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歷山水鬱難驅 幽邃境中悲復生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作爲我國山水遊記的代表作,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歷次課本版本變化,仍被保留下來,由此可見這篇文章的影響了。

對於柳宗元本人來說,每每讀到他的這篇遊記,不能不爲作者那種鬱郁不得志的心緒有所感觸,即他作爲王叔文變法運動的追隨者之一,因王叔文變法的失敗,自己也受到貶謫。從此遠離了京城,來到永州這荒郊野嶺。在唐朝,永州確屬於蠻夷之地。這怎麼不是對作者身心上沉重的打擊呢?所以,一腔熱血無人會,徒有荒郊可向之。此時此刻,柳宗元內心積聚着難言的悲憤,而這又有何人可以體會?所以常常寄情于山水來消解內心的鬱悶也就情在理中了。

只可惜的是,遊山玩水帶來的歡娛總是那麼短暫,似乎如被疾風吹走天空的白雲,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緊隨而來的是滿天的愁雲。是的,一時的愉悅怎麼也減壓不掉內心深處的憂鬱,片刻的快樂終究抵不過漫天的愁緒。尤其在這種“寂寥無人”的環境下,所以,悲愴之緒蓋過了樂情,《小石潭記》一文裏的第四段便是極好的說明: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一個人在靜謐的環境裏可以產生不同的情緒感受,如深思,思念,恐怖,悲傷,憂鬱。柳宗元當屬於最後兩者,這與他始終擺脫不了個人的思想情感之籠有相當大的關係。相比於一同被貶的劉禹錫,他在46歲就去世了。如果他的生命還可以延長,那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光彩作品留世。然而,歷史不能假設,但這已足夠。因爲能夠有諸多名篇流傳於世,這確又是另一種幸運。他的文字,不只是他對祖國山川自然美景的反映,也是他個人思想經歷感情積累的折射,更是他對個人坎坷人生以及對社會複雜面貌的別樣描繪。除了有很高的文學價值之外,也是寶貴的歷史資料。隨着歷史的不斷變換,他的這些篇目必將依然璀璨,映射未來,流傳久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