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的學習上大課,二流的學習靠私教,一流的學習是…… 01.高效成長,有跡可循 02.找到你的高效成長密碼 03.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最近在家帶娃,我越來越發現學習其實是人的本能,是一件我們天生就會,且不得不做的事情。


小孩子要學走路、學說話,學很多很多東西,才能在長大後過上正常的平凡生活;

但很多成年人卻喪失了這樣的學習能力,覺得一旦走出校園,學習就變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思想和行爲都固化了。


高效學習有跡可循嗎?

答案其實就藏在你過往的經歷中。



01.高效成長,有跡可循

在走出大學以前,我有3段提高最快的學習經歷。


第一段是小升初的假期裏,我媽給我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

當時老師要求背誦課文,本來只需要學到哪背到哪兒,結果我遇到了一個跟我一樣要強的同學,在背課文的進度上暗暗較勁兒。

最後,當大家剛開始學第二冊時,我倆已經把全四冊的課文、單詞都背完了。


上了初中,我在第一學期末的考試中超常發揮,考了全班第一、全年級第五。

去拿考卷的那一天,我迎來了人生第一個高光時刻,當時班主任激動地拉着我的手,眼裏閃着星光,囑咐我再接再厲,再創輝煌。

後來三年,只要我的成績掉出了全班前3名,就會被她叫去辦公室耳提面命。

在這樣的關注下,我的自信心高度膨脹,學習也比以往更加認真、投入,因此成績始終不錯。


第三段是在高中時,我進入了一所省重點中學。當時班裏彙集了全省的尖子生,其中不乏那種不聽課也能考第一的天才。

從雞頭落到了鳳尾,我的自信心備受打擊,學習狀態也遠不及初中。

到了高考前的最後半年,我看看自己慘不忍睹的成績,開始佈局:

“我的語文、英語還行,數學已經來不及補救了。

理綜三科裏,生物學的還不錯,但這一科佔比低;物理的力學我實在是學不明白,估計也沒救了;但是化學有108分,還值得拼一下!”

我用了3個月時間,把化學課本細緻地過了2~3遍,自己整理出一份複習資料。每次做練習題,我也把學習重點放在化學上——自己做一遍,找學霸對一遍,再聽老師講一遍。

小半年的時間,我的化學成績從不足60分,努力到了100分以上。


這三段高效學習經歷,帶給我什麼啓發呢?

我挖掘出,對自身成長有正面影響的因素主要有3個——

適當競爭,自信心,自制的學習計劃。



02.找到你的高效成長密碼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少各式各樣的學習資源,專業書籍、線上社羣、線下培訓、各類私教……

但是,僅僅享有這樣的資源並沒什麼用,關鍵在於你怎麼利用資源,以最經濟的方式達成最高質量的學習效果。

學習時,最可怕的就是把“佔有”與“學成”劃等號。

買了書,就以爲獲得了書上的知識;買了課,就以爲自己也能像明星學員那樣,學有所成,成功變現;或者請了私教,就把自己的前途託付給老師,以爲自己不鍛鍊也能減肥,不練習也能進步……

《優勢成長》裏有一個直戳核心的觀點:要分清學習的起點和終點。

買了一本書,報了一門課,這絕不是你學習的終點,只能說明你剛剛跨過了起點;

甚至當你看完了這本書,聽完了這門課,也不能算終點,只能算一個“逗號”,一個學習的階段性成果。

想順利地抵達學習終點,想合理地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你的高效成長密碼,找到影響你的學習要素。


尋找的過程,你可以做以下幾件事:

①回憶自己成長最快的幾個階段。

②拆分原因,找到驅動你的核心。

③排除干擾,分辨影響你的細節。


前兩項很好理解,但什麼叫“分辨影響細節”呢?

舉個例子,正面影響我的第一個因素,叫做“適當競爭”,“適當”就是一個很細節、很微妙的詞。

比如在高中裏,學習同樣有競爭,但是這個競爭對我來說太激烈了,一上場就被打趴了,反而讓我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心。

對我來說,適當的競爭就是要有你追我趕的過程,我有佔上風的機會,也有被超越的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我的投入度更高,學習效果最好。


排除干擾項,就是要把影響你成長的因素儘可能具體化,就像烘焙蛋糕要明確烤箱溫度、時間一樣,不能說“100℃以上,烤一會兒就行了”,而是要儘可能明確各項參數。



03.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誰沒有啊?

但是很多人都用錯了學習計劃,覺得自己每天寫1篇文章,每天背10個單詞,這就叫學習計劃。

這個,我覺得叫“學習任務”更準確。


學習計劃,需要像這樣拆分任務,更需要有“田忌賽馬”一般的策略。

你想學寫作,好,那麼你想獲得的階段性成果是什麼呢?是打造個人品牌,還是寫一兩篇爆款熱點文?

每一個目標,都對應着不盡相同的學習策略。


我的寫作目標,是通過文章來打造個人品牌,因此現階段我不會寫很多熱點文,也甚至不會特別頻繁的更新,因爲我要保證每一篇都是我自己實踐、總結出來的乾貨。

搞不清終點,往哪個方向走都有可能是錯的。


找到目標後,就要根據前面提到的學習影響要素,合理安排身邊的學習資源,讓自己逐步靠近目標。


剛開始在魚苗羣裏學寫作時,那裏恰好有適當的競爭,所以我提高地很快;

後來我開始做自媒體,寫出幾個10萬+、100萬+的爆款,又讓我對寫作更有信心了。


現在我在安排影響我的第三個因素——自制的學習計劃。

自制的學習計劃,不等於“自學”,而是每個階段,你都要比任何人明確,自己究竟缺什麼。


比如現階段我要工作,還要帶娃,很難保證大量、高質量的輸入,所以多找時間看書,這是我最缺的;

下個階段,或許我會在做自媒體時遇到一些卡點,我可能會去付費諮詢、去找自媒體私教,打通自己下一步的發展阻礙……



看書也好,上大課、找私教也罷,這些雖然有用,但都只是一部分。

就像你用樂高搭一座房子,它們只是其中的一兩塊積木。但具體要怎麼排列組合,應該在哪一個環節中使用,這都需要你自己去組織、計劃。


常有人說,學習是孤獨的。

我想,孤獨正在於此。

誰也不會是你永遠的領路人,你也沒辦法照搬照抄任何人的成長軌跡。

每個階段應該去往哪個方向,應該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終究需要你自己拿主意。


好在,我們的成長都是有跡可循的。

回顧你最本能、最高效的學習方式,你就能知道什麼樣的路更適合自己,怎麼樣才能很快學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