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博物館

若羌縣位於新疆東南部、塔里木盆地東部,與青海、甘肅、西藏三省接壤,是內地通往中亞和新疆通往內地的第二條戰略通道,素有“華夏第一大縣”之稱。

在今天若羌縣的地域,生活着中國新疆漢代史上,36個地方政權的若羌城邦和樓蘭城邦的居民。若羌是一個牧畜小城邦,而樓蘭有城廓,是絲綢之路,羅布泊一帶的重鎮。樓蘭在漢代統一西域,設“西域都護府”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公元前77年,樓蘭更名爲鄯善,從東漢起新疆境內各城邦互相兼併,樓蘭以今若羌縣爲中心統一了小宛、精絕、戎廬和且末等城邦,成爲絲綢之路上重要的綠洲城邦。

若羌孕育了樓蘭文化、小河文明,“歷史文化長廊”是它的別稱。張騫、法顯、玄奘都在這裏留下足跡,是“絲綢之路”中道、南道的必經之地,貿易的頻繁往來,使東西方文化在這裏交匯互融,成就了樓蘭長達五百年的繁盛。樓蘭古城,小河墓地、米蘭古城,造就了舉世聞名、世界之最的樓蘭人文景觀。

閒話少說,去博物館探尋被掩埋在沙漠深處的樓蘭、米蘭古城吧。

展覽分爲三層,地下一層主要展覽古城歷史。

地下長廊牆壁上,大幅樓蘭古城分佈圖和絲綢之路簡介。

第一部分,樓蘭的由來,在新石器時代若羌便有了居民,他們走過狩獵經濟時代,養畜農業時代,而進入了以綠洲農業爲主的經濟時代。

若羌,自漢代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住和多種宗教並存的地方。

樓蘭農耕時代。

樓蘭古城平面大致呈方形,東牆長約333.5米,南城牆長約329米,西北城牆長約327米。古城城牆系用粘土和紅柳枝或者蘆葦間築。

古城內建築,以南北斜穿城內的小河道爲界,大致分爲東北和西北兩大部分。小河東主要是佛塔,位於古城東部中間偏北,塔基方形,三層。大房址,位於佛塔東南約50米的臺地上,在房址附近發現印章,鐵箭頭和珠飾等,房址遺蹟的遺物主要有大量的漢文文書,殘筆、木尺、漆製品,陶器、金屬品和一些日常用具。樓蘭出土的文物顯示了樓蘭作爲漢晉早期“絲綢之路”上的貿易中轉城市的特點。從出土的土簡紙文書,提示出這裏就是曹魏西晉時期的西域長史治所和駐地。

還原樓蘭的面貌。一座沙漠中的孤舟,一片繁榮美麗的國度,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地方!

第二部分主要是兩漢時期樓蘭若羌地方政權,人口、勝兵的數量,行政上,在西域都護的統一管理下下設的官位及張騫出使西域取得的成就。

下面是張騫出使西域圖壁畫爲佛教史蹟畫,漢武帝和臣屬在甘泉宮跪拜。張騫跪在漢武帝馬前向漢武帝辭別。

下圖是第一任西域都護——鄭吉,因“爲人強執,習外國事”,被漢朝選爲使者。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賢撣因與新單于不和,遣使者於鄭吉,謀求降漢,鄭吉迎之護送至京城,漢封鄭吉爲第一任西域都護,“漢之號令班西域,始自張騫而成於鄭吉。”

王莽時,西域都護李崇軍隊被焉耆消滅,西域與中原斷絕了聯繫。東漢明帝時,由於對匈奴戰爭的勝利,重新控制西域北道各城邦,爲了進一步恢復與西域的關係,打擊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便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到達西域,爭取了鄯善、于闐、疏勒的支持,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率領多個小國士兵進攻隸屬匈奴的姑墨,並使莎車,月氏等國也歸附漢朝。

第三部分是米蘭古城,大量的唐代吐蕃文木簡和魏晉時期始建的、鄯善繁盛時期的米蘭佛教遺蹟。唐代佛寺殘存的有著名的“有翼天使”壁畫。

此外,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征服鄯善曾設立焉耆鎮,隋朝創立鄯善郡,從此中原中央政府開始了在新疆設郡的歷史。

第四部分,絲路驛站,自東向西走的一條路線,米蘭,若羌,瓦石峽,且末。

若羌,自兩漢以來一直是絲綢之路南道的要衝,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部分,樓蘭葬俗:小河文化居民的墓不論在地上還是地下保存的比較完整。在若羌還發現了漢晉時期的居民墓,反映着當地居民的埋葬的習俗等。

樓蘭美女乾屍,該女子生於2004年,深褐色長髮至膝蓋處,深眼窩,高鼻樑腳穿精美皮靴,頭戴一頂插着羽飾的尖頂氈帽。歷經千年後,她的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見,膚色呈銅色,她的腹部隆起,初步判定該女子因爲難產而死,現在腹中還有胎兒,在她的身下發現大量的早期凝固在衣物上的血跡。

多具乾屍陳列一隅,由於膽小不敢多看,下面是樓蘭壁畫:

小河文化的出名源於在小河不遠處發現了千口棺材的五號墓地而出名。

且末巖畫位於且末縣莫勒切河西岸陡坡數塊較大的岩石上,從近坡底至半山腰處較大的岩石或者較平整光滑的巖面上,以點線鑿刻構成線條式圖案,較清楚的各種單體的動物和其他圖形的圖像逾千。

下面的是興地巖畫。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列強擴張殖民地競爭加劇,隨着中亞地理考察熱的興起,不同的國度,不同學科的探險者、考察者紛至沓來,對我國新疆古老文明的珍品肆意掠奪盜取,這裏就有俄國的普爾熱瓦爾斯基科茲洛夫、美國亨廷頓、英國的斯坦因、日本的橘瑞超等。1927年,中國學者呼籲成立了中外科學工作者平等合作組成了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瑞典的斯文赫定,中國的黃文弼陳宗器都是考察團的重要成員,進入了羅布泊。

二層牆壁上掛滿了發掘後個個方位的樓蘭遺址圖片。

樓蘭古城標誌性建築——西域長史府,史稱三間房,及佛寺、佛塔遺蹟。

儘管博物館沒有禁止拍照,但我基本沒有拍實物照片,擔心會對絲織品、古代紙張等造成傷害。我拍的基本都是文字簡介和掛在牆壁上的照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