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5G技术“低延时”可能有些误解——专访虎牙5G 首席架构师林正显

作为一个拥有22年通信和互联网开发实战经验的老兵,虎牙5G首席架构师林正显对于5G技术“低延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采访中,他也表示自己非常期待5G技术能够给toB和toC领域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以下内容由 LiveVideoStack 与林正显的采访整理而成。


 经历&变化 

Q: 林正显老师好, 请向LiveVideoStack的读者介绍一下您自己、说说您的近况吧。

林正显:大家好,我是个通信以及互联网开发的老兵了。1999年硕士毕业后,我就投身到通信行业,先后参与过IP路由、VoIP、WCDMA核心网、CDMA无线接入网、互联网网关等项目的开发;2011年转战互联网行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聚焦在音视频直播系统项目上;2018年之后的两年参与了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项目;2020年中到现在,我来到虎牙,主要工作是研究5G相关的技术及其落地方案。


Q:距离上次您来参加大会已经时隔4年,在这段时间里您的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和我们聊聊您做出这些改变的原因吗?

林正显:最大的变化是换了公司,工作方向也有一些调整。原因是在于我对5G所带来的未来的改变充满期待,希望自己能参与到5G相关的工作中去,恰好虎牙当时也有这样的一个机会,于是就过来了。


Q:您之前所参与或负责的研发项目中,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可以和 LiveVideoStack 的读者朋友分享吗?

林正显:一个是多级中继及透明路由项目,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利用overlay技术搭建的一个动态路由的实时分发网络,这个项目也奠定了虎牙和YY等公司在实时音视频分发方面的技术基础;


另一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通信平台。在这个项目中涉及到了分布式一致性、网络通信、密码学、网络攻防等很多有趣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项目,认识和汇聚了很多有才华的同事和朋友,让我倍感幸运。


 通信技术&音视频开发的关系 


Q:您最早是在1999年开始进入通信设备领域,2011年又转入音视频领域,到如今从事5G技术,一路走来,您眼中的通信技术与音视频开发的关系是怎样的?

林正显:像直播这类的音视频系统本质上是个分布式系统,而大家都知道,分布式系统与网络通信是密不可分的。此外,音视频自身的编解码、分发都与网络通信息息相关,典型的例子有基于带宽预测的自适应编码等等;网络层面也要考虑到音视频数据的一些特点,如I帧带来的流量突发。


除此之外,通信还是音视频很好的使能技术。网络通信的延时越低、带宽越高,音视频可以玩的花样就越多。AR/VR、超高清音视频都是很好的例子。


总而言之,通信技术和音视频技术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要做好一个音视频系统,团队里需要有人精通音视频技术,也需要有人精通通信技术;当然,我们鼓励有部分人能横跨两个领域。


 对5G技术“低延时”的误解 


Q:您会如何定义5G技术的“低延时”?

林正显:我期望的5G低延时在1~10毫秒之间,并且有很高的确定性。但很快你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坑”,在LiveVideoStackCon上海大会上我会一一道来。


Q:您认为目前大家对5G技术“低延时”方面的误解有哪些?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误解的?

林正显:主要有那么几个误解:


1)把理论极限延时与实际延时混为一谈;


2)把5G的不同技术和不同应用场景的延时混为一谈,只挑最优的延时来说事;


3)把空口延时和网络全链路延时混为一谈,网络延时和整个业务流程的端到端延时混为一谈;


4)把空载延时和带载延时混为一谈。

 

这些误解部分源自某些片面的宣传和误导,它们对5G业务和5G技术的发展方向都带来过误判,但是我们需要对这个话题有清醒的认识。


 对5G技术&音视频直播 


Q:5G技术带给音视频直播的机遇有哪些?遇到的挑战又有哪些?

林正显:5G的“低延时、高带宽”特性对音视频直播是个利好。除了超高清音视频、VR直播等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方面,我还期待它能给直播带来更多互动的玩法,以及边缘AI所带来的更丰富的节目形式(如高质量的虚拟人)


至于挑战,在技术上仍然会面临延时、QoS保证等方面的“老”问题;此外,当网络不再成为瓶颈时,直播系统所涉及到的其他节点和部件能否跟上节奏,也是个有意思的话题。在市场运营层面,运营商对网络的分级保障策略、甚至流量包策略,都会对5G开播或观看带来影响


Q:虎牙5G技术对音视频直播的实际助力点是什么?目前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林正显:虎牙在实时内容创作能力上持续创新,2019年底发布了行业首创的AI数字人能力,同步发布虚实结合开放平台我们相信,借助5G+AI,虚实互动技术将进一步突破直播在场景和内容情节所受的时空间限制,赋予用户更愿意参与的直播内容,为内容升级提供赋能的同时,也为直播互动升级带来了空间


目前,无论是在直播、云游戏、还是边缘AI,5G技术的落地场景都还在不断探索中。不能期望5G给业务带来一飞冲天的效果。


 5G技术的现在与未来 


Q:人们总说5G是面向未来的技术,您认为5G技术在“低延时”方面已经走到了哪里,取得了哪些成果?在不远的将来又会促成行业内的哪些变化?

林正显:抛开那些炫丽的理论值,基于虎牙现网用户的数据,5G的延时比4G的要低20~30毫秒左右,这是个不小的进步在toC领域,我期望5G的延时最终能向WiFi对齐


在toB方面,在专用切片、UPF下沉、采用更短的调度请求周期等措施的加持下,5G的延时和稳定性更加理想。目前看来,5G对工业互联网等toB领域带来的变化更大,5G“低延时高带宽”赋能的远程控制、车路协同、边缘智能等应用令人期待


在toC方面,要想充分发挥5G的优势,我觉得要抓住5G是支持连续移动的广域网技术这点,它能够拓展很多业务在空间维度上的应用,这是它比WiFi有优势的地方。云游戏、AR眼镜应用都是和这个特性有比较好的亲和性的,有望随着5G的铺开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自动驾驶普及后,汽车内的娱乐亦有望受益于5G。


Q:5G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串联起来的重要链条,然而5G时代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是一项挑战。对此,虎牙目前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林正显:应该认识到,在系统设计上,5G网络的安全性比起4G是有增强的,如切片和隔离、UPF下沉导致数据不出园区、数据面完整性保护等技术的应用。


人们对5G安全的担忧在于5G带来了万物互联的可能,有更多的实体纳入到网络中来,使得黑客攻击的目标更多、范围更广,如物联网终端节点处理能力低,安全防护能力也低;边缘计算设备在解决了延时和回传带宽的问题之余,相比云计算也更容易受到DOS攻击和数据窃取等威胁。


虎牙运用先进的图像、语音、图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5G特性构建了实时化、智能化、多维度端、边、云三位一体的云安全引擎,为业务提供内容与业务一站式的安全解决方案,为业务增长保驾护航。


Q:对于本次 LiveVideoStackCon 2021 上海站的分享,您会带来哪些令人期待的具体内容呢?您个人最期待哪个议题的分享?

林正显:我有个关于5G低延时的分享,同时很荣幸将会与几位老师一起,参与主题为“未知的未来(The Future Unknown)”的圆桌讨论。


LiveVideoStackCon的质量一向很有保障,如果可能,我希望能听完每一场的分享。



Cover image from Ins @illustration_daily

编辑 Teresa Li



LiveVideoStackCon 2021 上海站
时间: 2021年4月16日-4月17日

我们准备好全新的内容,在上海欢迎您的到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LiveVideoStack(livevideostack)。
如有侵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