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訪古13(平陸編)

平陸原虞國所在,因在大河之陽,曾名大陽縣;後以在黃河以北而名河北縣。唐天寶元年(742年)陝郡太守李齊物開黃河三門漕運時從河中挖出古刃,上有篆文“平陸”二字,以爲祥瑞,遂改名爲平陸縣。

虞國古城遺址在平陸張店鎮古城村。乾隆版《平陸縣誌》記載:該城爲春秋時晉獻公所滅的古虞國都城。後稱虞城,又叫吳城,秦國在秦昭襄王53年攻佔吳城,魏國投降降爲秦國屬國。現僅殘存兩個土疙瘩,系原南城牆殘留,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豎立在村口的文物保護碑。

  城牆遺蹟

城牆上的夯土層清晰可見 

這個也是城牆遺蹟

傅巖傳爲傅說築城之處,在今平陸縣聖人澗村。《平陸縣誌》載:“傅巖在縣東二十五里聖人澗上,兩山之峽,曲岸廻巒,即說版築處。有祠。” 

“傅相祠”,俗稱“聖人廟”。唐大曆年間縣尉李同所建,自元至清,該祠先後五毀五建,祠內有主殿、配殿、碑臺、戲樓、磚塔等建築。祠旁有金代碑刻“傅巖”二字,以及明清時期的“傅說故里”、“殷中興賢相傅公版築處”等碑刻。抗戰至文革期間屢遭毀壞,幾成廢墟,於1995年重建。

百里奚墓在平陸縣聖人澗鎮槐下村村外。

百里奚,(約前700—前621),姓百里,名奚,字子明,秦軍主帥孟明視之父,虞國今平陸縣聖人澗鎮槐下村人。早年家貧,出遊列國求仕,後爲虞國大夫。前655年晉獻公滅虞,被俘爲媵人,後逃至楚。秦穆公以五張羊皮將其換回,世稱“五羖大夫”。主政秦國,謀無不當,舉必有功,史載其“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爲春秋五霸之一,爲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據說鄍城遺址就在槐下村境內。(晉公)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爲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其中,鄍就在這裏。古代“鄍”通“冥”,鄍邑,暗城也。有城而無城垣,無論是房屋,還是窯洞,均築於地平之下,遠遠望去,恰似平地。現鄍城遺址東南及北面,仍保存有當時 “烽火臺”遺蹟多處。在槐下村轉來轉去,感覺槐下村相當分散,高高低低,真有些鄍城的鬼氣,這是村邊形勢,土塔應爲當時“烽火臺”遺蹟。

百里奚墓在右側玉米地裏,僅存一個低矮的碑樓。

墓碑上字跡莫辨,兩面刻有字。據說立於北魏太和20年(497),其上《虞賢百里奚墓記》碑文記載:“去縣東二十一里槐下村後有鄉賢百里奚,……百里奚,虞人也”。

“平陸不平溝三千”,在平陸鄉村不時會見到地窨院。

平陸聖人澗鎮槐樹下村原來集中居住在一條壕裏,壕裏一條巷,一溜古槐,一口老井。現在人家早已四散居住,巷道剩下半截,古槐僅餘幾顆,老井還在。

井房

牆壁上嵌有一小塊殘留的碑碣,仔細辨認,可以看清落款時間是乾隆14年11月(1749)。一口井,世世代代260餘年。

太陽渡,黃河岸邊一個古渡口,對岸是河南三門峽老陝州城。

太陽渡現狀,人跡寥寥,一片蕭條

太陽渡作爲黃河一個重要渡口,曾經商貿發達,對面陝州城,街道繁華,店鋪林立,對面碼頭叫萬錦灘。清道光23年(1843)夏,一場大洪災把太陽渡、萬錦灘衝誇,毀田奪命,歌謠說:“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沖走太陽渡,捎帶萬錦灘。”後又恢復。1947年8月,陳賡兵團挺進中原時,其右路部分兵力即由此強渡黃河。1980年這裏開辦了輪渡汽車業務,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通車後,已無輪渡,此處作爲旅遊點留存。

渡口北靠土嶺,嶺上有金雞堡,金雞堡北是太陽渡村。

上到金雞堡,首先見到“關帝思鄉廟”。漢靈帝年間,關羽負案外逃時,從其老家解州常平村翻過中條山至太陽渡,登褒雉堡(金雞堡)北望故鄉發離鄉之思,故有此廟。後經陝州過孟津奔河北而去,在涿州而有劉關張結義。

金雞堡聳峙於黃河之濱,土崖壁立,雄出羣嶺,下臨黃河,背倚中條,地勢險要。夏商名巖山,西周建立褒雉堡,虢國東遷於此又叫巖城,後又叫十二連城,爲虢國風景之地。周厲王七年(前885)有褒雉由宗周岐西(今寶雞)沿渭水東飛,夜棲於此堡之上,後有錦雞羣集而來,月夜之下,旋飛鳴舞,虢公長父聽說後很高興:“此鳥系宗周寶鳥,我虢國東徙之後,相繼而來,將有興邦建業之日”遂在堡築臺,名夜月臺,建祠,名褒雉祠。並常在此聽歌賞月,“金雞夜月”後爲平陸古八景之一。

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徙於陝州時,在此觀景,將褒雉堡改爲寶雞堡,褒雉祠改爲寶雞祠。唐天寶四年(745)陝州太守李齊物開漕運時到此,把夜月臺建爲錦雞夜月亭,把寶雞堡改爲錦雞堡,把寶雞祠改爲關帝祠。清康熙十八年(1679),平陸縣令柴應辰祭祀,又將錦雞堡改名爲金雞堡,相沿至今。

金雞堡被黃河與深溝夾峙,唯一通道兩面臨溝,整體形勢極爲險峻。這是堡上情形,正在恢復堡壘建築。

從金雞堡遠望山水形勢

金雞堡通向太陽渡的小道

前年,沿黃旅遊公路在太陽渡渡口上方出現塌方,現在正在清理加固。

金雞堡就是春秋時下陽城所在。下陽城遺址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清乾隆版《平陸縣誌》載:“金雞堡當即下陽城也,延袤七裏,城內西北隅積石爲丘,俗稱十二連城。”晉侯假道伐虢,滅下陽即此。當時虢國跨黃河兩岸,都城在河南上陽今三門峽李家窯。


平陸和三門峽之間的黃河大壩,從三門峽過去更方便,三門峽市區到黃河大壩13公里,專線公路,黃河大壩景區門票30元,車輛5元。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在黃河干流興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由蘇聯專家設計,1957年4月動工,4年時間主體工程完工。由於設計時忽視了泥沙淤積問題,1964年開始對大壩工程多次改建,但運行標準與當年的設計預期相差甚遠;大壩擡高水位後降低了流速,加速上游淤積,加劇了上游渭河地區的水災。這讓三門峽大壩一直飽受爭議。

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隧道和壩後發電站組成。這是河南這邊的副壩。

壩體與壩後的一排發電機廠房。壩體後面是斜立面。

壩上

壩前即上游情況

 壩體前面是直立面,下有懸建的公路,現在不是蓄水期,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庫區蓄水。

這是主壩上面,主壩長713.2米,最大壩高l06米;主、副壩總長爲857.2米。   主壩中間是晉豫兩省分界。 

三門峽谷位於山西中條山和河南崤山之間,這是壩後即下游的情形。右邊的小島是著名的中流砥柱,中間有廊道與大壩連接的是張公島,左邊較平的是梳妝檯。

 “砥柱”剩下這點了。相傳砥柱是大禹治水時留下的鎮河石柱,有說是黃河老艄公的化身。“砥柱”也叫“朝我來”,船駛過三門後,就要直朝砥柱衝,才能避開暗礁。當船快與砥柱相撞時,砥柱前波濤回水正好把船推向旁邊安全航道,故名“朝我來”。

坐電梯下去

 連接大壩和張公島的廊道把大壩分爲兩部分,一邊是發電,一邊是調水調沙。

梳妝檯

張公島上

坐在張公島上小憩,水邊陰涼,微風習習。想到從禹鑿三門,到壩鎖黃龍,真是人工勝天。旁邊巖壁上刻有唐太宗李世民的詩:"仰臨砥柱,北望龍門;茫茫禹跡,浩浩長春。"據說當年李世民命魏徵勒此詩於砥柱之陰。 

張公島上望“砥柱”

舊時黃河河牀中有相傳大禹治水開鑿的“人門”、“神門”、“鬼門”,故此段峽谷稱三門峽。三門由鬼島、神島、人島等岩石島隔離河水形成,建壩時這些岩石島被炸掉,其所在位置建爲大壩。當時下游的梳妝檯被削平,張公島被炸掉部分。這個圖顯示的是建大壩前的形勢。

在張公島上瞭望下游。

廊道水晶宮,去時走上面,回來可穿過下面的水晶宮回來。

大壩山西平陸一邊的副壩上。

平陸這邊副壩上看上游黃河

再下到壩前即水庫一側看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