被要求做或自己要求做的事,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那么你的内在就会抗拒着拖延。

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拖延症候群的人,大多没有太大出息。

但心理学家张沛超却反常规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拖延对人也有积极的影响,那就是当你发现有些事情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十分适合推进,但你一直在拖延时,很可能是一个帮你反向思考自己核心价值观的机会,因为它让你不自觉地三思而后行,这是一个自知的机会,这会让我们主动采取行动,而不是推着行动。

这让人想起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也许,连我们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有些困惑背后,藏着一堵堵思维里的墙,把我们与美好隔开了。

所以,我们从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中,找到了改变思维的方法,也会将你思维中的有些预订的假设推翻。

结语

周国平曾经说过: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内心无比清楚自己的方向。

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探索未知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精力和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而了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更没有那么云淡风轻,那么容易地接纳自己,这需要勇气,需要适时的为自己设定一个个目标,在行进中获得超越的视角,重新为自己的人生掌舵。

我们常常被外物所扰,常常南辕北辙迷失自我,其实好坏优劣,本无一定的标准。

没有独立的自我和思考,人生只能被周围的关系所困扰和左右,如果总是带着一副他人思想的枷锁,我们是走不出自己人生的囹圄的。

心理学家张沛超的《我的内在无穷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课》以一个全新和超越的视角,教会人们学会关爱自己,以自我照顾、自我关怀、自我养育的态度,抛掉不适合自己的条条框框和各种限制自己成长的标签,让自己点亮自己的心灯,不断接纳和整合自己,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找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原动力,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旦人们有了独特和无穷大的内在,就能拥有一个完整丰盈的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