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人生之知遇之恩 起 典型人物 谈谈看法

我一直想做一件事,就是整理搜集各种类型的人生轨迹,分析它们的好坏,或许可以帮助我更好的活出自己。我其实有点还害怕,怕自己开启这么一个项目之后半途而废,所以一直也不敢开始。不过现在想想,其实也不用给自己多大压力,不用要求一定要写那么好,轻松一点。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开始。

典型人物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早在刘备拜访之前,诸葛亮已经声名在外。所以不能说才华得到不赏识,只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用。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表现了诚心,诸葛亮才出山,开始了他一辈子的军师生涯。帮助刘备打下江山,称了帝。刘备死后还向后主《出师表》,六出祁山,最后积劳成疾,病死前线。诸葛亮的一生是名副其实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想到的另一个人物是战国时期的苏秦。苏秦早年求学于大佬鬼谷子,然而并没有像他的其他师兄弟那样受到重用,穷困潦倒,连家人都看不起。即便来到燕国,也是等候了一年才见到燕王。一顿精彩的分析趋势和给出策略之后,受到重用。后面提出合众策略,出走说服了各国,实现了人生价值。为了实现燕王复仇齐国的愿望,苏秦自己提出了反间之计,自己加装和燕王闹翻,跑到齐国去。在齐国,苏秦也受到了齐王的厚待,如果为了名利,其实也大可以就在齐国混。但是后面有人谗言,说苏秦已经背弃了燕国,苏秦立即回到燕过表忠心。最后苏秦成果搞垮了齐国,替燕王复了仇。苏秦在职业生涯开始不受到重视,是燕王赏识他,给了他机会出人投地,正是这份知遇之恩,让苏秦在后面有其他机会是仍忠于燕国。

谈谈看法

一生都在报答知遇之恩的人,首先本身要有才华,而且自己很看重自己的才华。若没有才华,没有人来撩你,自己也不会那么在意。有才华又在意自己的才华,希望得到用武之地的人,才会把知遇之恩看的特别重。但是这种知遇之恩要能成功报答,其实也要看对方是否足够信任自己。诸葛亮很聪明,开始就做了筛选。苏秦也足够幸运,失踪得到燕王信任。但是历史上不缺乏君臣不信任的故事。帮助燕王复仇齐国的主要工程除了苏秦,还有一个上将军乐毅。在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对乐毅猜忌,无奈投奔赵国。而赵国的名将廉颇也一样,后期不受到后主的信任,无脑投奔了楚国和魏国。

在我们这个时代,一生都在报答知遇之恩的情形应该很少了,因为这个时代不缺少机遇,只要有才华,没人欣赏自己还能单干。但是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别人的信任之后,也当不辜负信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