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舒適的舒適 2020.7.31

心理舒適區並不意味着舒適,而是代表面對問題熟悉的應對方式:具體事物和內心情緒的應對。

結合小時候的經歷談一下事例原因:

昨天忽略了我本身的一個原因:特別能睡,沾牀就困,就算是現在的週末休息,基本就處於玩玩手機,睡睡覺。這種情況的猜測有兩種:①幼時,沒有爺爺幫忙照看,爸媽早起下地幹活的時間會同時把我和哥哥帶到地裏;上學之後(五六年級的樣子),週末休息的時候被拎起來去地裏摘辣椒、棉花……,就是協助爸媽幹活的場景;爸媽吵架的時候,我不喊面對的時候就會躲着自己的小屋,矇頭蓋腦,不想思考,強迫自己的睡着。

我無法判斷嗜睡情況是否與這兩種情況相關,但是重新思考並寫出來之後發現:

睡覺是內心暗示引起:因爲我當天早起了,所以我困是應該的,因此小學前幾年上課我基本是睡過來的。

睡覺是我在無法處理某件事時候的選擇:逃避/拖延。如果每件事我無法控制,面對時候又特別痛苦、焦慮,睡覺吧,不到deadline不罷休,然後就是一邊焦慮,一邊放縱,最後一天的時候再逼着上交。

突然想起來,小學時候我不僅學習不好,作業寫的也不積極,放假兩天,一天半用來玩,剩下週日半下午的一半,趁着天夕陽紅的那個景,在我家堂屋前趴在小板凳上一邊哭,一邊寫,一邊像廚房裏的媽媽保證下次第一寫完作業再玩,印象中這種情況持續還挺久,因爲至今我自己對那個畫面還是很清晰。這也許是我拖延的主要原因,因爲總有最後一點點的時間可以搶救現場,結果也還差強人意,長此以往形成了我的心理舒適區。空調屋呆的久了,就不想輕易回到風扇下面面對炎熱。習慣養成都花費了我二十年的時間,想要一個月就撬動,着手有點癡人說夢。

初步鎖定原因之後,我也應該給自己設置一種提醒方式:自我鼓勵的手勢/小鬧鈴,給出自己積極的強化去感化,每天進步一點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