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反思 引以为鉴

自从上一周得知学区领导这周要来学校听课,尤其是新老师的课,就陷入了慌忙的准备之中,不仅是备课,还是准备其他的听课记录,以及让结对子的老师听课,和去听结对子的老师的课,这样的一周下来,虽然很忙碌,可是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以及几点收获。

首先,对于结对子的老师,原来只是一个形式,自己也没好意思去听过人家的课,可是这次为了让领导们听课听的舒心,最起码不被抓重点了,结对子的老师提前把我要讲的课听了一遍,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原来这样的一所小学校里也是藏龙卧虎的,最起码人家教了这么多年,都是经验累积起来的。另外,李师说的很对,“人都是越交越深厚的”。原来,我就感觉结对子的老师,很像杨阿姨,但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还是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情感,现在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觉得真的是越来越像了,然后又控制不住的开启了“大妈控”模式,现在真的有点喜欢这个老师了,觉得自己是个贪心的海王,见一个,爱一个。

其次,关于上课,确实准备好的课,和直接拿过来就上的课时不一样的,但是有的时候,准备的话要有所删减,不能看到好的就加上去,这样的话很容易造成病句里的“成分赘余”,好的东西用到好的地方是亮点,但是一味的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累赘,比如我的导入,先是目录、再是地图,然后又是“州”,相当于一堂课做了三个导入,实在是尾大不掉,拖沓的紧,虽然当时也感觉出来了,但终究为了时间或者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水平吧,没有去掉,结果评课的时候,果然就被提出来了。

另外,习惯就是要日常的养成,因为自己没有再平时的教学中,对“我会认”的字进行如何记忆的训练,所以在课堂上一时也不敢放开这一项,生怕学生到时候无话可说了,只能自己把方法提出来,让学生机械的记忆,这样的好处在于不会冷场,也不会出现尴尬,但是坏处是不符合当今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由此可见,不管是学生的习惯、纪律,还是学习的方式,都要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出来,这样到真正的公开课时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慌乱,不过由此看来,经验果然很重要,自己现在的这种小白只是因为接触的、体验的不够多而已,相信假以时日,自己也能从容不迫。

现特地把此次听课及评价记录于此,以便随时查阅,引以为鉴。

当个语文老师好难啊,不管是谁,评课的时候都能说几句,数学说个十几分钟,语文只要说,一说就是半个小时以上,不过还是挺有帮助的。


人不是讨厌做事情,而是讨厌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再繁琐也会甘之如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