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我的另類解讀

春節無疑是電影黃金檔,由於疫情緣故,竟被完美錯過了。這周電影院剛開放,喜歡賈玲的人們已經迫不及待,我們打電話預約三次未果,今天一大早直接來到影院,終於看到了這部心心念唸的電影。期待特別值得,賈玲給我們貢獻了一場笑中帶淚又引人深思的精神盛宴。

當今社會很多孩子都有明星夢,因爲當明星有錢又風光,偌大的國家,真正成名的只能是鳳毛麟角。普通人家出身的,其貌不揚的,胖胖的女孩賈玲卻一點點走入人們的視野,相聲小品、綜藝春晚,路越走越寬;敢想敢拼,敬業樂羣,口碑也越來越好。這樣一個善良智慧、豁達通透的女孩是怎樣成長起來的,她的媽媽在她的身上又打上了哪些烙印,我從電影裏找到了這些答案。

賈玲的媽媽18歲被招進了國營化工廠,六七十年代成爲工人階級的一員,她還入選了單位的排球隊,她的爸爸是工廠的廣播員。爸媽都是文體積極分子,看來賈玲是有文藝天賦的。

劇中的小賈玲特別淘氣,褲子穿爛了一條又一條,學習成績也不好,經常被老師找。媽媽一點也不焦慮,從不責備孩子,永遠面帶笑容,她給了孩子無限的愛和包容。媽媽是特別淡泊的人,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她就滿足了。

媽媽越是無所求,孩子反倒越懂事,孝順的小玲,特別想讓媽媽高興,讓媽媽爲她而驕傲,可是在媽媽活着的時候,一次也沒實現,這是賈玲最大遺憾。

這讓人不由得對比現在的親子關係。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是全方位無死角的。生活上無微不至,學習上嚴防死守,稍有不足,比孩子緊張百倍。孩子也會感念父母的付出,但是卻少了一分擔當,有的甚至變得很自私,好像家長做一切事情都是應該的。

愛是有尺度的,不足會飢渴,太過又變成一種控制;愛更是無條件的,如果太功利,哪怕是打着爲孩子着想的旗號,最終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爲了幫賈玲圓夢,電影穿越回了八十年代初期。與樸素的着裝,簡陋的條件相反,人們的生活熱情和精神面貌特別陽光向上。

我作爲七零後經常回憶起童年時代,那時人們的生活一點點變好,整個社會的風氣是昂揚向上的,四個現代化、五講四美三熱愛等不是掛在嘴上說說而已,而是每個人的理想和追求。

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差不多,學校從不補課,家長也不會因爲學習成績太過焦慮,童年真是挺快樂。現在孩子們的物質條件比那時候好了太多,但是孩子們的快樂卻好像變稀缺了。

穿越回去的母女更像是一對姐妹,她們互相成全,女兒爲了媽媽能生活得更幸福,甚至寧願犧牲自己,而媽媽對孩子的付出更是無怨無悔。爲了報恩她與媽媽相約下輩子反過來,其實媽媽對我們的愛又是如何還得完。

母女一場是世界上最深的恩情和緣分,盡情享受愛與被愛,不苛責,不恐懼,敞開胸懷,接納對方的好與不完美,世界上就會多一分最美的親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