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坡村志首發式發言稿

      ..











村志是記載一村範圍內自然和社會諸事物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全國地方誌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明確提出:“指導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做好志書編纂工作。”編修村志正式列入頂層規劃。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明確要求:“要結合發展的新形勢,加強對地方誌包括部門志、行業志、專題志、鄉鎮村志編纂的業務指導和服務,綜合運用執法檢查、行政督察等手段,完善資料報送、志稿評審、質量評價、審查驗收、批准出版等制度,打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民族的系列精品佳志。”這個要求是很高的。地方誌工作機構和方誌工作者要重視對村志編修的研究與指導,切實提高村志的質量。編修村志的意義在於:

其一,記載地域文化。由於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社會因素等多種要素的不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各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縣誌在一定程度上記載和反映了地域文化。但從總體上說,縣誌記事基本上是從宏觀或中觀角度,對地域文化的記載和反映不夠具體詳細。而村志僅記一村範圍的事物,它能具體而微地記載和反映本鄉本土的地域文化,如地理環境、風景名勝、傳統產業、生產工具、生產技藝、土特產品、民俗風情、風俗習慣、方言土語、異聞傳說、歌謠諺語、村規民約、傳統藝術等,爲地域文化及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積累了豐富資料。民國時期致力於鄉村建設的梁漱溟曾說:“中國文化是以鄉村爲本,以鄉村爲重;所以中國文化的根就是鄉村。”村志是記載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全國各地都編修出高質量的村志,將是對中國地域文化的一次全面總結,其意義和價值是非常巨大的。

其二,記載鄉村歷史。村莊是組成祖國大家庭的細胞,是由村民、住所及周圍的土地構成的,是隨着農耕的興起和發展誕生和發展的。每個村莊都有數百年、上千年甚至更長的歷史。關於村莊建立、歷朝歷代先民的生產和生活、家族的興旺或衰敗、村莊名人和他的故事、軼聞趣事等,歷來都是口頭流傳的。今天編修村志,就是要把村莊的歷史用文字記載下來,傳之後世。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歷史,要記下村莊的形成和演變、村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狀況、當時的風俗習慣和社會風氣。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內容,要記下村莊環境的變化,生產關係的變革,從互助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所走過的道路,村民喫、穿、住、行、用以及教育和文化生活的發展變化;特別要注重記載改革開放以來,村莊各項事業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變化。與國史注重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不同,村史注重一村事物的發展變化和普通老百姓的故事,記載更具體、詳細、深刻。村志記載村莊歷史,爲國史研究積累豐富的鮮活資料。

其三,留住鄉情。一個人出生在一個村莊,在這裏生活,在這裏成長,久而久之,對故鄉產生了深深的熱愛和依戀。故鄉的山山水水、道路街巷、庭院老屋、一草一木,甚至連村莊的空氣氣息,都深深地印在腦海裏。特別是當離開故鄉到外地常住的時候,那種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魂牽夢繞,且愈久愈烈。村志將村莊的一切記錄下來,手捧村志,看到村志記載的那些熟悉的事物,就像回到故鄉一樣,對思鄉情緒是莫大的慰藉。特別是今天,隨着城鎮化的發展,一些村落消失了,村莊的人們永遠不可能再回去,永遠不可能再看到村內熟悉的一切。因此,編寫村志,全方位記下村莊面貌,是留住鄉情的最佳方式。

其四,搶救鄉村歷史文化。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城鎮化也迅速推進,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村莊的消失,而且其速度是迅猛的。“從1985年到2001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裏,中國村落的個數由於城鎮化和村莊兼併等原因,從940617個銳減到709257個。僅2001年一年,中國那些延續了數千年的村落,就比2000年減少了25458個,平均每天減少約70個。”許多村落連名稱都沒有留下來。經過數百年甚至幾千年漫長歲月的發展而積澱起來的豐厚的歷史文化受到嚴重衝擊,也許會隨着村落的消失而消亡。有形文化方面,那些古老的具有地方特色或者是曾產生過世代流傳的故事和傳說的街巷,具有朝代風格或當地特點的院落建築,承載着宗族歷史的宗祠和家廟,寄託着村民信仰或崇拜的廟宇,陪伴了一代代村民的古碾老井,以及街邊村旁的老槐古柏,都隨着村莊拆遷消失得無影無蹤。無形文化方面,隨着村莊變成社區,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轉化,農業經濟向城鎮經濟轉化,傳統的農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轉化,隨着居住環境、生活方式、謀生手段等的改變,農耕時代長期延續下來的民風民俗、村規民約、生活習慣、鄉土文化逐漸消亡。在這大變革的時代,許多村落及其承載的歷史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轉的,留住鄉村歷史文化的方法只能是用文字和圖照等將其記載下來,編寫村志就是最好的形式。方誌工作者有了用武之地。搶救鄉村歷史文化刻不容緩,趁其未消失之前將其記入村志,是方誌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歷史將證明,這批村志在存史、資政、育人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其五,促進農村文化建設。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推進農村改革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進一步繁榮農村文化的戰略措施,要求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編修村志正是綜合性的文化建設工程。村志是一村的百科全書,全面記載了本村的發展歷史和現狀。青年人能從中瞭解前輩創業的艱辛和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廣大村民從村志記載的本村新舊社會的發展變化中,能更深切體會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真理。由於村志記載的是自己或前輩經歷的事,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印象特別深刻,更能激發起村民熱愛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所以說,村志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鄉愛國教育的生動教材。村志梳理出改革開放以來本村的巨大變化,能增強全體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全體村民更加團結一致地建設社會主義新家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