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在消失的光影裏飄流....》

《歸情賦》

月影徘徊無零亂,相期相親通雲漢,

蒼橫翠微叢山綠,幽竹青蘿隨夜息,

北望心愁雁飛滅,隱渡江畔夢故交,

西落鳴琴懷鄉遠,東起情殤感衷長,

千里路遙遠迢迢,此情誠然永不移,

白駒一瞬千帆過,此心安處總相隨!

紫槿微殘,一枕梧桐睡,

初人易醉,歸時節,斜陽細細闌干緒,

憑誰問?高樓吹盡,

凝塵楊柳風,離愁陌上瀟瀟雨,

飄絮別後,緩步東城照,

風光始覺,惜流年,清霜濛濛梅妝蕪,

知何處?斷橋堆盡,

閒情共良宵,把酒當歌太匆匆!

何月華之盈殊兮,懷廣意而久持,

神獨上而云歡兮,魂流波以高揚,

時微動以寄遠兮,得往來之眷眷,

憤長衽以縱翼兮,志貞亮而人間,

虛澹澹之無端兮,極翽翽之太初,

吐雲霓其斯蘭兮,感淵漠而喟嘆!

比夢澤之有形兮,秣荒原而呈露,

比驚雷之有勢兮,立百川而舒壯,

比江河之有靈兮,若婆娑之承翔,

比巍峨之有德兮,心無妄乎至誠,

泛乎與大道之攸往,遊兮爲無垠而復作!

慈而剛健,是以弗恃,

儉而邃廣,是以弗爲,

後而不爭,是以弗居,

天道莫行,知之慾也,

人道莫知,欲之行矣!

唯今之世,偏道離德,

縱橫交錯,是謂道乎?

遍及叢生,乃爲德邪?

天地不通,山水不應,

日月不行,忠義不信,

堪爲痛哉,豈不惜也!

身處之安安分分,然心如不繫之舟,遊於萬仞也乎!

環繞在高牆綠蔭之間,

和煦的春風滿載着溫和的晨光,

把希望拋灑在這片柔媚的淨土上,

站在窗前的凝視將遠方迷漫,

化作甘甜的清泉浸潤着蜜的心田,

只作一聲嘆望:妙!

大海的語言是永恆的追問,

天空的思想是不朽的沉吟,

聽,大地綿密而潺潺的低語,

不正是上蒼神祕的告慰嗎?

人存在於世,茫茫寰宇中,

隨時隨地都會降臨偶然的驚喜,

似乎都預示着命運的圓轉,

太陽越過東方來到西方,

海風也淌過西方漫步至東方,

世界通過示愛找尋自我,

自我通過創造找尋世界,

落花飄浮不休,輕逸不止,

因爲百無聊賴的肆意,在反覆搖曳,

苦若春秋之遍歷,

樂似冬夏之歸藏!

唯願此愛是一片生生不息的青青草原,

在一個又一個年華里復活、甦醒!

大家都認爲:沒有光,影子即不復存在,

其實光與影相依相存,永遠伴隨,

只是當你看時,影子自隱藏,這是眼睛的錯覺,

看不見不是消失不再存在,只是自然的啓示,

世間有顯必有隱,隱卻是特殊的顯,

世間萬事有看得見的,就有看不見的,

往往被隱藏的存在就揭示着生命的底奧!

南寄北語:

那天夜晚,一個身患疫病的外國年輕人闖入南季與北虞的夢中,南季看到的是蒙着紗巾的阿拉伯姑娘,她躺臥在大街旁邊的一個樟樹下,時不時發出陣陣咳嗽聲,臉色顯得蒼白虛弱,從她身邊經過的行人都匆匆從她旁邊走過,似乎大家都唯恐避之不及,南季準備近前問候,一位行人連忙拉住南季,告訴他:這姑娘患了疫病,會傳染的,還是不要過去爲好,南季心想:如果都不管不顧,難道讓她自生自滅嗎?但自身的防範也很重要,於是他戴好口罩和手套,上前詢問那姑娘:姑娘,你能聽懂我說話嗎?你感覺不舒服嗎?那姑娘正要說話,由於體力實在不支就昏倒過去了,南季慌忙攙扶她,發現她已經病得很嚴重,就急忙打電話叫救護車來救治,就被送到醫院了,一番搶救診斷之後,得出身患疫病的結論,然後就向南季詢問家屬情況,南季什麼都不知道,說是在大街上碰到的,最後南季決定要留下來照顧她,經過及時治療之後,姑娘氣色恢復,身體有好轉的跡象,醫生就把情況告知那位姑娘,才知道那姑娘是來這邊求學的,不小心感染疫病,自己渾然不覺,正準備去做伊斯蘭教禮拜,不料發覺自身兩腿發軟,就躺臥在大樹下等人來救援,可是路上經過的行人都不敢近前,最後實在體力不支就昏倒了,醫生告訴她是這位男士救助了自己,連日來對自己悉心照料,她對南季表示誠摯的感謝,南季說:不客氣,應該的,既然你已經好轉,我也就可以放心離開了,正在南季準備離開之際,姑娘對他說:先生,我叫莎希達,您叫什麼名字?今後還能再見面嗎?方便告訴我您住在哪嗎?南季告訴她:我叫南季,住在醫院對面5公里的轉角處,有緣會再相見的,莎希達嘴角露出了溫柔的微笑,南季帶着滿心的溫暖離開了,恍然間自然地睡醒了.....,而另一邊的北虞看到的則是一位容貌俊秀的藏族青年,志願試驗新研發的疫苗,還志願照護身患疫病的老弱病童,久而久之感染上了疫症,但是他還強撐着病痛照顧病人,疫苗似乎沒有發揮作用,還使他的病情惡化,直到他實在撐不住的時候,他就跑到四處無人的角落靜靜地等候病痛緩和,因爲大家都忙得不可開交,沒時間注意這些,他希望把治療的機會讓給別人,目睹這一切的北虞忍不住地流淚,她準備把他的情況告訴醫生,讓他得到救治,可是她發現她說的醫生根本聽不到,後來才明白自己在這裏是隱形的,她第一次體會到那種眼睜睜的難受與無奈,她希望從這個世界掙脫,當那青年身體徹底透支之後,昏倒在病房裏,但是他望着天空,慈祥地微笑,沒有怨恨也沒有後悔,坦然死去,北虞看到那種神一般的目光,眼淚止不住着流下,大叫一聲,夢就醒了.....,夢境給南季和北虞不同的回味,醒來後生活都開始有了些許變化,南季認識到人間有溫情等待發現,北虞體會到無私奉獻的神聖崇高...

南季北虞:

正值元宵佳節的良辰吉日,南季在吟讀着古時文人墨客寄情佳節的好詞好句,北虞在準備着斑斕多彩的花燈霓彩,歷史場的洪流也在湧動不息,時間軸在自由擺動切換,空嚶那顆天真爛漫的孩子般的心靈也在開花微笑,時刻準備着引人入夢,時間軸在南季的空間裏切換到南宋臨安城繁華熱鬧的夜市裏,南季迷失在夜市的人羣之中,大家都羣哄哄地往一處雲集,詢問了一位老百姓才知道:今天正值元宵佳節,一家聲名遠播的大酒樓爲薈萃臨安飽學之士,風雅文人共襄盛事,特意擺下羣學宴,邀請衆學子共賞花燈,吟詩作對,羣賽燈謎,同饗佳餚,所到之士皆奉爲上賓,故而引來臨安衆人云集觀賞,南季也對此頗有興致,也趕到此酒樓擺宴之地,場面壯觀,趣致非凡,花燈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美輪美奐,擺宴之地就在斷橋西湖邊,燈光在湖面上與月光交相輝映,閃現奪目,更有仙子般的超凡嬌娥在夜空中飛揚起舞,和着悠揚婉轉的琴音妙笛,在琳琅滿目的燈光的映照下可謂美不勝收,回味無窮,一位文士舉着酒杯對月吟詠:舉杯邀明月,人間華燈照,飛娥起妙音,衆影成天地,一衆學子紛紛詩興大發,舉杯賦之,之後進入羣賽燈謎的階段,第一個燈謎的謎面是“春雨連綿妻獨宿”,謎題是“打一字”,現場一時間雅雀無聲,陷入沉思之中,後來實在不知如何作答,就在這時,南季想到自己曾在網頁中搜索過,就舉手上前示意說:應該是“一”字,衆人苦思不得其解,便上前施禮問道:何解?南季還禮答曰:“雨綿綿”暗示“沒有太陽”,即爲“春”減去“日”餘下“ ”;再解“妻獨宿”是暗示“丈夫不在家”,將“ ”再減去“夫”,不就是“一”字嗎?衆人這才恍然大悟,學子大讚道:公子奇思妙解啊!南季這時卻發現一位氣度非凡,風骨獨具的瀟灑文人擡頭望月,若有所思,一聲喟嘆,似有無限心中事,南季匆匆辭別衆人,近前施禮詢問,道:先生,不知所嘆何事,我觀衆人皆閒情逸致,獨先生深感憂思,小生冒昧,望先生與我暢談一番,拜求先生!那文士不好推辭,便與南季敘談一番,一談便知先生原來竟是愛國志士辛棄疾,南季忙上前拜敬,熱誠地對辛棄疾先生說:南季久仰先生壯志,也久慕先生詞境,更感先生愁苦,辛棄疾說:君寥寥幾句便道盡我之心跡,不知兄臺何人?南季便把自己的來歷一一講述給先生,辛棄疾方覺相見恨晚,便對酒長談,直到天亮方休,辛棄疾先生辭別南季之後,縱馬遠去.....

時間軸在北虞的空間裏切換到金元時期的貴州黃平一帶的苗族村落,正值苗族羣衆在忙着慶賀偷菜節,許許多多的身形曼妙的苗族姑娘們成羣結隊在菜地聚集,不知道要做什麼有趣的活動,北虞便混入人羣之中,和姑娘們噓寒問暖起來,一番交談才知道她們準備偷菜,北虞當時很詫異,偷菜不是犯法嗎?姑娘們聽她這麼說,就不由得大笑起來,就向北虞說明原委,北虞這才如夢方醒,原來這是流傳這一帶的苗族特有的節日風俗,偷菜是爲了給她們的婚姻大事圖個好彩頭,討個吉利,偷來的菜就作爲節日的夜宵,是寄託着淳樸可愛的鄉親們對真愛和幸福的美好向往,北虞明白之後就說:不知道我能不能加入你們的活動,祈求上蒼給我個如意郎君呢?姑娘們熱情地說:當然可以,我們熱烈歡迎!說着她們就把多餘的菜籃子給了一個給北虞,走着走着就到了約定的菜地,高高的那位姑娘摘了一對黃瓜,瘦瘦的那位姑娘摘了兩個白菜,胖胖的那位姑娘摘了四個土豆,北虞摘了一個冬瓜....,採摘結束之後便一起回到家裏,就準備把採摘來的蔬菜全部清洗,烹製美味招待鄰里鄉親,大家在一起有說有笑,其樂融融,歡座一團,好不熱鬧,北虞也好不歡快,看到鄉親們發自內心的真誠喜悅,心裏感覺十分溫暖,宴席結束之後,大家一起牽手相擁,載歌載舞,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快意人生,就這樣愜意愉快地度過偷菜良宵,北虞在睡夢中彷彿看到夢郎的模樣....

維新宣言:

最高境界的語文之教是人文關懷與審美共認,也就是說感受,置身於文學作品創造的審美在場中,使自身的情感,心靈與靈魂得到浸潤與昇華,與作者心意互通,而後還原迴歸自身的生活在場,使之得到美的淨化,也使自身得到身心靈的和諧安頓,所以語文就是博廣而豐富多樣的人生體驗共認,而語言學只不過是爲這種審美在場注入創造性靈,讓你去創造審美化生活,使自身充滿性靈,通曉人情,梵伊通乂便是最好的啓發方法,語文之教的人文關懷足以啓智潤心,使人充滿喜樂安足,但唯有語文是不夠的,因爲人生還有理想追求,有歷史使命等待我們去完成,所以政史地同樣不可或缺,數理醫信卻是最佳的個性發掘方向,所謂質效實用化就是既達到實際的功利目的,又獲得生命的價值意義,解決當下,也引導未來,溝通曆史,質效實用化就是要集中解決儘可能多的問題,能統一兼顧的全局大局進而終極旨歸問題,所以質效實用化是一種至高的普世行動追求,啓智潤心,培根鑄魂的素質教養,政治與歷史,地理以及語文是最能體現中華人文特色的,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今,也最能啓發人文精神,故而政史地語文的文科綜合是大勢所趨,爲的是給國家建設高質量高水平品質社會願景培育真正有靈魂的智者與仁者,道德修養自覺之人,希望能堅守住學與大有機統一的行動理念,學是一種誠懇的態度,更是學而不厭的謙和心境,而大則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也是對社會道義擔當的積極揹負,而不是名利的渴求,是對造福人類,培育後世的教育理想的價值嚮往,而現代化理科則是一種專業思維技能的訓練與培育,是需要個性化自由選擇的,文科則是通識性必要,在理科發展中起到精神導向性指引作用,使理科能力更加完善的人本素質內核,所以文理融合就是在大文科融合意識基礎上的切身人文關懷與思維個性發掘的質效實用化的教育探索實踐,教育培訓雖是服務業,但卻是一種可以走向社會公共事業的特殊服務業,若不着眼大局終究會被時代淘汰,未來的教育培訓行業就是在公立與市場之間平衡,否則遲早會被公立學校吞噬,喪失市場價值,所以唯有積極探索市場核心競爭導向,才能成爲與公立學校互補共生的教育組織,最終被社會從更高與深廣層次接受與認同,才能長久,公立學校所缺乏的正是培訓機構的市場靈活適應性與人性化服務,所以培訓機構當積極探索教育的發展大局走向,從而引領潮流,同時深化人性化個性化差異化服務體驗,注意挖掘媒體傳播公信力,向媒體學習經驗,確立並保有媒體公信力方能長久,才能促進生源的源源不斷,以此充分吸收服務業與市場需求走向以及媒體傳播公信力三者,便能長盛不衰,綿延不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坦坦蕩蕩,瞭然盡釋,在遠景中注重新即開拓創新與維即保守傳承的互補調和統一!

實驗方法論

通過梳理貫通中國近現代史,使我深切感受到唯有全面還原歷史在場才能真正體會歷史的價值,唯有以他觀審視的宇宙盡頭的凝視之眼才能體認歷史的深遠而本質性意義,近現代史使政治與歷史深度統一,高度融合,當前的政治就是源自於歷史,歷史是一切當下的原初,當你深明此中真意時,纔會懂得歷史是大道的化身顯現,最高啓示,但是當今的政治歷史課完全讓這樣的政治歷史死亡了,知識點的肢解與應試的功利,使得社會遺忘政史的本真之義,歷史是時間流向與空間廣延的發展過程本身,而政治與語文則是在特定節點的發展狀態表現,地理則是歷史的世界整體要素的發展基礎,哲學則是更高深的人文精神的極致昇華,由此來看,地理爲基,歷史爲核,政治與文學爲根,而不是簡單的學科,應該成爲一種人得以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存在本身,其他學科皆屬於解決具體實際問題的普遍而多樣特殊性方法,在梳理中國現代史過程中,深切體會到政治與歷史的融合性,也領悟到要深度把握歷史,從中汲取豐富的精神營養與智慧啓示就必須代入自身,以主人翁視角理通曆史發展進程,知道任何歷史事件之間的內在因果聯繫以及對大局未來走勢本身的意義與影響,以及本位立場下人的心境狀態在整個歷史推進過程中的心智變化,從而把握歷史的終極整體存在,背景,影響與意義進而過程的推進所形成的行動習慣機制,整個一系列結構要素都是歷史的因果構成,其實拉康精神分析與齊澤克思想對你影響頗深在於他們的精神結構分析與視差批判具有某種歷史智慧的內在邏輯預示,由此便得出一套思想、分析與行動指導的模型工具,思想工具便是思維座標、基準線參照與矛盾內運動以及時空多維視域層次結構的函數模態,分析工具則是知識建構AB直角模型,至於行動指導工具則是橫縱箭頭指向的生成模型,以高效化激活人的思想生成、語用分析與行動指導的意識能動潛性,可作爲普遍應用的原理方法體系,在梳理世界近現代史的過程中是多線交織,抓大放小,只要把握鏈接輻散焦點源,就能溝通起整個生態,所以原理方法體系的建構意在充分發掘歷史演化中的易理思維,從而激活智慧,以上實驗方法統稱爲理性分析模型的普遍工具方法,ACB直角模型意在將研究主題切分爲三個層次,三種維度,在直角中溝通三者以成一體,不外乎生成交織線索、貫通整體聯結,生成進程始終三者以構成一體表徵特點顯現,A着眼內容的要素構成,B着眼於發散廣延,C側重於最原初的環境生態基礎,以引出直角性相,函相模態則是以時間、空間、主體與存在關涉域爲四維向度,以無限自我爲基準線,他者視差弧度爲參照面,集合不同視角維度差和,矛盾對立交互體滲透於其中,內觀趨前與他觀聚焦的兩相透視,螺旋式上升的潛藏積累,更有最外層的宇宙盡頭凝視,既是最大廣度,也是最遠深度,最高層次結構的內含,如此觀之,方得乎中正,至於行動導綱流着眼的是縱深的沉澱,進行的不同階段預警,預警方式就是卦爻水位,還有綿延演化的活流指向,從最開始的矇昧混沌的狀態走向明確的目標指向,進而生成兩種集聚狀態,一是規劃集聚,準備反思追憶記錄,爲的是借鑑改進,另一種就是直面問題本身的作爲狀態,然後與最終生成的結果進行交叉互觀,錯綜投射,規劃面對的是作爲的結果,作爲面對的是規劃的預期願景,如此才能互檢互證,彼此調整配置重組以得通達!

梵伊通乂:

那晚偶然之間領悟到從字母拼音與漢字圖標中發掘奧妙智慧的洞明通乂,就是源於JInKe 金科的啓發,只有在特別呈現的狀態下才能激活人的注意以及意識的覺性,從字母中看到的是不變與萬變,得以隨機應變無窮,變化有兩種:一種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自由發揮,一種是在改變原來規則之後的新生,還有一種便是不變之變,明白這一點便不難明白變化之妙,以豎直爲基準而變,改變豎直的存在角度之後,豎直變平直的變化都是從JInKe字母中領悟的,而從漢字中獲得的是構成關係的協和智慧,漢字有不同筆畫構成,點提橫豎撇捺彎折鉤而已,不同筆畫有量的多寡和質的差異,由此便可從中體會不同要素何以協和成一個有機協和的共生一體,那種自由排布組合所造成的穩定和諧關係就是智慧奧妙的體現,更重要的是這種構成關係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隨着一定的排列組合而隨之解構重組,這纔是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辨,如金科二字,另外也從實用產品中獲得啓發,從所用紅色圓珠筆來看,它分爲筆筒、筆芯與筆蓋三個部分,三個部分有機協調,才形成圓珠筆完整的功能,所以它與漢字存在類比性,所以會不自覺地把他們聯想在一起,覺得它像一個“罩”字,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思考,發覺這是一種修養的境界,它可以溝通人的不同認知領域,從而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創造潛性,哲學就是概念化的解構分析與辯證闡述的思維過程的意識指向活動,而文藝則是符號化的象徵表達與個性表現的動靜交互式呈現,如今的動畫遊戲就是最典型的動靜交互藝術,動畫側重於動靜的運動表現,通過幀速變換調節來達到藝術效果呈現的符號化象徵表達與個性表現,而遊戲側重於交互的運動表現,藉助前後左右跳以及裝備特效特技的交互操作來呈現符號化象徵表達與個性表現,其他音樂、書法、舞蹈、繪畫、雕塑、建築、影視文學則是利用傳統的表現形式,音符的長短快慢強弱高低來有節律地呈現,舞蹈則是動作,繪畫是光色線墨,書法是筆鋒筆勢運力,建築是空間設計,影視則是鏡頭與表演者的協調錶現,當你能將之和漢字與字母聯繫在一起時,你便能從中發掘藝術創造性的無窮奧祕與無限靈感,所有的思考與創造都應迴歸現實的社會服務奉獻,否則終究會喪失其價值意義,而現實迴歸不外乎應用於科學探索發明與歷史進步實踐,科學探索的和諧在於抽象形式進而邏輯模型化,是從具體經驗的歸納分析中演繹推理出諸種條件的實驗規律關係,而歷史進步實踐則如工程勞動一般,着眼於程序化的計劃安排,從而建構生成有序協調的社會環境生態,整體來看,梵伊通乂的真正意義在於實現多樣化思維特徵的互相轉化以發掘能動性的無窮可能!

道統生息論

政史文科融合的終極高度就是對人文道統、歷史生息與普世視域的一體共認,最高哲學莫過於此,人文道統是滲透於歷史衍化始終的綿延相續、傳承弘揚的永恆活流,人的覺醒就在於人文道統精神的覺識,只不過不同的人覺醒程度不同而已,當人能明白人文道統使人類萬世始終同一時,便能領悟世界無一物非我,我亦無一處不是萬物,我是你,你也是我,我是一切萬有,也是虛無不存,什麼都是,什麼又都不是,而歷史生息不滅,就會永遠滋養人文道統,人是什麼,區別人與人的又是什麼,生命變化的意義何在,就是爲了延續人文道統,走向普世視域,爲世界謀福祉,世界則是爲了萬物,萬物則是爲歷史生息,歷史生息是爲人文道統,而人文道統是爲普世視域,使基於同情的正法普泛,基於尊重的人倫遍及,從而得天道自然、人道和諧與大道共生,當在任何一事一物一人中發現神性,便獲得了終極覺醒,明清近代與當今中國最爲接近,人文道統的延續性最明顯,要傳承發揚人文道統就必須追溯迴歸這個當代中國的前身,當代中國的整體建設就是對明清時期的延續承繼與變革調整,拋開民主法治與社會主義道路,實際上是內在同一的,明清並非全然不可取,只是在政治制度與社會道路上的不合時宜,閉關自守,所以落後於世界,但人文層面卻是中華文化的集成巔峯,當代中國要實現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離不開對明清近代人文道統的重拾傳承,如今當代中國重視科技創新,尊重娛樂演藝事業,堅定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道路,學習西方但獨守特色,所以唯有注意當代中國與明清的比較差異,才能從中汲取積極成分,文學藝術平民化、世俗化在當代中國尤爲如此,特別是互聯網信息傳播發達,知識文化共享流通,大衆化與通俗化勢在必然,世界文化同樣人文道統綿延,西方的人文道統在新航路開闢、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啓蒙運動與科技工業革命以及馬克思主義共產運動上,當今世界若不迴歸人文道統的原初本真,就會離人文道統漸行漸遠,所以人類文化的再興新生的解決之道就蘊藏於綿延傳續的人文道統之中,在歷史生息與普世視域的在場澄明的覺醒體認路上,回到明清近代探索中,回到資產階級革命發展中,反思追溯以透視觀照現實,才能溝通未來,終得嚮往歸宿!

正法何在?人倫何存?

當代社會是否已經找回了正法與人倫,答案是否定的,只不過正法漠視與人倫踐踏的具體表現發生了改變,換了新的形態而已,人被工商業所異化,被自身的勞動所物化,自主意志逐漸喪失,何談正法,何談人倫,唯待大道覺醒!弘揚人道,讓社會重識正法,重建人倫,迴歸人本身最原初的同情,最由衷的尊重,同情不是一時一刻,而是始終如一,尊重不是表面,不是隻對某人某事,而在乎赤誠對待世間的萬事萬物,沒有同情的社會終歸無情,沒有尊重的人世終歸失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