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和同事一起買機票,卻發現被“殺熟”:“難道我很有錢嗎?”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這句話,用來形容被大數據“殺熟”之人的心情,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近日看到一則新聞,不由得一陣心寒。

事情是這樣的:

前不久,四川一位王女士(化名),通過APP購買3月13日,從成都到烏魯木齊的飛機票。

如果當時自顧自買了,也沒什麼事。

可不經意間一對比,卻發現大問題。

因爲她發現,同一天的機票,同事的機票價格和自己的,竟差距巨大!

女子和同事一起買機票,卻發現被“殺熟”:“難道我很有錢嗎?”

同時買的機票,同事的價格都在900元以下;

而王女士的機票價格,基本上都在1000-2000元不等;

王女士看完後,不禁無奈發笑:

“難道我更有錢嗎?我們一起買的機票啊?”

王女士的無奈,絕非個例。

衆多網友紛紛留言,說自己也遭遇過這種事情。

有的說看電影時,經常出現同影不同價;

有的說坐火車時,學生價比成人價還貴;

有的說買機票時,同樣同事比自己便宜。

所以,我們不禁要問了?

難道在大數據眼裏,我們還有三六九等嗎?

這樣的科技,到底是爲了惠民?

還是隻是爲了更好的擼羊毛呢?

2020年11月4日,央視財經爆出“殺熟”事件。

北京張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購物,下單時用高級賬號,顯示價格爲122元;因臨時變換手機,用另一部手機和另一個不常用賬號結賬時,卻發現,便宜了25元!

相當於直接打了八折,便宜了20%!

這是怎麼回事?

張女士一查看發現,原來新賬號比舊賬號,多了一張“滿69減25”的優惠券。

這真的讓張女士憤怒了:

“我賬號用了12年,累計消費近26萬。”

“而這小號,卻基本沒有進行過消費。”

對此,平臺官方回覆說,這是根據賬號給予的優惠,不是誰都有的。

可是,我們不禁又要問:

難道忠實的老用戶,不才更該平臺盡全力爭取嗎?

這種同一商品,區別對待的行爲;

無疑是非常傷害用戶感情的,

同樣,也破壞了消費的體驗。

無獨有偶,此類事件,在其他平臺,同樣層出不窮。

2020年底, 有網友曝出,自己被某外賣平臺殺熟。

購買了會員,但是配送費,反而更貴了。

沒開會員只需要2元,而開了,卻要6元。

面對這件事,新華社評論:

“請別小看那一兩塊錢,那不是‘韭菜’,那是日子是民生。”

2018年,某打車平臺,也被爆出殺熟事件。

後來,復旦團隊花費5萬元,抽查了800份樣本,發現在該平臺打車:

“熟人比新人收費更貴;蘋果手機比安卓手機收費更貴”

這些結果,進一步坐實了,平臺殺熟的證據。

隨着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此類事件終於被更多關注了。

在享受了科技的便捷之後,人們漸漸發現:

一個“牢籠”,也正在慢慢地築起;

而這其中,我們的消費行爲和用戶畫像,也爲它的強大,增添了一份力量。

面對這種境況,我們不由得,內心忐忑。

各類“殺熟”現象背後本質問題,是什麼?

櫻花覺得,主要有三大問題。

第一,逐利資本,對數據的無節制索取和濫用。

回想一下,當你下載一個你需要APP,打開界面時,最先跳出來的是什麼?

是一大堆權限的獲取和身份信息的認證。

有些過分的APP,甚至不授權,就不給使用,可以說是霸道至極。

但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權限是必要的?

又有多少權限,是根本就沒必要的呢?

說到底,獲取更多的權限,就可以掌握更多用戶畫像(用戶隱私);

便可以更加針對性的擼羊毛,更針對性賺用戶的錢了。

資本都是逐利的,沒有監管,沒有節制,更容易走向“無所不用其極”。

第二,唯市場份額和利潤爲首,欠缺用戶體驗的考量。

商業社會,追逐市場份額和利潤,本無可厚非。

但前提是,不要傷害了用戶。

開拓市場份額,不應該以犧牲老用戶利益和體驗爲代價;

賺取市場利潤,也不應該以犧牲交易公平和透明而代價;

如果一意孤行,那樣的喫相,也未免太難看。

“行百里者,半九十。”

獲取了一定數量客戶的信任,更需要好好珍惜;

這是剛剛開始,而不是意味着最終結束和忽略。

第三,壟斷地位,沒有受到足夠監管。

隨着互聯網發展的深入,其和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的聯繫也越來越深。

一批優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逐漸形成了壟斷地位。

壟斷,代表着絕對的市場地位。

可絕對的權力,也可能導致絕對的“濫用”。

這需要社會輿論的監督,同樣也需要政府強有力的監管。

這一點上,只能不斷摸索,不斷完善,別無他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