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好好喫飯。

說一句話之前要問自己三個問題:第一,我說這句話是真的假的,有沒有事實依據?如果是真的,接着問第二個問題:我說這句話會起到什麼效果、有沒有用?如果你相信會有正面的效果,再問第三個問題:我說這句話是不是出自善意,還是隻是爲了顯示我自己獨特的見解?三個問題都問完,覺得自己要說的話既是真的,又是善意,還會有用,這時候再說出來。

幽評:所謂的三思而後行無外乎上面這些道理,套用到上面可以看成三想而後說。

一直以來,我們以聽話的方式被教育,卻又以說話的方式被考覈,這很尷尬。

幽評:受教方式與考覈方式不一樣,所以學習要趁早呀,如果學校沒有系統的課程教授,只能在一遍遍社會的毒打後,自學成材,或者早點遇到本書,提前規避風險哈。。。

好好說話的能力也從來都不是一項天賦的技能。天性善良的人,容易木訥;天性聰明的人,容易尖銳;天性大大咧咧的人,容易傷人不自知;天性細膩柔和的人,容易絮叨惹人煩……

幽評:從這裏可以看出每個人學習說話的方式應該是不盡相同的,因爲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所需要修補的方向也不同,天性善良的就靈敏點;天性聰明的就少點攻擊性;天性大大咧咧的就含蓄收斂點;天性細膩柔和的就乾脆點。

按照前面提到的權力關係的不同,分別是溝通、說服、談判、演講、辯論。理解它們相互之間的此消彼長和滲透轉變,使其隨緣應化地共同發生作用,我們就能在任何場景下好好說話。
單學溝通,會變得像兔子一樣柔弱;單學說服,會變得像狐狸一樣腹黑;單學談判,會變得像鱷魚一樣冷酷;單學演講,會變得像孔雀一樣顯擺;單學辯論,會變得像刺蝟一樣難纏。
這樣說起來,是從溝通到辯論、從辯論到演講、從演講到說服,再從說服回到談判,仍然是一個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全息整體。

幽評:本書正是圍繞這五位一體的形式進行撰寫的,前三者在生活場景中比較常見,而後兩者則相對專業化。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應該按場景對症下藥,這樣纔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我們也不能單一的掌握一種場景,而是應該靈活運用,滲透轉化,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我們日常在與人溝通時,經常強調一個概念叫“同理心”。面對壞消息時,當我們懷着善良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正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然而然就會生出一種“我應該多做一點事來幫助你”的心態,慈悲行爲就是這麼來的。但其中有一點微妙的差別需要注意,那就是:我們應該表達的是“願意幫助的善意”而非“過失在我的愧疚”

幽評:凡事過猶不及,其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保持適度的同理心即可。

人們都喜歡說“別怕失敗”,但往往不懂,真正令人害怕的不是失敗這個結果,而是“我怎麼努力也沒有用”這個結論。因爲這是對一個人更全面、更徹底的否定。所以,鼓勵那些不求上進的人的第一步應該是消除他們對後果的恐懼,只有這樣,他們纔可能走出安全區。

幽評:最怕年華是無效信,無用功的存在往往讓人無奈,所以在勸說的時候我們可以從過程導向出發,而不是結果導向出發,好比一句話說的,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時候的心情。

所謂“定錨效應”,就是人們在衡量和判斷時,總是傾向於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更多的重視,這些最初的信息就像船錨定住船的位置一樣,會全程制約評估的進行。

幽評:有點像首因效應,所以第一印象是相當重要的,但當我們已經覺察到這只不過是一種效應在作怪的時候,可不可以人爲的刻意調整調整這個重要級別呢?

真實的演講,不是感動現場觀衆就夠了,它往往還具有極強的功能性。時刻要記住你是誰、以什麼身份、要向誰傳達什麼樣的信息、達到什麼目的。相應地,準備演講時,也要注意“身份擬定”,也就是別把演講當作炫技,要從特定身份、功能和目的的角度出發,想明白自己要講些什麼、要照顧到哪些微妙的關係

幽評:如果將功能性理解爲理性的話,那麼真實的演講就應該是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只有感性缺乏理性,給人以故作煽情之感,不真實,只有理性缺乏感性,又會機械化,同樣遊離於真實之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