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访古 12(芮城篇)

话说商朝末年,虞(今平陆)、芮(今芮城)两国边民发生地界之争,连年不决,最终自然演化为两国之间的争执,好在虞、芮两国国君并没有轻易相信武力,而是决定请第三者居中公断,这可能是最早的仲裁案例了。当时诸侯姬昌(其子武王灭商建周后追其为文王)在西方各方国中享有令名盛誉,被商纣王命为西方诸侯之长,号“西伯”。虞、芮两国国君决定相随去周国请姬昌评判是非。他们进入周境后,看到耕者让畔,行者让路。进入都市,看到男女不同路,年老者不负重。朝庭中,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周国朝野上下文明礼让之风,让虞、芮两国国君对自己的争畔行为深感惭愧:“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于是,未见到姬昌便一起返回,主动把所争的土地让给对方,结果双方都推让不受,最后形成一块闲置土地,后人称之为“闲田”或“闲原”。此事《诗·大雅·绵》、《史记·周本纪》、《孔子家语·好生》等均有记载。

现在平陆县洪池乡南后沟西、仪家沟东,就是传说中虞芮始则争终则让的地方,这里北依中条,南临黄河,土肥物富,地平垄直,一到春季,野花烂漫,蝶飞雀舞,村村庄庄绿树掩映,“闲田春色”历来为平陆古八景之一。与此地相邻的芮城陌南镇檀道村,立有“虞芮二君祠”(亦称二贤庙)以纪念,现存金代“虞芮二君让德记”碑一通,立于庙殿原址,庙前有传为周武王所栽的两棵古柏。

芮国一说在今山西芮城,一说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南,其实存在商时姜姓芮国和周初姬姓芮国之别。商时姜姓芮国在今山西芮城,虞芮争畔的芮即此芮国。古时水湾之内称“芮”,水湾之外称“鞫”,甲骨文中“内”即是“芮”,芮国正在黄河转弯之内。姜姓芮国在周文王时便已被周收附,随着武王克商而消失,后来周成王在其地册封了姬姓魏国

周初在河西(今陕西大荔朝邑)分封了姬姓的芮国,我想,从周的角度看,大荔朝邑处于黄河、渭河形成的水湾之内,便称其“芮”。周初姬姓芮国在周王室很受重视,周成王时芮伯为司徒。这时的姬姓芮国与文王时的姜姓芮国绝不等同,时代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国力地位不同。清人雷学淇在《竹书纪年义证·武公纪》中说:“盖周之芮在同(同州今大荔),殷时之芮在解(解州),《诗》所谓虞芮质厥成也”。

总之,芮城是因为地处水湾之内而称“芮”。


芮城陌南镇坛道村坛道庙,因为诗经中《伐檀》中的伐檀 之地,以及“虞芮让田”之处,而引起我的注意。农历3月18日前后庙会,嫌太挤,推迟至今才去。檀道(即通往中条山檀道岭伐檀的路)以及朱家夭附近的古檀道邑(让畔城)都是久远的传说。

坛道庙,新修的大门,一进门就看见那两棵古柏,说是周柏,东雄西雌,平陆、芮城两县各奉其一。现在此庙平陆、芮城两县13个村共管。

献殿是老的,原来只有东西山墙,南北是通透的,有柱无墙。后加了前后墙。献殿后面的正殿系新建,略过。

献殿山墙墙头上的砖雕。不论砖雕、石雕、木雕,存在地域性。这儿的几种砖雕造型,在距此不远的景耀月故居再次见到。

这块砖雕可能是“完璧归赵”故事

景耀月故居位于芮城陌南二中。创建于民国12年(1923),三进四合院布局,2004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作为陌南中学的校舍,一直沿用到2011年。

景耀月(1881~1944),字太招,芮城陌南镇小寺前村人。清光绪29年(1903)举人。次年,官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参加同盟会。随后创办杂志宣传革命。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各省代表会议主席。民国成立时,起草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大总统就职仪式上以议长身份授玺孙中山。参与制定《临时约法》和《临时政府组织法》。1912年被孙中山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次长(代总长)兼南京政法大学校长。南北议和后,景耀月脱离国民党,组织政友会,拥护袁世凯。1917年张勋复辟,在山西、河南组织靖国讨逆军,任总司令。1922年,第二次恢复国会时,仍任众议院议员。北伐之后,离开政界,致力于学术研究。后执教多所院校,专心著述,为国育才,时与黄季刚先生合称“北景南黄”。1937年秋创立夏学会,暗中进行抗日活动,拒绝出任日伪华北政权伪职。日伪乘其病重时强其住进日伪同仁医院,终被治死,终年62岁。

这是最后面(最北)的二层藏书楼,藏书楼背后的楼梯。

故居大门,大门封死了


这是院内大门和二门之间外院的情形,典型的布局,靠南的房子面北,所以叫倒座,用作外客厅、书塾、账房、门卫。二门是标准的“垂花门”,二门进去是“内院”,粗使男仆不得入内。古时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指这两道门。

每进院落都有一个西侧门,这是其中一个侧门。

      从侧门望见院子的一角。

清凉寺是一座元代名刹,在陌南镇坡头村附近,座落在两沟夹峙的土台上,曾经是恭水潺潺而来,从寺后一分为二,环绕到山门前又二水合一。这些年,黄河都断流了,别说涧水小溪。未见到水,不过寺旁的沟里有筑的拦水坝,有水库,无水。

    只有大殿遗存,这可是国保单位,正在修膳和建设。

身临大殿让人感觉到雄伟的气势

大殿台基两边及大殿正面墙上嵌有四块石碑,大雄宝殿的牌匾久经风雨,整个大殿,古意盎然。

  前檐的斗拱昂翘。

      大殿里的立柱相当粗。

        梁脊板题记可看出清光绪年间进行了重修。

让人净心的诵经声、钟磬声,礼佛的香客,缭绕的香火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留下一片落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庙会,十里八乡涌来的村民撑起短暂的热闹,各种吃食小摊、百货小摊、农产品摆满路边,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大人小孩等拥挤缓动,大殿的神仙也突然受用许多的祭品和香火,喧嚣的世俗与神同在。


西陌镇夏阳村樊公樊母遗泽碑楼,建于清咸丰3年(1853),砖雕仿木碑楼,单檐歇山顶,碑龛外饰“万”字纹栏板,两侧砖雕对联: “基绪于今征世泽,典型自古仰高风”,横批:“祀世增光”。雕刻琐碎。

套兽还保存有一个。


芮城东垆乡方家村文峰塔位于村东南处的高垣上,塔高近十米,坐南朝北,一层为高4.7米、边长4米的砖砌方台,北面正中嵌清代道光戊子年(1820)建塔碑刻一通。二层为高约4.7米的砖砌八棱形塔,塔内部中空,塔刹为石质圆形,塔身北面开一拱形门。

文峰塔所在高垣上,林立的是什么? 我想是果窖通风调温的竖井,垒高为增强效果和防盗吧。

寿圣寺舍利塔位于芮城县城舍利东街,佛典《法苑珠林》记载,古印度阿育王在中国所造十九座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中其四为姚秦河东蒲板塔,即今寿圣寺舍利塔。该塔初建于东汉永平10年(67),寿圣寺最早寺名传为阿育王寺, 唐时华严之祖、七帝之师清凉国师重建寺院,大唐皇帝敕赐寺额“合林寺”;宋英宗驾崩,神宗即位后将英宗诞辰正月初三定为寿圣节,开始敕赐全国多处寺院为“寿圣寺”,此为其一。其时,寿圣寺主持慧润重修寺院,现存舍利塔即是润公禅师于宋元丰元年(1078)重建。

塔坐北朝南,平面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6米。一层塔身外周长24.8米,南面辟门,以上各层南面设装饰性壸门。一至三层檐部施仿木建筑砖雕额枋,上置斗栱。四层以上叠涩出檐。

2003年起,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寿圣寺主持释益西奔走策划,重建寺院,再修佛塔,2009年佛塔修葺完工。

塔身高耸,天空清湛,宝铎和鸣,银燕掠飞。正是正午时分,一位女居士在塔前上了三炷香,返身进入塔门,诚心诵经去了,再无人迹。 但清净的寺院绝不是一片净土,据说也存在名利、名位的竟逐,也存在与凡尘各界的纷争。

芮城永乐宫,因故址在永乐镇而命名,原名大纯阳万寿宫。1959年至1964年间,三门峡水库修建时,被整体搬迁至芮城县城北郊的龙泉村东原西周古魏国都城遗址上,距原址20公里许。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洞宾,出生于唐德宗贞元14年(798),道教全真派祖师, 名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芮城永乐镇)人。吕洞宾羽化后,家乡百姓为其修建了“吕公祠”,金代改成了“吕公观”。元朝,道教兴盛,拆毁“吕公观”,大兴土木,修建永乐宫。从元代定宗贵由二年(1247)动工,至元代至正十八年(1358)纯阳殿壁画竣工,工期达110多年。

现存的永乐宫主要建筑为一门三殿,一门为无极门,三殿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整个古建群气魄宏大。

现代建筑新宫门

宫殿、庙宇等屋脊上装饰“龙吻兽”以避火灾、驱魑魅。

无极殿

无极殿,又称三清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面阔七间,深四间,八架椽,单檐五脊顶。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合称为三清。殿内四壁满布壁画,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6个。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满布在三座大殿内,整个壁画共有近千平米。其中主殿无极殿壁画计403.34平方米,画面高4.26米,长94.68米,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制。这些壁画,题材丰富,画技高超,继承了唐、宋绘画技法,融汇元代绘画特点。

无极殿内部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吕祖殿,殿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上覆单梁九脊琉璃屋顶。殿北部一间四柱神坛,前檐明次间与后檐明间皆为隔扇门,余为墙面。神坛上原为吕洞宾塑像,现已残毁。

纯阳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从诞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连环画故事。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重阳殿


永乐宫西北2、3里的广仁王庙,位于芮城古魏镇中龙泉村村中高阜之上,系一座四合院形的庙堂建筑,供奉龙泉之神“广仁王”, 当地人称五龙王,故又称五龙庙。现存正殿、戏台,四周有围墙。正殿坐北向南,为唐大和5年(831)建造,台基高1.2米,五开间四架椽,进深三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歇山顶,共有檐柱16根,柱头斗拱为五铺双抄偷心造,殿内无柱,梁架全部露明。整个建筑结构简练,古朴雄浑。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其余三座是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及南禅寺大殿、平顺天台庵正殿。五龙庙正殿于乾隆十年、嘉庆十七年、光绪三十二年多次重修。一九五八年再次修葺时,因为檐椽最外侧木质腐朽,便锯短了前檐椽,改变了墙体形式,使大殿原有的部分唐代建筑风格丧失。

正殿前檐墙上 ,原嵌有唐碑两通。一为《广仁王龙泉记》,唐宪宗元和3年(808)所立,河东裴少微书,记载了县令于公凿引龙泉之水灌溉农田的事迹。另一为《龙泉记》,唐文宗大和6年(832)所立,为芮城县令郑泽撰写,记载了扩建修葺广仁王庙、兴修水利以及当地百姓祈雨的事迹。2012年12月4日凌晨,《龙泉记》石碣被盗,经艰苦侦查,2012年12月19日案件告破,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龙泉记》石碣被追回。

目前正在对正殿进行“落架大修”, 恢复唐朝风貌;庙内的清代戏台也同时进行维修,并将重建腋门和围墙。

搞不清是否已落架大修,从出檐看,并未恢复以前长度。 前檐墙上的四块碑碣都启走另外保存了,使大殿正面少了一些气息,看起来不舒服。下载了以前照片,可两厢对比一下。

已经减损的大唐气度,依然别具风采,既沉静又飞动,所谓“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相当美的侧面造型。

再对比一下修缮前后的檐角,大角梁、子角梁长度没变。套兽丢失未补。

与正殿相对的是坐南向北的清代戏楼,旧时龙泉泉眼就在戏台下,70年代干涸。

古魏城遗址,在今芮城县城北,永乐宫即在古魏城遗址,从永乐宫往北,找到了古魏城北城墙遗迹。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探究了一下魏国的历史,大致是这样的:

商朝河内姜姓芮国随着武王克商而消失,周武王将其地(今芮城)封给姬姓魏国,郑玄《诗谱》云:“魏,姬姓之国,武王伐纣而封焉。”那时,河东(今运城)有魏(今芮城)、虞(今平陆)、郇(今临猗)、耿(今河津)等国。周武王第三子、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因桐叶封弟而封于唐(今翼城),唐后改称为晋。至晋献公时,晋攻灭骊戎、耿、霍、魏等国,击败狄戎,假虞伐虢而并虞、虢,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河东版图统归于晋,魏国不复存在。

前661年,晋献公因大夫毕万随其消灭耿、霍、魏三国有功,将魏地赐封给毕万。毕万死后,毕万子孙以其封地为氏,称魏氏。毕万生魏犨,魏犨生魏悼子,魏悼子生魏绛,魏绛贤能,为晋国六卿之一。他说服晋悼公和周围戎狄部落和平相处(即魏绛和戎)。前562年,悼公因用魏绛,八年之中,九合诸侯,戎、翟和,让魏氏从始封之地 “魏”徙治安邑。

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承认,晋国灭亡,魏绛之后魏斯(魏文侯)成为诸侯,魏国再次成为诸侯国。此时,魏文侯在安邑建都,即现在夏县的禹王城遗址。

此后,魏文侯改革,以为翟璜为相,乐羊为将,经李悝变法,重用西门豹、子夏、魏成等人,特别是吴起率领训练有素的“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抑赵国,灭中山,取秦西河,连败齐楚,开疆拓土,魏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战国七雄之一,使魏据有河东、河西、河内、河外广大地区。随着疆域扩展,魏惠王时,魏国都城自安邑迁至大梁(今开封)。

其后齐国孙膑两次围魏救赵,经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魏国国力衰退。由于魏国阻扼秦国东出函谷之咽喉,多年均为强秦之首要对手。伊阙之战,秦军击败魏韩联军,此后魏已无力单独抗秦。魏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后留在赵国十年不敢回魏,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回到魏国,率领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破秦军,秦将蒙骜逃走,联军追至函谷关,秦军不敢出,这是魏联军对秦国东进势力最后一次有力打击。此后,在强秦的进攻下,魏国节节败退,不断割地求和,黄河以北领土被吞食殆尽。最终,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随韩、赵之后,为秦将王贲所灭。

秦末反秦战争中,魏故公子魏咎投奔陈胜,在陈胜支持下,复魏旧地20余城,受封魏王,后在反秦战争中为秦将章邯所败而自杀。其弟魏豹随刘邦、项羽征战,项羽大分封时封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但其一直追随刘邦直至关中。楚汉之争中,魏豹错估形势,以探亲为由率军脱离刘邦回到河东(今运城),叛汉附楚,以先祖故都安邑为都。魏豹占据河东,直接威胁刘邦进军中原的侧后翼,刘邦必欲拔之而后安,派遣郦食其(lì yì jī)对魏豹劝说无效后,便命韩信、曹参率军讨伐。魏豹陈兵蒲坂(今永济蒲州),阻塞临晋,严阵以待。韩信布疑阵于临晋,伏兵马于夏阳(今韩城),木罂作舟,偷渡黄河,从现在的河津奔袭至安邑魏豹城(今安邑水校)下,采取开挖泄水沟(现称韩信沟)的办法,把护城河里的水全排到汤里滩,迫使魏豹献城降汉。汉高祖为笼络魏人之心,未杀魏豹,让其与御史大夫周苛守荥阳。后楚军围荥阳,周苛以“反国之臣,难与共守”为辞杀了魏豹。魏豹城遗址在今运城安邑省水利学校旁,魏豹城护城河在上世纪50年代大兴水利时改造成现安邑水库,而韩信沟则被改造成八一水库,现沿八一水库即韩信沟刚建成禹都公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