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訪古11(臨猗篇)

臨猗縣系1954年由原臨晉、猗氏兩縣合併而名。猗氏因夏代這裏有猗國(養犬部落)而名。臨晉本在今陝西大荔,秦歷共公滅大荔戎國後築高壘以臨晉國而有臨晉。唐天寶13年將北解改稱臨晉,是何道理,尚無通解。

回臨猗老家,順道繼續自己的訪古行程。

臨猗縣城北楓林小區旁的仁壽寺,清康熙《猗氏縣誌》記載:“仁壽寺,古剎也,不知創建何代。考諸記載,隋唐間榜曰百禪,有高僧曇延立講堂於東廂,爲衆說法。天授改大雲,後周因之。宋熙寧賜額壽聖,僧悟通主之,飛樓湧塔,爰肇興焉,寮宇以百數,比丘以千數。元豐加葺,元至大僧虎溪又葺之,至正改名仁壽”。明洪武初,並洪福、千佛、廣福、壽聖、聖安、慈氏、寶泉七寺入焉。至清佔地二十餘畝,樓閣林立,建造宏偉,實爲猗氏一大名剎。寺內舍利塔,方形七級,樓閣式磚塔,塔中下兩級中空,有磚階,可旋登,據出土的石函銘文記載,建成於北宋嘉元年(1056)十月八日。

來到臨猗縣城北峨嵋嶺南坡的仁壽寺,寺中老嫗說,十幾年前,她初來時,此地一片瓦礫,片石不存。現在的大殿,建成於1997年。整個寺院無古可訪,姑錄之。

寺內一大鐘,住持釋正空監製。釋正空,據說是吉林人,1997年到臨猗,現任仁壽寺住持。


臨猗北景張村聖庵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村委會院內。進村後看到村容整潔。

六角七層磚塔,高11米餘。一層正面闢門,塔內中空2.5米,以上各層皆爲實心,建於宋代。 村民說,第七層以上被雷擊破壞,常落磚頭,爲避免危險,把上面磚頭全部取下,看着塔尖不大,而取下的磚頭不少。塔旁邊的舞臺爲1951年建。

舞臺後面是池塘,夏天的夜晚,一臺蒲州梆子與蛙聲和鳴,大概是村莊最悠閒的享受了。

我一直在想,小時候每個村莊都有兩、三個池塘,農業學大寨時所建的一般叫做“大寨池”,用於牲畜飲用、洗衣服、抗旱等,後來,隨着功能的喪失,池塘基本廢棄或填平。當年這些散佈在各個村莊的池塘加在一塊,那水域面積是相當於可觀,絕對是一個影響當地氣候、水文的有利因素。


北景尉莊看關帝廟、文昌閣,關帝廟感覺平平無奇,傍邊的閭門引起我注意。

村民說, 閭門內原是享譽西北的民國鉅商王萬年的宅院,一共五座高門大院,現還有一些遺存。王萬年主要經營棉花生意,其“自立號”商鋪遍佈西北各地,當時王家人由尉莊往蘭州,沿途住的都是自家商號。臨猗尉莊與萬榮閆景緊鄰,尉莊王萬年的名氣不亞於閆景的李家,當地流傳着“金閆景、銀尉莊”的說法。

其中一座老院,二層建築,西洋建築風格融入,還有徽派建築的騎馬牆,民國時代特徵。

注意牆拐角,下半部分抹去棱角,便於通行也防止牆角受損,兩利的設計,古人一絲不苟、匠心隨在。在新絳見到的房門轉角加上木邊保護,一樣的考慮。

這是另一座老院。據說民國時,李王兩家結親,迎親隊伍的“龍頭”已進入李家,“龍尾”還未出8裏外的王家,場面之大可見一斑。

還有一座院,院裏五間上房(北房)是老房,精雕細刻,最富價值,可惜家人上地了,大門緊鎖。閭門外池塘邊幾顆大柳樹,真有些年代了。

這是村邊的文昌閣,清朝末期所建。 磚木結構,有一定毀壞,大體尚可,相當高大。


臨猗三管東姚莊樊紫微碑樓,臨猗境內見到的最上檔次的一個碑樓,在村中間,保存完整。臺基因地面升高而掩埋地下,不然更其高大。

碑題:“鄉飲介賓國學生帝室樊公德行碑”。碑主樊紫微,字帝室。

陳茂墓位於臨猗縣卓裏工貿區霍村陳平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茂(534-594),生於北魏永熙3年,字延茂,猗氏人,家世寒微,質直恭謹,爲州里所敬。歷北周、隋兩朝,隋文帝爲隋國公時,引爲僚佐,善之且厚加禮敬。歷官黃門侍郎、行軍元帥長孫覽司馬、蜀王府長史、太僕卿、判黃門侍郎、上開府儀同三司、梁州刺史等。薨於隋開皇14年,歸葬故里。

墓地原規模很大,現存陳茂墓冢和陳茂碑。墓冢坐北朝南,原高4米,周徑約10米,現已不成丘形。陳茂碑立於墓冢正南方,碑高1.95米,寬0.75米,篆額“大隋上開府梁州使君陳公碑”。

碑後的土塔即是陳茂墓冢,已不成丘形。

歷史名碑《陳茂碑》,歷經1400餘年, 字跡剝蝕莫辨。1979年被國家文物局公佈爲第一批全國書法藝術名碑。


回到老家後沒有多停留,就近去臨晉看文廟和縣衙,就在臨晉街上。文廟僅存大成殿,爲清代遺構,省級文物。大殿前方,有千年唐柏一株。記得當年上高中時,大殿裏面經常放映錄像,多是武打片,我也去看過。

歇山頂琉璃屋頂,殿前石欄板圍成露臺,殿闊五間進深三間,從上到下整體透出歲月侵蝕後的斑駁以至頹敗。但陽光下,琉璃屋頂倔強的顯示着其高貴和氣派。

古建琉璃由漢代燒製冥器建築造型演變而來,北魏開始用於建築。隋唐時期,琉璃瓦在豪華建築上使用,但只用於檐脊,叫作剪邊琉璃。至宋代見用於整個屋頂,元代琉璃瓦在寺廟、宮殿等建築上普遍應用,明清時期是古建琉璃發展的全盛期,皇宮、皇城、壇廟、園林、陵寢、寺院無不以琉璃作爲建築裝飾,並逐漸形成了四大派系:以山西爲首的民窯、以北京爲首的官窯、以山東淄博爲首的北派和以廣東福建爲首的南派。山西民窯的特點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不受建築規制的限制,但其燒製的土質原因,容易掉釉。梁思成先生說:“中國人對於屋頂的態度不但不遮掩,而且特別地標榜,驕傲地、直率地將它全部托起,使之成爲建築中最堂皇、最惹人注目之一部。琉璃瓦之施用,遂成爲中國建築的特徵之一。”

文廟西邊是臨晉縣衙,臨晉縣衙位於原臨晉城池的西北方位,創建於元大德年間(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爲元代原構,是全省目前保留下來的三處元代大堂建築之一,另兩座分別爲霍州州署大堂和絳州大堂。臨晉縣衙爲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晉縣衙作爲一個較大的恢復項目正在規劃整修中,不對外開放。我是翻越縣衙後面的臨晉老城牆而進去的。

就從這個豁口處進來,有兩個女學生竟也隨後翻牆進來。

大堂,元代遺構,單檐懸山頂,正面普拍枋系一整根原木,整座建築氣勢厚重威嚴。

縣衙的衙署大門、儀門已經復建。按規定佈局,衙署大門西側應建“申明亭”,系張貼榜文、申明教化、犯罪佈告、民間調解之處。儀門乃“禮儀之門”,縣官上任、迎接上賓及重大活動纔開啓,兩邊角門東邊的叫“人門”,西邊的叫“鬼門”,一般人東進東出,提審犯人、押解死囚出入只能走“鬼門”。儀門外對聯:“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案頭三尺法烈日嚴霜”,儀門內對聯:“百載煙雲歸咫尺,一署風雨話滄桑”。

大堂內佈置,一般正中屏風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屏風上有匾額“明鏡高懸”。屏風前築臺設閣,閣頂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象徵皇權一統、四海歸一;臺上置案,案上文房四寶、令籤筒、驚堂木、官印等,大堂兩側“迴避”、“肅靜”、十八般兵器,笞仗、夾棍、長凳的刑具及儀仗羅列。現在還是空空如也。

正中補間鋪作(柱間斗拱)爲斜拱,碩大氣派。

這是大堂的屏風和後門

這是大堂後面的二堂,清代建築。二堂是官員議事辦公和會客的地方。


臨猗縣七級鎮樊橋屯張遜菴德行碑,建於清道光21年(1841),青石仿木。碑樓有破壞,但尚無傷大雅。看這些石構件和雕工,絕對上乘。

碑題:“勅贈武略騎尉營千總太學生遜庵張公德行碑”。武略騎尉爲正六品武散官名,營千總爲正六品武官。碑文由賜進士及第誥授中憲大夫、軍機處行走、刑部主事、前乙未探花、翰林院編修、戶部郎中加三級心農喬晉芳撰寫。喬晉芳(1804~?),字心農,一字春皋,絳縣橫水鎮人,清道光15年(1835)乙未科探花。

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殿試被錄取者稱爲進士。殿試錄取分爲三甲:一甲三名(一名狀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稱號;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下一站,廟上鄉城西村王卓墓,省文物保護單位。王卓,歷任魏晉河東太守,遷司空,封猗氏侯。王卓墓冢已毀,僅存唐墓道碑一通,系王卓後人唐朝虢州刺史王顏於唐徳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十月二十四日所立。碑首由華州刺史袁滋(《舊唐書》稱其“工篆籀書,雅有古法”)篆額“追樹十八代祖晉司空河東太守猗氏侯太原王公神道碑”,唐書法家、大理評事韋縱書丹,王顏本人撰寫的碑文,碑文歷敘自晉至唐王氏族人變遷之梗概,該碑簡稱《王卓碑》,三面刻字,均剝蝕嚴重,難以辨認,碑陰爲《王景祚碑》。碑樓通高4.73米,碑高3.43米。

王卓之子王允,官至司徒,是歷史有名的誅滅董卓的王司徒,但是,蔡邕因爲聽到董卓被殺後一聲嘆息,就被王允下獄,後死於獄中。《續高僧傳》雲:曇延俗名王聃,又名王耽子(今臨猗縣耽子村人),後漢猗氏侯王卓之後。耽子村因曇延禪師而得名,我有《曇延禪師》一文:https://www.jianshu.com/p/7dfd1e20dfe3

這個文物保護碑位置,應是當年墓冢所在位置,神道碑距此200米以上,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神道的長度、墓區的規模。

多說幾句,唐代書法家韋縱,距顏真卿略晚,僅差二三十年。葉昌熾《語石》評韋縱書雲:"顏魯公同時得筆法者,有二家,曰韋縱、曰胡證。《金石錄》縱書有二,一爲《鹽池靈慶公神祠碑》一爲《同州刺史崔遺愛碑》……今唯存《鹽池碑》,其餘皆不傳於世。而縱所書別有《追樹晉司王公碑》……韋縱書用撥鐙法,蛟螭鬱律,得魯公之筋骨…"

韋縱流傳下來的書跡僅兩碑:《王卓碑》及《鹽池靈慶公神祠頌》。《鹽池靈慶公神祠頌》唐貞元十三年(797)立,碑文記頌唐王朝主持整修河東鹽池並賜名祭神的盛況,現存運城市博物館。

城西村人民舞臺,建於1967年,是典型的文革時期舞臺,保存了鮮明的文革時代特徵。已列入文保,算是年輕的文物。舞臺與大禮堂連體,舞臺便多了一個充當主席臺的功用。舞臺所在原是村廟舊址,我去時正是一年一度廟會。

禮堂棄用多年,舞臺與禮堂已經隔開  。當年舞臺上面轉個方向就成了大會主席臺。

臨猗雙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縣城雙塔北路路東,均系方形七層磚塔,東西排列,相距約 80 餘米。原爲妙道寺寺塔,今寺不存,雙塔依舊。多年來在雙塔學校內,現學校遷走。兩塔之間有房有牆,已生生割裂,聞名遐邇的“雙塔交影”無法再現。  西塔就在這個雙塔文物管理所內。

西塔方形,唐宋建築,七層,高約30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時,塔剎毀壞。塔內一層有梯級、塔心柱,可順梯而上至二層,二層以上中空,直通塔頂。

這是東塔,垃圾遍地,環境惡劣。

東塔亦七層,方形,底層中空,以上實心,高約40餘米。

東塔在一個臺地上,三面是崖。

每逢農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月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照射雙塔,使兩塔的倒影交合在一起,形成“日光月光同時照,東塔西塔影相交”的奇景,這便是傳說的“雙塔交影”。


閭原頭永興寺塔,宋代磚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閭原頭村邊地裏。關原頭、楊原頭、閭原頭原是一個大隊,叫三原頭。

有村民在塔下幹活,抱怨來看塔的人踩壞了他的莊稼。他給我們談了他小時塔的情形。十塔九不空,前幾年塔下地宮曾被盜掘。

猗頓墓,在牛杜鎮王寮村村西頭,陵園規模不大,但古樸肅穆,門額題“猗頓陵”似不妥,陵爲帝王專用。

猗頓與陶朱齊名,春秋時富商,畜牧販鹽發達。“相馬而借伯樂也,相玉而借猗頓”,是說猗頓對於玉石鑑定很有一套,說明其兼營玉石生意或者說過手的玉石多,經驗豐富。

《孔叢子·陳士義》:“猗頓,魯之窮士也。耕則常飢,桑則長寒。聞陶朱公富,往而問術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當畜五牸。’於是乃適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之間其滋息不可計,貲擬王公,馳名天下。以興富於猗氏,故曰猗頓。”

這個側殿存有清代道光17年(1837年)所立《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碑。還有一通現在臨猗出名的農民書法家、專治楷書的雷崇善書丹的《猗頓陵興修記》碑。

這塊嵌在牆壁上的碑記,引起我極大興趣,王體行書入碑,寫的多姿而精彩,鐫刻亦精。看了半天,未找見書者姓名和鐫刻時間,但顯系古刻,近代無此刻手。

猗氏故城在臨猗縣牛杜鎮鐵匠營村東側,是西漢至魏晉、北周間猗氏縣治所。夏有古猗國,被少康所滅,秦時以此地有古猗氏國,因稱猗氏。猗氏故城於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爲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城牆,南牆、北牆、東牆都是兩裏多,總面積161萬多平方米。牆殘存高3—9米,厚19—21米間。

站在北城牆上,城牆很寬

城牆外的農田

城牆裏面上城牆的通道

城牆裏面是農田,村民取土破壞了城牆,地頭堆放不少挖出的殘磚。

西城牆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